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六一”兒童節這天清早,天空昏暗,小雨蒙蒙。今年65歲,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耿頭,手中撐著一把雨傘,滿臉愁容地站在他種的十畝麥田里,看著被小雨淋了兩天,前天還是金黃的麥穗,如今已發霉變成灰黑色,他心里比針扎還難受!他知道頭年十一種麥,今年六一收,小麥從種到收,歷經九個月的生長期。在這二百七十天里,種麥前老天爺只顧在天上喝醉酒發酒瘋,把負責下雨的媳婦兒打得熱淚流干,一連二十天不下雨。
農諺說:“麥收八十三場雨。”是說小麥在播種時,生長期,要間隔下三場雨,小麥受到水的滋潤,才能滿足生長的需要。可是負責下雨的卻不下雨,害得農民日夜排隊抽水洇地。洇過地得趕快犁耙、撒下化肥、播下良種,畝均投資二百多塊,保證了苗齊苗壯。過罷年小麥返青需要水時,天旱不下雨,又連明扯夜抽水澆地。六一前滿地金黃,麥浪翻滾,豐收在望,畝產千斤沒問題!
可老天像故意和農民作對似的!該晴卻一連下三天雨!
老耿頭看看灰蒙蒙的天空,小雨不停,他心里祈禱,老天爺別下了,俺大兒在部隊當兵,二兒領著兒媳在南方打工,沒空回來幫助收麥。老天爺別下了,再下,麥籽會在麥穗上生芽的呀!一年的辛苦就打水漂了!
老耿頭正發愁,他腰間的手機響了,接通,是村支書打來的。告訴他,天氣預報說,中午雨停天晴,等下午麥地濕濕,收割機能下地,夜里第一戶先幫軍屬收麥……
“謝謝,謝謝!”老耿頭聽支書這么一說,心里的愁云頓時消退大半!他趕快回家拿出早已準備好裝麥子的一百多個裝過化肥、洗凈的空袋子,放三輪車上等著裝麥。
6月初的天氣,夜里還很冷。老耿頭草草吃過晚飯,剛穿上棉襖,在部隊當兵和在外打工的兒子來電話,問小麥收沒收。老耿頭告訴兒子,在外當好兵、打好工,家里收麥的事,黨支部馬上幫忙收割。
老耿頭剛到地里,支書領著收割機來到地旁,問清地塊邊界,便駛入麥田收麥。二十幾個來回便把十畝小麥收完。老耿頭正愁裝袋子時人手不夠,從夜幕里走來十幾個黨員服務隊。他們分別撐開袋子,不一會兒便把麥籽裝入袋中。真是及時雨呀!老耿頭抓了一把潮濕的麥籽,一團愁云又涌上心頭,拉回去就得攤地上晾,不然會捂壞起熱變質!
這時,村里的高音喇叭大聲廣播:“鄉親們,今年小麥含水量大,把收下的小麥,趕快就近拉到有烘干機的地方烘干,每斤四分的烘干費,農民不掏一分錢,由縣財政負擔!”
黨和政府為民著想,說到俺農民的心坎里,“謝謝啦!”老耿頭釋懷了……
責任編輯/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