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瑤瑤 柏效志 謝小娟 徐麗穎 張夢露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河南 洛陽 471003)
疤痕子宮產婦剖宮產主要與胎盤植入、前置胎盤、感染、深靜脈血栓、腸道損傷等風險增加有關[1-3]。疤痕子宮產婦的術后疼痛發生率也較普通產婦高,臨床上目前主要依靠腰麻行剖宮產手術,術后鎮痛以靜脈給藥為主,常用的有芬太尼、舒芬太尼等,此類藥物為阿片類。但大量應用會引起患者尿潴留、惡心、嘔吐以及呼吸抑制等,所以在臨床上也常常聯合其他的非阿片類藥物共同使用,達到減少單獨使用某類藥物造成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的術后鎮痛效果不理想[4-6]。國外相關研究顯示,在局麻藥物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右美托咪定(DEX)可減少局麻藥的使用量,表明了聯合用藥具有促進鎮靜以及減輕不良反應的作用,且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7-8]。國內目前研究表明,DEX與羅哌卡因聯合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在剖宮產產婦術后鎮痛、鎮靜方面效果顯著,術后恢復佳,安全性高[9-10]。但是國內外目前關于DEX聯合TAPB的研究多數集中在DEX的局部使用,同局部應用相比較,靜脈給藥在藥效發揮、起效時間以及鎮痛效果方面均較局部用藥有更多的優勢,而靜脈應用DEX聯合TAPB用于疤痕妊娠剖宮產術中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據此展開探討,擬為探索疤痕子宮剖宮產術后鎮痛方案提供更多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宮產術的105例疤痕子宮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通過簡單隨機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5例。納入標準:①足月妊娠,擇期行剖宮產的疤痕子宮(橫切口)經產婦。②年齡20~45歲。③BMI≤30 kg/m2。④ASA II級。排除標準:①有慢性疼痛病史。②腰麻失敗無法完成手術。③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或其他的鎮痛藥物。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⑤合并重要臟器功能異常。⑥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所有產婦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兩組均在腰麻下行剖宮產手術,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6水平,麻醉誘導前,給予研究組泵注DEX(國藥準字H20090248,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0.5 μg/kg,對照組泵注等量生理鹽水,均10 min泵注完畢。手術操作由同一組醫師完成,術后連接PCIA泵[舒芬太尼(注冊證號H20100123,IDT Biologika GmbH)2 μg/kg+氟比洛芬酯(國藥準字H20041508,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00 mg,鎖定時間設置為15 min]。術畢兩組均接受雙側TAPB,囑產婦取仰臥位,確定髂嵴、肋緣、腋中線位置,使用便攜超聲診斷儀(sonosite,美國),4~12 Hz高頻線陣探頭,掃描腹壁前側腋中線位置,獲得腹橫肌圖像后,使用20G局麻針雙側穿刺,通過水分里技術定位腹橫肌平面,回抽無血后,注入0.25%的羅哌卡因(國藥準字H20050325,廣東華潤順峰藥業有限公司)60 mL,每側30 mL。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術后4、8、12、24、48 h鎮痛效果:①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表(VAS),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②BCS舒適度評分(0分:持續疼痛;1分:安靜時無痛,咳嗽或深呼吸時疼痛明顯;2分:深呼吸或咳嗽時輕微疼痛;3分:深呼吸時無痛;4分:深呼吸及咳嗽均無痛)。③對兩組患者進行針對性宣教,指導陣痛需求評估方法,通過無線鎮痛智能管理系統記錄鎮痛泵有效按壓次數。自手術結束時起算,記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48 d內惡心、嘔吐發生情況。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研究組年齡20~39歲,平均(30.24±3.58)歲,體重62~88 kg,平均(70.35±5.12)kg,孕齡38~41周,平均(39.14±1.12)周,平均手術時間(62.35±5.98)min,平均出血量(301.25±45.68)mL;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29.88±3.46)歲,體重60~85 kg,平均(70.20±4.78)kg,孕齡38~41周,平均(39.25±1.08)周,平均手術時間(61.58±5.66)min,平均出血量(305.17±43.87)mL。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術后VAS評分比較 兩組術后4 h以及術后48 h的V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8、12、24 h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VAS評分比較
