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玲
換屆以來,日照市人大常委會加快推進代表建議督辦流程再造,通過“項目化分解任務、承諾式兌現答復、群體型測評問效”督辦模式,讓“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地有聲、立竿見影。
“為緩解金海岸片區學位不足問題,東港區政府在日照港中學建設小學部,11 月開工,2023 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建成后用于分流、安置金海岸片區學生。”去年9 月,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類代表建議集中面辦暨滿意度測評會議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室召開。市教育局總督學宋百合就市十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收到的關于教育領域的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逐條逐項進行答復。對于代表建議中提出的每一個辦理事項,市教育局都細化落實措施、明確工作計劃。
答復完成后,人大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現場測評,并形成了群體測評意見。“集中面辦、現場閱卷的方式,讓代表與承辦單位之間的溝通更密切、建議落實更精準。”市人大代表王姣說,“教育部門不回避問題,誠懇解答,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讓我們履職更有干勁,底氣更足了!”
代表建議匯聚的是民聲,反映的是民意。如何讓“呼聲”變“掌聲”、“民意”變“滿意”?日照市十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后,市人大常委會立即主動對接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將市教育局主辦的23 件建議分解細化、合并同類,最終形成46 個涵蓋校車安全、應急演練、勞動教育等具體事項的辦理清單。經與相關人大代表確認后,市教育局確定出年內完成的“A類”事項32項,已經列入計劃將在三年內完成的“B類”事項10 項,尚不具備辦理條件的“C 類”事項4項。
為加強與代表的溝通聯系,讓代表切實參與到建議辦理全過程,市人大常委會召開辦前協商會。會上,市教育局向人大代表就“C 類”事項作深入說明,明確承諾“B 類”事項辦結期限,獲得代表的理解和認同。
“將辦理事項細化量化具體化,實行辦前協商,有利于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促進建議辦理由‘重答復’向‘重落實’轉化,以高質量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孫正武說。
日照市人大常委會注重加強承辦單位與代表的溝通聯系,及時聽取代表對辦理工作的意見,跟進了解建議落實情況和辦理結果,推動建議辦理真正落地。
對于已經落實的建議,市人大常委會持續跟蹤問效,對于還未落實到位的,按照既定的辦理時限,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并適時組織代表對建議辦理情況開展“回頭看”。建議辦理不走過場,換來了代表真正滿意。“對于不能就近入學、且公共交通無法滿足上下學需要的學生,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校車公司考察論證、提供服務。全市共有校車538 輛,輻射211 所學校,服務學生3.37 萬人,切實解決家長接送學生的難題。”市人大代表張健對于日照市城區中小學推行接駁校車的建議辦理表示滿意。
“對教育類建議進行集中面辦、現場測評是引導代表全過程參與建議辦理的有益嘗試。”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繼續探索這一督辦模式的適用性,及時推廣到更多領域,推動代表建議由“辦結”向“辦好”提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