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興福 云南省精神病醫院
大多數人一想到癔癥便認為患者可能會大哭大鬧、精神錯亂,但是實際情況下患者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癔癥性行為障礙有肢體痙攣的表現,與癲癇發作時癥狀相似,那么如何準確分辨兩種疾病?
癔癥是人體由外部生活事件、精神創傷、內心沖突等引發的疾病。有學者認為與患者的軀體因素、遺傳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有關,但是臨床并未形成統一定論。癔癥可能屬于有目的反應,即在危難及困境中發病,病情發作以逃離困境。依據患者表現可以將癔癥分為癔癥性精神障礙和癔癥性行為障礙。
癔癥性精神障礙就是患者對于自我身份及環境、經歷等認知出現問題,是癔癥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具體又分為意識障礙、情感爆發、癔癥性癡呆、癔癥性遺忘、癔癥性精神病等。其中的情感爆發即大眾理解的大喊大叫、哭鬧不止,嚴重情況下還可能自傷、傷人;而癔癥性精神病則是癔癥發作時最嚴重的情況,患者可能出現妄想、思維障礙甚至人格解體,且發作時間與其他癥狀相比更長、影響更大。癔癥性軀體障礙是患者精神情緒反應通過軀體表現出來,主要有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兩種,感覺障礙包括感覺缺失、心因性頭痛、癔癥性失聰、失語或失明等;運動障礙即痙攣、肢體癱瘓等。
癲癇也就是俗稱的羊癲瘋,是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的腦功能障礙綜合征,具有反復性、暫時性等特點。主要表現有突然意識喪失,肌肉或肢體陣攣性痙攣,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小便失禁、舌咬傷等。患者也會存在感覺障礙、運動障礙、行為障礙等表現,且患者在發病時可能同時存在兩種及以上癥狀。
患者在癔癥性軀體障礙痙攣發作時的癥狀與癲癇發作極為相似,均為突然倒地、伴隨呼吸急促、全身僵直、不規則抽搐等,而前者一般不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或口舌咬傷。那么,如何準確分辨患者在發病時是癔癥性運動障礙還是癲癇呢?
臨床較難通過患者疾病發作時的表現準確判斷癔癥及癲癇,需要通過專業檢查加以分辨。癔癥是精神因素導致的精神障礙,并不存在器質性損傷,癔癥性軀體障礙患者在檢查中并不會顯示出實質性損傷,內臟器官及神經系統均顯示正常,腦電圖檢查各項指標也相對正常,無明顯變化。癲癇屬于臨床綜合征,癲癇發作是由腦內神經元陣發性超同步化電活動的臨床表現,由于病灶神經元在同一時間出現大幅去極化電位,患者大腦皮層的神經元異常活動會出現大量爆發式短串神經沖動,腦電圖檢查可出現癇性放電變化,典型的表現是棘波、尖波、棘慢或者尖棘復合波,而神經元異常部位的不同也會造成患者障礙類型的不同。因此,腦電圖檢查是鑒別癔癥和癲癇的主要手段,臨床醫師可根據腦電圖檢查更為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疾病類型并予以針對性治療干預。
由于病因、病理不同,在治療方法上癔癥和癲癇也存在極大差異。癔癥表現為功能性癥狀,治療時多以心理干預為主,且干預效果明顯,僅有少數情況根據疾病表現選擇給予患者少量精神藥物治療。而癲癇患者一般存在明顯的病灶表現,多以藥物及手術治療為主,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癲癇和癔癥發作表現極為相似,但兩種疾病腦電波差異明顯,前者存在明顯腦電波異常,而后者多顯示腦電波正常。因此,腦電波檢測在癲癇和癔癥鑒別診斷中應用價值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