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從甫 儂繼嫣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做好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進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國有企業要牢記囑托,通過“凝心鑄魂、建章立制、強基固本、選優配強、明責考責”等措施,強化黨建引領,匯聚國有企業發展新動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長期以來,國有企業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要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議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車間、進班組。通過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挖掘企業紅色資源,深入學習企業創業史、改革史、發展史,把國有企業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揚好,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國有企業要始終堅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金鑰匙”。在促進企業處僵治困、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進程中,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不斷凝聚起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內驅力。無論是在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國家重大戰略過程中,還是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時,始終保持“共和國長子”和“國家隊”的使命任務,提振產業興國、實業報國的精氣神,把“兩個維護”體現在工作中、落實到行動上,在融入黨和國家中心大局中擔當作為。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國有企業要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落實“黨建進章程”、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重大問題前置程序等要求,制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的實施辦法等,形成以章程為核心的“1+N”公司治理制度體系。
在優化治理結構中提升治理效能。把準國企發展道路和方向,完善以黨委會領導為核心,各有關治理主體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的國企法人治理體系,推動黨組織嵌入公司治理各環節、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確保國企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充分發揮,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各治理主體不缺位、不越位,有效實現公司治理“放得下”“接得住”“行得穩”。
在協調運轉中厘清主體權責邊界。強化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邏輯鏈條,完善“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管理,規范“三會一層”運行機制,動態修訂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議事規則,科學合理劃分權力范圍,厘清優化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在決定重大事項上明確黨委會“該不該干”的權力、經理層“怎么干”的權力,厘清各治理主體的權力及義務,層層遞進、逐級細化,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要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確?;鶎狱h組織真正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
抓好基層黨建提質增效。主動構建與國企改革發展中心任務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格局,突出國企鮮明特點,形成高質量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指標體系、制度體系、考核體系和黨建全要素對標提升體系。圍繞基層黨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員、活動、制度、培訓、保障“七要素”,補短板、筑底板、鍛長板,有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創新黨建工作思路方法。以黨建全要素對標提升為抓手,提升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整體質效;以標準化黨支部創建達標為抓手,結合不同黨支部工作實際,實現黨建價值創建水平最大化。破解黨建工作堵點、淤點、難點,總結提煉黨建工作經驗和品牌,深化拓展“黨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小組的前沿陣地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雙向融合。圍繞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人才鏈各環節,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抓實“兩帶兩創”、黨員“雙提升”等活動,深化黨支部“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建設,用活用好“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區、黨員突擊隊”,使黨建工作“軟實力”變成企業發展“硬支撐”。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國有企業要把領導人員和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進一步優化選育管用工作,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有機統一。按照國有企業領導人員“20 字”標準,著力培養“講政治的企業家”和“管企業的政治家”。持續優化企業班子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分類做好干部培訓,不斷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加強年輕干部選拔和后備人才培養,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暢通人才通道,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讓黨員干部到“吃勁負重”崗位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的同時,暢通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3 個序列人才成長通道和序列轉換通道,把建設政治過硬、素質一流的干部隊伍作為企業發展關鍵,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切實發揮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打破“論資排輩”,以實績比拼上崗。必須看到,部分國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中,還有很多不足,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準化程度不高,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還存在“最后一公里”不暢通的問題,人才評價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問題仍然時有存在。這些問題需要繼續下大氣力加以解決,通過持續推進“競標揭榜”“賽馬機制”等措施,讓更多優秀干部能夠脫穎而出。
黨建工作責任制是推動黨的建設的重要保障,是黨內監督和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國有企業要構建“明責履責、考責問責”黨建工作責任體系,使黨建工作真正從“軟指標”變成“硬約束”。
強化督考抓落實。要把“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這個總要求落實到主題教育全過程,落實到企業各項工作的各環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既要用好考核“指揮棒”,又要念好監督“緊箍咒”,更要立起做好的標尺、豎起做實的標桿、扛起做強的責任,培育“領頭雁”、擴寬“覆蓋面”、注入“活水源”。
嚴明責任抓落實。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要抓住重點對象,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著力強化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工作職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有抓高質量黨建的意識,合力推動國企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面出彩,引導黨員干部真正把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治企興企經營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精準發力抓落實。要結合各單位各部門實際,加強工作指導,構建“一黨委一主題、一支部一特色、一黨員一先鋒”的特色黨建工作格局,做到黨建引領有方向、黨建賦能有抓手、黨建融合有指標,凝聚黨政工團協同齊抓的工作合力。要總結提煉一批黨建典型案例,打造一批黨建工作品牌,持續提升國企黨建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