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


中國山水畫承載著許多的東方審美精神,也注入了非常深刻的哲學內核。所以畫山水并不僅僅是對其表質的塑造,還需要通過個人的感悟和修養,為山水經營一個觸動心靈的審美空間,提升一個可以澄懷觀道的哲學高度。畫家羅彬的山水創作,顯然在審美與哲學兩個層面上都下足了功夫,所以她的畫看起來賞心悅目,再繼續看下去則會有啟迪智慧的哲學品質,這就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意境。有了這種意境,山水畫就有了主旨、有了主題、有了精氣神。
當然,從精氣神的角度來體驗羅彬女士的山水作品,整體觀感是一種渾然大氣的空間氣象,處處有大處落筆的痛快淋漓。在這種水墨背景里,當然不僅僅是寫意“痛快”,更十分可貴的是,作為一名女畫家,她有大處落筆的痛快,還有細節里小心收拾的細膩。所以羅彬的山水畫在大氣渾然的空間里,仍舊不會缺少細膩鋪陳的氣韻生動,沒有粗糙感,件件都是精研細膩與大氣鋪陳的雙重塑造結果。這樣的創作結果,就讓她的山水既可以遠觀云上山巔四面俊厚,也可以近看板橋溪泉春山細石。遠觀近看兩相宜,好畫如詩,可以反反復復地去品讀,讀到每一處都可以注目思緒,感受坐看云起的精華與精彩。
寫生是中國山水創作的正路真諦,宋代范寬寫生山水不遺余力,以成溪山行旅的惟妙惟肖,隴右寫生,百代師承。清代石濤七上黃山寫生,發出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感嘆。寫生對于山水創作太重要了,可以把山水創作拉進自然山水、山水生活的真實區域,讓畫里的每一處青山,都是存于生活里的臻美。現在看羅彬女士的山水作品,都不是把自己閉鎖在畫室臆想出來的虛擬景觀,而是在寫生過程中提煉出來的對境造意。所以她的山水里以真實為質、以生活為本、以自我為心,有著鮮明的生活化節奏。
在她的山水里移步換景,就會看到春花秋枝的親切感,也會看到樓臺石徑的自然感,所有的山、所有的水,都是自然鏡像,一經入目,就存在著杳然如在丹青里的身臨其境。正是基于生活化、自然化、自我化的山水塑造,所以讓她的筆墨所成存在著“青山隔水是故鄉”的悠悠情愫。厚重的筆墨、臻美的意境,讓她的山水畫成為非常耐讀、十分悠美的散文詩。作為一名愿意全身心沉醉在山水畫意中的時代畫家,羅彬帶著“我用我心畫青山”的執念,畫出了山水靜好的唯美詩篇。
羅彬簡介
羅彬,女,土家族,湖南張家界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女畫家協會副主席。1989年畢業于湖南工藝美術設計學院,2005—2006年進修于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山水畫創作高研班,2006—2007年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范揚工作室。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書畫大展并獲獎,在《人民日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等報刊多次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