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薇雨
構建“五位一體”企業黨建工作機制,實現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開展同頻共振,對于提升企業凝聚力、競爭力、向心力具有重要促進意義。在實踐中,企業可以從嚴密組織架構、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加強組織統領、嚴格落實國家戰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五方面入手,健全“五位一體”保障機制,促進黨建工作落到實處。
健全黨的組織架構使得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架”起來,是實現企業黨建工作目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企業黨組織功能以及開展黨的各項工作所依賴的前提條件。企業黨建的重點往往就體現在如何“因企施策”,通過理順黨的組織隸屬關系并以此為基礎促進組織體系有效覆蓋。
分類施策推進促成發展
企業黨委要以更高的黨建標準推進黨的組織體系有機融入到企業的治理架構,并積極尋找最優設置路徑。一要把握住黨建“自選動作”環節,在發展過程中持續完善黨組織架構。二要牢牢抓住協商這一環節,明確黨組織在企業章程中的地位,探索落實黨建工作“創新動作”。
黨建與經營工作相統一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建與企業經營以及主責主業要深度融合。因此,企業黨委要結合自身所處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用科學的黨組織架構推動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產業鏈延伸等目標。結合發展實踐,采用聯合黨支部方式所建構的國企黨組織體系應著力體現聯合的有效性,特別是針對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應綜合考慮是否有利于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和進一步支持企業經營的問題,再確定是以“單建”還是“聯合”方式建立黨支部。
發揮黨員引領作用
通過嚴密組織架構不斷加強黨對企業的領導,還要注重充分發揮黨員引領作用。首先,要通過黨員轉關系、亮身份等措施摸清底數,筑牢黨組織工作基礎。其次,要打造黨員教育管理監督責任的路徑,針對暫時無法將組織關系轉入的情況,明確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以及承擔黨的工作的實現方式。再次,要以細致的思想工作增進黨員對企業的認同感,為理順黨員的組織關系創造良好條件。
企業黨建工作各項任務的實現始終離不開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的支撐,因此,要結合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特點,將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深度融合,實現黨管人才與市場需求的充分結合,這是深化企業黨建創新路徑探索的關鍵點。
抓好班子建設
企業黨組織要以抓好班子建設為切入點,探索領導班子建設路徑。首先,要堅持新時代好干部20 字標準,選派德才兼備的干部擔任黨組織負責人,使其成為黨建工作的“主心骨”。其次,要在專職副書記以及黨務部門負責人的選任方面,充分考慮黨建工作的階段性特點,著力提升企業黨建專業化水平。第三,通過優化管理機制,落實“一崗雙責”制度,進一步推動形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
創新人才機制
不斷創新人才的“育、引、用”全過程機制,把深化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有機結合,使得企業在改革中不斷增強人才培育能力,形成人才匯集的平臺效應。首先,新型人才機制所覆蓋的范圍應該是企業的各方面人才,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要使得黨組織在確立企業人才選用標準和程序中更好發揮核心作用,促進更多的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其次,以暢通干部、任期制和契約化經理人、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通道機制為抓手,讓職業經理人成為企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力量。另外,企業要積極按照市場化選聘原則,從外部渠道引進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和技術專家,擴大企業的人才規模。
深入貫徹新時代國企黨建的基本要求,不斷創新黨組織統領的實現方式,使黨建和經營管理切實成為提升企業治理水平的“兩翼”。
黨建寫入章程
企業的章程在治理架構中具有基礎性意義和地位。結合當前企業情況,按照積極穩妥推進的工作原則,推動“黨建入章”。同時,要注重發揮企業章程的引領作用,從而促使黨組織在企業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方面起到更大的支撐和聯動作用。在企業黨的領導工作機制中,前置研究與“黨建入章”“交叉任職”共同構成黨組織對企業決策參與的基礎性實現機制。
發揮監督合力
企業黨組織自覺發揮黨的自我革命優勢,采用“內化式”思路拓展黨內監督的治理效能,推動形成各方監督合力。一是依托黨組織的動員體系和工作體系推動健全企業職工大會、職代會等制度,并依托黨的領導工作機制推動企業內控體系的自我完善,促進企業合規經營,形成長效機制,有效防控、化解影響企業長遠發展和根本利益的重大風險。二是根據企業類型,積極探索在不同層面上推動以黨內監督帶動企業內部監督體系的貫通協同,使得紀檢與審計、風控、財務等部門監督力量得到進一步整合。三是堅持做實紀檢委員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責,結合企業內部風險防范和監督機制,緊盯關鍵人、重點事,推動企業廉潔文化建設。
無論從履行政治責任還是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而言,企業都必須緊密跟隨國家大政方針。因此,企業黨建工作要著力推動企業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在國家改革和發展事業大局中凝聚發展共識。
深化理論學習實踐
改革越是到了深水區,就越需要科學理論指導。企業黨委要不斷深化理論學習,充分領悟黨的路線方針以及國家戰略,促使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積極履責。同時,要深化企業主題教育成果融入路徑探索,將主題教育所形成的歷史經驗尤其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轉化為企業生產力、競爭力和凝聚力。
企業融入國家戰略
要注重發揮黨的領導工作機制的引導作用。在企業經營決策中,應綜合運用黨組織前置討論、提出議案前充分溝通以及科學運用否決權等機制,幫助企業把準發展方向,使其與國家戰略、企業遠景和長期目標充分結合。尤其是在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上,企業黨組織更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和勇氣,將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當中,努力將人才的利益、理想與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為推動企業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思想基礎。
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文化建設,著力培育進取、向上、和諧、有責任感的企業文化,切實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發揮黨員表率作用
企業中的黨員職工肩負著重要的政治使命和任務,通過履行黨員義務發揮表率作用,在企業的各個崗位上通過奮斗成為中堅力量并實現人生價值。因此,企業要注重發揚新時代國企精神,為“黨員突擊隊”“攻關小組”“黨員示范崗”等載體注入新內涵,使其成為展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奮斗底色和無私奉獻品質的重要平臺,從而吸引更多的非黨員職工靠攏和加入黨組織,不斷厚植企業黨組織發展的根基。
多方合力凝聚人心
企業黨組織應積極發揮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核心功能,引導企業職工群眾形成發展合力。一是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為企業職工的工作生活創造良好條件,營造人性化的企業氛圍。二是與工會和其他群團一起及時解決企業職工的困難,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三是推動實現企業內部民主協商的制度化、程序化。企業黨組織成員帶頭發揚調查研究作風,撲下身子了解企業經營和職工的真實狀況,為優化企業治理體系和管理制度提供支撐,同時,也有助于營造和諧融洽的交流氛圍,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