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 袁 雪 趙宗良
“坊子區虞河鐵路橋斷面是省控水質監測點,去年有的月份水質不達標。通過雨污分流、清理河道,目前水質已穩定達標。”2月1日,濰坊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到坊子區虞河鐵路橋斷面所在地開展調研,現場察看水質情況,認真聽取工作人員介紹。
自2015 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濰坊市人大常委會嚴格貫徹法律規定,堅持每年聽取審議市政府上年度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今年春節過后,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市人大城建環資委立即投入到調研工作中,為常委會會議聽取審議市政府2022 年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作準備。
計劃是行動的先導。調研前,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工作室與市生態環境局反復溝通,詳細了解各縣(市、區)相關工作情況,認真制定調研方案,確保調研地點覆蓋面廣,調研內容盡可能全面反映當地實際情況,涵蓋水、大氣、土壤、固廢危廢等污染防治各方面。
污水處理設施提升對于防治水污染至關重要。調研組先后到壽光西城污水處理廠、臨朐榮懷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察看。調研組發現,去年,通過PPP 模式新建的壽光西城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水質達到準Ⅲ類,可日處理生活污水5 萬噸。臨朐榮懷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去年提升工業廢水處理工藝,增加新設施設備,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直是薄弱環節。在坊子區馬司一村,調研組了解到,2022 年區政府投入90 多萬元建成了覆蓋全村的污水收集管網,村中生活污水由城區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現在,村里家家戶戶污水收集處理和城區污水處理是一樣的了!”村民說。
臭氧濃度反彈是去年影響濰坊市大氣質量的突出因素。2022 年10 月,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就辦好民生實事打造宜居城市進行了專題詢問。針對臭氧濃度反彈問題,相關企業單位是否整改落實到位?調研組走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制藥企業等現場,認真聽取匯報,問明改進措施,仔細核查監測數據。其中,濰柴雷沃通過原材料升級替換、工藝改進提升,實現揮發性有機物達標排放;臨朐昌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采用國內領先的廢氣處理工藝,VOCs成份吸附率由原來的50%提升到90%以上;晨鳴紙業集團投資1.2 億元完善治理設施,周邊居民對異味投訴明顯減少。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2 月3 日,調研組召開會議,專門聽取市生態環境局上年度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的匯報,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策。調研組認為,去年全市環境狀況持續改善,各項約束性指標任務完成率較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88天,為歷年最佳;全市20 個省控以上河流斷面全部達到四類水體以上,優于省定目標55 個百分點;全市受污染耕地、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環境質量改善成果尚不穩固、結構性污染依然存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仍需完善等問題,調研組建議,強化問題導向,持續開展問題隱患排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適應執法力量不足、監管工作面廣量大的實際,加強環保智慧平臺建設及應用,全面提升環境管理精準化、數智化水平;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完善執法方式,深入企業提供環保技術指導,更好地推動企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一條條建議,承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彰顯了人大責任與擔當。市人大常委會將嚴守生態“綠碼”,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為繪就天更藍、水更清、綠更濃的濰坊新畫卷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