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莉 王燕萍 周熠 盧建剛



摘要:深化能源互聯網省域領先實踐的目標實現以及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工作主線的落地對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特別是適應戰略新要求的員工隊伍培養成為全公司重點關注的工作。本文從培訓管理的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培訓實施以及培訓評估四個方面入手,優化調研溝通的方式方法,強化以員工需求為導向的項目管理,創新設計類大學“菜單式”培訓方案,促進培訓質效提升,加快培養掌握核心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高水平員工隊伍,從而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關鍵詞:培訓;需求導向;類大學;菜單式
中圖分類號:F272.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26-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6.000
1???引言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堅持戰略引領,加強戰略謀劃,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目標,浙江公司提出要深化能源互聯網省域領先實踐,積極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對公司的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人力資源作為公司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生產力最活躍、最關鍵的要素,員工隊伍的培養建設更是基礎而重要的工作,必須放在公司的全局工作中思考、謀劃和推動,員工培訓更趨重要。一直以來,培訓工作始終圍繞戰略大局,隨著公司和電網發展同步提升,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與公司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存在差距。
為充分發揮員工培訓的價值效益,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本文秉承“以人為本、戰略導向、剛柔并濟”的理念,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培訓實施以及培訓評估四個方面入手,通過雙向互動的培訓需求溝通,“N+X”的精準培訓課程體系設計,預下單方式的培訓計劃制定等主要舉措實施,構建以員工需求為主導的類大學“菜單式”培訓項目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培訓質量,加快培養高素質員工隊伍,為支撐公司貫徹落實國網公司戰略目標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2???研究理念
以人為本:將員工的學習需求作為培訓的出發點和中心,重視員工體驗感和滿意度的提升,為各類人員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學習成長的平臺,培養打造一支專業造詣精深、創新能力優異、敬業奉獻精神突出的高素質員工隊伍。
2.1??戰略導向
培訓項目的設計將緊密結合浙江公司電網發展要求,圍繞浙江公司“走在前、作示范,打造示范窗口”這一目標定位,全面提升各級各類員工隊伍素質能力水平,為公司戰略落地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2.2??剛柔并濟
加強各層級培訓需求溝通交流,優化培訓項目實施方式,在考慮培訓項目剛性執行要求的基礎上,試點開展類大學“菜單式”培訓,柔性實施“上菜培訓”,保障計劃執行的剛性和培訓實施的柔性并濟。
3???內涵與做法
聚焦公司戰略發展主線優化培訓管理工作,從需求管理、方案設計、培訓實施以及培訓評估四個方面入手,構建類大學“菜單式”培訓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優化項目全過程管理流程機制,實施以員工需求為主導的培訓組織模式,不斷提升培訓針對性,提高員工培訓獲得感。
3.1???基于員工成長的培訓需求分析
3.1.1???基于大數據分析智能生成培訓需求
根據國網公司培訓項目全過程管理及數據規范檔案要求,按照培訓項目儲備、項目策劃、培訓組織實施、培訓驗收歸檔等過程,全面采集管控培訓項目、培訓班記錄、培訓學員記錄、培訓評估數據等全生命周期數據,形成省、市、縣不同層級的培訓數據庫。以培訓管理大數據庫為基礎,對培訓過程和結果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智能比對員工學習知識地圖,精準生成預參與人員的培訓需求初報告。
3.1.2?基于崗位勝任力精準定位員工培訓需求
根據培訓需求初報告結果,以崗位任職能力標準為基礎,提升員工崗位勝任要求為導向,結合員工崗位核心技能、“人人過關”通關要求以及當年公司不同類別人員的轉崗需求,從崗位技能、知識要求、文化素養等維度精準定位員工培訓需求,形成不同類型不同層級員工的培訓要求。
3.1.3???基于問題診斷優化確定培訓需求
開展用人單位的培訓調研,建立培訓“計劃-對象”動態更新的柔性管理方案,根據員工績效管理考核結果情況和人才培養檔案數據,從組織、崗位以及個人三個層面開展調研,分析戰略發展需求、崗位工作要求和員工培訓需求等,確定培訓對象問題清單或能力缺口圖,形成培訓需求分析報告。
3.2???互動溝通設計類大學“菜單式”培訓方案
3.2.1??設計類大學?“菜單式”培訓方案
項目實施團隊根據分析的問題清單或能力缺口圖等,確定培訓目標和重點培訓方向。基于此從培訓課程、培訓方式、培訓時間等多個方面設計滿足本次培訓項目要求的類大學“菜單式”培訓方案。培訓課程采用“N+X”定制化課程列表模式,其中“N”為基于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必修課,“X”為結合組織需求設計的選修課。培訓方式根據培訓需求和培訓效果設置,包括線上授課、線下授課、實戰演練、項目研討、以考代訓等多種方式。培訓時間設置多個時間段,為員工提供選擇空間。在此基礎上,組建專家審核小組,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和研究,以滿足公司戰略發展和業務開展要求為前提,兼顧必須提高的能力素質和個性化培訓需求,形成“菜單式”培訓方案。例如,運檢合一專業的新進人員菜單式培養方案分為職業素養、行業前沿、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相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這些培訓課程清單供用人單位統籌預參培學員根據需求和工作忙閑狀態,和開班時間進行“預下單”。
