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單元整體教學和英語學習活動觀都是課標中的核心議題,也因此或由此在教學實踐中引發或表現為各種突出問題。業界對二者給予了很多關注,也開展了不少研究和探索。但目前關注二者關系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探索似乎還不太多。事實上,對于課標中的很多重要概念,大多是單獨的考察和探討多,對它們的關聯和互動的思考和研究少。
顯然,單元整體教學與英語學習活動觀存在內在關聯。但要揭示這種關聯,首先需要更完整、更系統地認識和理解它們各自的內涵,尤其是要更深刻地洞察它們所指向的、長期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實踐問題。單元整體教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碎片化教學,而這種碎片化教學本質上反映出的是一種“無組織、無結構”的課程。在課標的引領和要求下,每個單元都有要達成的主題意義,以及圍繞主題意義達成開展的語言學習活動。這就使每個單元都由主題意義統領,被“組織”起來了,而這些語言學習活動之間的關系便構成了這個單元的學習“結構”。只有這樣,課程才能有組織、有結構,成為系統、有機的整體,而不是一堆無序碎片或碎片的簡單排列。
然而,語言學習活動的“組織”,必須要符合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即我們要能明確回答:在一個單元教學的時間進程中,設計什么樣的活動,如何組織它們,才能達成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最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回答上述問題,不僅需要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基本原理和要求,還需要綜合、恰當地運用各種科學且合理的語言教學理論、理念和方法,在單元、課時、活動等各個不同的層面上,讓語言學習活動被“組織”成更促學的“結構”。這應當就是單元整體教學與英語學習活動觀“各司其職”且“相得益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