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顱腦創傷和腦科危重癥治療學》由高亮主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46483/R·1958。重型顱腦損傷是由外力作用于患者顱腦而引起的一種腦部損傷,包括顱骨骨折腦部損傷及患者頭部軟組織損傷兩種情況。顱腦損傷主要由各種外部因素導致,包括交通事故、工礦事故、墜落,以及各種銳器、鈍器對頭部的傷害等,常合并身體其他部位的嚴重損傷。由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且會引發繼發性偏癱、癲癇以及植物狀態等后遺癥,其死亡率和致殘率仍高居全身各部位損傷之首。
本書主要介紹顱腦損傷相關重癥的治療,本文旨在討論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作用,通過中西醫結合防治重型顱腦損傷后腦缺血,以及中西醫結合防治重型顱腦損傷急腦血管痙攣,掌握中西醫結合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恢復方面的積極價值,針對重型顱腦損傷可能發生機制進行針對性預防,結合當前國內外關于重型顱腦創傷患者臨床治療研究不足之處,采用中西醫辨證結合治療的方案,聯合應用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腦靜注射液。
重型顱腦損傷造成腦實質和腦組織的損傷,從而導致患者意識障礙、昏迷、生命體征不平穩,甚至出現生命危險。顱腦損傷后顱內壓增高,導致腦脊液循環障礙,顱內壓驟升引起急性腦積水和腦疝,最終導致死亡。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經過臨床救治后,常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為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提高其生存質量,本文結合《顱腦創傷和腦科危重癥治療學》分析了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將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特色和優勢有機地融為一體,創新了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治療路徑方法,且有望在今后的臨床和研究中制定出更加完善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指標。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結合中醫通腑瀉熱中藥灌腸、豁痰開竅針劑靜脈滴注給藥及活血化瘀湯藥鼻飼治療,對于重型顱腦創傷患者臨床治療實踐而言是一個治療理念的創新。將中醫和西醫2 種治療方法和理論融合在一起,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從而使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更好地回歸社會。將中醫血管內皮細胞體外培養方法、中藥血清藥理學方法、雞胚絨毛尿囊膜血管生成活體模型研究方法相結合,應用到中醫藥防治重型顱腦創傷患者研究中。通過對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型顱腦創傷的了解,進一步明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創傷性腦缺血機理,制定更加有效和完善的治療方法,體現中西醫結合治療優勢及特色,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加強對重型顱腦創傷患者臨床治療研究,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腦外傷后顱內血流速度及遲發型神經功能缺損發生概率,以及降低患者創傷性腦梗死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辨證,西醫辨病,二者相輔相成、揚長避短,中西醫治療各自發揮優勢,協同作用,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根據本書內容以及現代醫學對于重型顱腦損傷的相關研究,結合目前業內關于中醫和西醫治療措施,提高患者GCS 計分,降低創傷性腦梗死發生率。
為了改善中西醫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短期療效,明確重型顱腦損傷后急性期腦血管痙攣發生的機理,全面闡述治法方藥的針對性,通過中西醫結合防治重型顱腦損傷后腦缺血作用機理的了解,以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通過臨床試驗尋求一種有效措施,針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顱腦損傷可能發生機制進行針對性預防,改善患者生存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將中西醫結合治療融為一體,創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治療方案,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指標,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通過對重型顱腦損傷急性期腦血管痙攣的防治效果進行主客觀多角度觀察,可見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中醫對癥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GCS 計分,也無明顯毒副作用,無肝腎損害。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始終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醫協同發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以提升療效為目標,進一步發揮中西醫結合在重型顱腦損傷疾病救治中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推動中西醫深度介入重型顱腦損傷疾病全過程,進一步提升重型顱腦損傷疾病的防治能力和臨床療效,中西醫協同攻克重型顱腦損傷疾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中西醫結合的治療與單純常規西醫治療方案進行對比,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提高患者的GCS 計分,降低創傷性腦梗死發生率。
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能夠提高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應用價值。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