3.2.2???互動溝通確認培訓實施方案
培訓項目開班前,項目實施團隊根據專業部門、用人單位需求變化和崗位工作職責變化,開展組織、工作與個人三個方向的培訓需求再調研,向專業部門、送培單位調研了解組織新需求和新方向,向各單位收集近期工作中重點關注的熱點、難點及痛點問題,向學員調研具有吸引力的培訓內容及培訓形式,據此對培訓方案進行調整。預參培學員根據需求和工作忙閑狀態,對“菜單”內容和開班時間進行“預下單”,各單位結合單位對員工培訓及能力提升的期望,對“預下單”情況進行審核,最終形成預報名結果并反饋。培訓項目組根據學員預下單情況調整培訓方案。
3.3???基于預下單結果柔性實施“上菜”培訓
3.3.1?靈活開展類大學“菜單式”培訓
根據預調研結果,調整培訓實施安排。對培訓需求較多的課程增加內容、時間或期數,培訓需求較少課程則減少內容、時間或期數,或實施網絡端自學,對每期人數較少、期數較多的班級,推進集中需求統一時間開班,通過自主下單、靈活組班、分期推進等方式柔性實施“上菜”培訓,提高培訓針對性。
3.3.2??“以考代訓”緩解員工工學矛盾
學員在預下單時根據自身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選擇不參與集中培訓、而僅參加集中考核的模式,并以相關學習內容的考核作為培訓完成標準。學員不參與集中培訓,但可獲得線上課程或學習資料進行自學,與集中培訓的學員同時參與現場評估,通過理論考核、實操考核等方式檢驗學習效果,通過考核的視同完成培訓計劃,未通過考核的則須重新參加同類培訓。
3.4????組織培訓全周期評估確保培訓效果
3.4.1?培訓前評估掌握學員能力現狀
在培訓項目開班前,通過收集參培學員信息、班組長評估、摸底測試等方式,對學員的工作績效、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三個維度進行評估。工作績效指學員的在工作中的績效水平;工作能力包括學員的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工作態度指學員在工作中展現出的行為態度。根據評估結果,針對共性的崗位培訓提升需求和個性的能力情況,制定員工培訓菜單。
3.4.2???培訓中評估動態優化培訓工作
在培訓中,一方面從培訓師的教學質量、教學管理和學員課堂表現開展培訓的過程性評價。另一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學員座談會,及時收集學員的意見及建議。并基于此,在培訓過程中動態優化調整培訓工作,實現培訓菜單的靈活設置,提高培訓實施質量。
3.4.3?培訓后評估復盤優化培訓項目
在培訓后,針對培訓項目組織三級評估,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復盤,為后續培訓方案的優化設計提供輸入。針對反映層評估,在原有滿意度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學員深度座談,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學員感受。針對學習層評估,除培訓師和班級助理對學員的學習情況的評價外,加強考核環節管理,根據不同類型的培訓安排合適的考核方式,如作業和成果提交、理論筆試、技能實操等過關式考核,并開展前后對比分析等,確保學員對技能的掌握達到崗位的需求。針對行為層評估,面向2個月以上的培訓項目,由送培單位對學員日常工作的成果業績、能力績效等進行評價,切實關注培訓對員工工作能力的提升。通過持續的復盤總結,不斷推進類大學“菜單式”培訓項目的優化提升。
4???實施成效
公司推行的類大學“菜單式”培訓項目管理優化舉措已在員工崗位技能強化培訓、供電服務公司新進人員集中培訓等培訓班中落地應用并取得實效,基于員工需求導向的類大學“菜單式”的培訓管理模式得到了員工的廣泛好評,為其他電力企業提供了較好的經驗與樣板。
5???啟迪與思考
類大學“菜單式”的培訓管理模式是提升培訓質效的創新實踐,為培養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建設的高素質員工隊伍,支持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一是需求導向為出發點。培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員工能力不能滿足業務要求的問題,因此需要企業從戰略發展、職責要求、員工勝任能力、員工業績診斷等多維度了解業務需求和員工能力之間差距,基于此,才能制定具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培訓方案。二是多層級互動為重點。科學的培訓管理體系下只有通過上下各層級的多次互動和溝通,才能夠明確各層級的定位和培訓重點。類大學“菜單式”培訓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通過雙向互動的多輪次需求溝通,建立起上下協同的培訓體系,減少培訓過程中的重復和資源浪費。三是“菜單式”和“預下單”機制為核心。培訓方案的制定到培訓的實際執行存在時間上和個人需求的偏差,“菜單式”和“預下單”機制賦予學員自主選擇的權利,不僅使得培訓更具有針對性而且讓學員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切實提升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王建莉(1974—),女,漢族,浙江江山人,高級經濟師,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王燕萍(1991—),女,漢族,浙江淳安人,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研究方向:教育培訓管理;周熠(1983—),女?,漢族,浙江寧波人,高級經濟師?,碩士研究生,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盧建剛(1972—),男,漢族,浙江慈溪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研究方向:教育培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