2.3 兩組術后BCS舒適度評分 兩組術后4 h以及術后48 h的BCS舒適度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8、12、24 h的BCS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BCS舒適度評分
2.4 兩組鎮痛泵累積按壓次數比較 兩組術后4 h鎮痛泵累積按壓次數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8、12、24、48 h的鎮痛泵累積按壓次數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鎮痛泵累積按壓次數比較
2.4 兩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2.5 不良反應 研究組與對照組分別有8例和6例惡心嘔吐,組間胃腸道不良反應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
疤痕子宮剖宮產術后的疼痛主要源自宮縮痛和切口疼痛感,腹部的肌肉、皮膚、腹膜感覺神經主要受T6-L1神經前支支配,上述神經的分支匯聚于腹橫肌和腹內斜肌的神經筋膜層,TAPB主要原理是將腹橫筋膜平面的脊神經前支阻斷,從而使痛覺傳導被阻斷,緩解腹壁切口的疼痛[11-14]。TAPB雖然對切口痛具有阻斷作用,但是對內臟的炎性疼痛的抑制效果不明顯。DEX屬于高選擇性的α2-受體激動劑,在臨床上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在鎮痛、鎮靜以及抑制交感神經活性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作用,且對呼吸功能的影響較小。相關研究顯示,在為手術期輸注DEX能明顯降低患者手術當天以及術后第1天的炎性因子水平,顯著升高IL-10,通過在術后產生炎癥的起始階段發揮作用,緩解炎癥反應,對于術后恢復以及腸道功能的恢復均有顯著效果[15-17]。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4 h及術后48 h的VAS評分、BCS舒適度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術后8、12、24 h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BCS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與Chen等[18]研究結果有所不同,本研究發現,研究組VAS評分在術后8、12、24 h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分析原因,靜脈給藥的優勢在于對患者機體整體發揮作用,鎮痛效果更加全面,通過記錄鎮痛泵的按壓次數,還發現,研究組術后8、12、24、48 h的鎮痛泵累積按壓次數小于對照組(P<0.05)。作為一種佐劑,在區域麻醉中,DEX能夠明顯延長局麻藥神經傳導阻滯的有效作用時間,相關機制可能有以下方面:①有相關研究認為,DEX通過在外周直接抑制 Aδ 纖維、C纖維神經信號,對內源性腦啡肽樣物質的釋放進行調節,從而達到外周局麻鎮痛效果[19]。②DEX能作用在外周傳入神經纖維部位,將超極化激活的陽離子電流阻斷,對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產生抑制作用,使向大腦傳遞的疼痛信號明顯減少,進而發揮鎮痛作用。有多項臨床試驗把DEX作為佐劑用在神經阻滯鎮痛中,能使局麻藥的感覺以及運動阻滯時間顯著延長,阻滯效果明顯得到提升,阻滯質量較為滿意,在延長術后鎮痛時間方面效果顯著[20-23]。另外本研究發現,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這與Shan等[24]的研究結論一致。分析原因,首先DEX可降低阿片類藥物使用劑量,也就減少了藥物對腸道功能的負面影響,另外DEX可使中樞α2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活,使交感神經張力明顯降低,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和DEX能通過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腸道應激損傷程度有關系。
有相關研究顯示,DEX可以對腸黏膜中一氧化氮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改善腸道平滑肌部位的微循環,對于改善腸道功能有明顯作用[25]。本研究局限性:①樣本量小,且僅針對子宮瘢痕妊娠進行研究。②未針對不同濃度DEX的麻醉效果進行分析。③未對實驗室指標進行監測評價,僅通過患者主觀感受進行評分,可能對結果造成偏倚。在后面研究中,可進行更加全面的評估。
DEX聯合腹橫肌平面阻滯對疤痕子宮產婦剖宮產術后鎮痛效果顯著,且有助于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安全性高,適合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