周長青
安吉游戲是我國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探索學前教育游戲教學模式的一大成果。安吉游戲以戶外活動為主,具有自發性、綜合性與開放性的特點,是一種“幼兒自己玩、自己探索”的游戲教學模式。安吉游戲可以讓教師更直觀地看到幼兒的游戲狀態,有利于教師加強對幼兒的游戲指導,提高游戲活動的有效性。本文探討了安吉游戲在幼兒園中的有效運用策略,以供參考。
一、安吉游戲在幼兒園中有效運用的策略
(一)立足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創設特色安吉游戲環境
安吉游戲本身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受幼兒園所在地區文化環境的影響,其會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幼兒園在運用安吉游戲時,應當立足園本愿景,結合當地特色文化資源,搭建具有園本特色的安吉游戲場域,以幫助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當地文化,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例如,筆者所在幼兒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室外空間大,還有一個小菜園。教師充分利用園所環境,在戶外區域搭建了鍋臺(圖1),定期組織幼兒開展“一起做飯吧”的游戲活動。為了方便幼兒參與活動,鍋臺、洗漱池等設施的高度均與幼兒的身高相匹配。教師將游戲環境創設與當地文化、自然資源特色相結合,巧妙布置游戲活動區域,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可以為幼兒創設具有濃郁地域文化氛圍的安吉游戲環境,讓幼兒從環境中感受安吉游戲的趣味性,充分發揮安吉游戲的教育價值。

圖1? 在戶外區域搭建的鍋臺
(二)深入發掘當地游戲材料,增強游戲活動豐富性
安吉游戲這個概念源自浙江安吉,當地是著名的竹子之鄉。在安吉地區,很多幼兒園開展安吉游戲都會深入發掘當地的游戲材料,靈活利用竹子資源,將其融入安吉游戲的各個環節,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還有一些幼兒園利用竹子制作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器材,使游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為幼兒提供了更豐富的探索機會。由此可見,多樣化的當地游戲材料不僅可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還可以支持幼兒在多樣化、多層次的游戲活動中深入探索,讓幼兒在自主性、綜合性的活動中提高對事物的認知,實現自身發展。因此,幼兒園運用安吉游戲時,教師應當從多角度發掘當地游戲材料,增強游戲活動的豐富性。
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教師在運用安吉游戲時,立足當地實際情況,將稻草作為安吉游戲的材料。稻草作為一種低結構游戲材料,可以制作稻草人,為幼兒提供游戲方向,也可以作為幼兒游戲闖關的標志。基于此,教師充分利用當地的稻草資源,設計了“稻草城”主題游戲活動,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主設計有趣的游戲內容,將稻草作為游戲材料,自主開展游戲活動。在這個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利用低結構材料的優勢,支持幼兒的自主探索與玩耍,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滿足了幼兒深度探索的需求,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巧妙設計安吉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安吉游戲主張“幼兒是游戲活動的主人”,教師在開展安吉游戲時,應當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強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自主性,同時考慮幼兒的發展需求,靈活設計游戲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
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教師將安吉游戲與幼兒園體育活動相結合,設計了安吉游戲“大灰狼與小白兔”。在游戲中,教師將幼兒進行混齡編組,每個小組包含一名大班幼兒、一名中班幼兒和一名小班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教師設置了跳坑、爬山、跳皮筋、過橋、蹦高等不同難度的挑戰項目,各小組可以自行商議選擇挑戰哪一個項目,順利通過挑戰的小組可以獲得小白兔或大灰狼的玩偶作為獎勵。大班幼兒的游戲經驗較為豐富,能夠理解游戲的規則和參與方式,在游戲中可以發揮引領作用,帶領小班和中班幼兒共同完成游戲活動。中班和小班幼兒則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大班幼兒的意見進行補充,共同制訂小組的游戲計劃,并且積極參與其中。“大灰狼與小白兔”游戲不僅充分體現了安吉游戲的自主性與開放性,還能讓幼兒與不同年齡段的人交往,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四)游戲與生態教育結合,充分發揮幼兒園育兒優勢
對幼兒進行啟蒙,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如何促使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觀念、正確的認知,是幼兒園教師應當重點思考的問題。生態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內容之一,其目的是培養幼兒的生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可以將安吉游戲與生態教育結合起來,根據幼兒的年齡與認知特點,在游戲中滲透環保理念,引導幼兒正確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生態育人、和諧共生是辦園理念。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我園十分注重園所環境建設和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在運用安吉游戲開展生態教育主題活動時,教師在園區內設置長廊與綠色種植角,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幼兒參與種植活動,讓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為植物澆水與除草等,使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在戶外活動區域,教師張貼了環保標語,設置了環保分類垃圾箱,并組織幼兒參與“環保小衛士”的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扮演相關角色,引導幼兒探索戶外區域的環保材料,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此外,安吉游戲強調“游戲源自生活”,教師在植樹節、環保日、世界地球日等特定的日子里,會組織幼兒開展有趣的生態主題安吉游戲,如關于環保知識的腦筋急轉彎游戲和猜燈謎游戲等,讓幼兒更深刻地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態意識。
二、幼兒園有效運用安吉游戲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
教師要想真正發揮安吉游戲的教育價值,不僅需要為幼兒提供內容豐富、環境開放的游戲空間,更需加強對這一游戲空間的控制。具體來講,教師既要把握安吉游戲的整體導向,也要充分發揮自身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指導作用,確保幼兒的安全。這樣才能夠讓幼兒享受游戲過程,在游戲中得到成長和發展。
(一)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凸顯安吉游戲理念
安吉游戲的本質是一種開放式的學前教育實踐模式,其突出幼兒主體地位,主張讓幼兒在沒有成年人干預的環境下突破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實現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想靈活運用安吉游戲,充分發揮安吉游戲的教育價值,就應當積極轉變教育理念,盡可能地為幼兒提供開放自主的空間,不要過度干預幼兒,從而讓游戲回歸自然狀態。教師要樹立以幼兒為本的教育觀念,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從幼兒的實際生活角度出發,科學選擇安吉游戲的內容,充分發掘安吉游戲材料,合理設計不同的安吉游戲環節。
(二)發揮教師指導作用,讓幼兒安全健康參與游戲
安吉游戲強調幼兒的自主探索與發展(圖2),要求教師以支持者、陪伴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游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幼兒自主參與游戲,讓幼兒突破自我,滿足幼兒自主發展的需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任不管。在安吉游戲中,教師除了扮演陪伴者角色,還要扮演指導者角色,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以確保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此外,一些探險類、運動類的安吉游戲,雖然可以鍛煉幼兒的意志力,增強幼兒肢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如幼兒跌倒擦傷、游戲材料操作不當等。因此,教師需要提前給幼兒講解游戲規則與安全注意事項,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幼兒明白不可以將尖銳物體作為玩具,參與跳遠跳高類游戲時需要做好安全防護,等等。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整個班級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情況,以確保幼兒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游戲。

圖2? 幼兒在“一起做飯吧”安吉游戲中獨立操作
結語
安吉游戲教育模式對于幼兒園教育具有重要價值,不僅可以讓幼兒在愉悅的玩耍中得到成長,滿足幼兒的需求,還可以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內容,提高幼兒園教育的整體水平。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優化安吉游戲的內容與形式,深入發掘當地游戲資源和游戲材料,進一步將戶外游戲與不同領域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安吉游戲真正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以充分發揮安吉游戲的應用價值,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助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