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晶 珠海市青少年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與以往相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下的稅務會計工作已經逐漸演變為一種兼具綜合性、復雜性、專業性的工作,是對事業單位綜合運營能力的一場“大考驗”。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充分認清嚴峻的社會形勢,摒棄傳統稅務會計理念,樹立學習和創新思維,加速改革升級,并以稅務會計改革為開端,推動組織管理結構的優化轉型,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發展現實中明確發展路徑,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實現穩定發展。
自“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后,以發揮社會效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的事業單位進入了一段發展“蜜月期”,而高水平的稅務會計管理,不僅是煥發其生機活力、助力其穩定發展的動力,更是事業單位綜合實力的寫照,對社會職能發揮、日常管理和運營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勢下,結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最新趨勢,通過推進稅務會計改革,能夠實現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與涉稅業務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綜合工作效率,整合運營管理資源,規避運營問題與內外部風險,幫助單位科學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在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牽住“牛鼻子”,實現組織管理結構的優化升級。
事業單位作為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功能單位,其稅務會計工作兼具綜合性與復雜性,涵蓋范圍廣、涉及對象多,對流程化、系統化的要求較高。由此,事業單位通過加速稅務會計改革,以加快稅務會計工作模式與實務方式方法的創新為抓手,有利于細化組織管理模式,理清新形勢下的發展思路,優化項目折現率水平和涉稅財務會計工作處理水平,消除以往稅務會計工作效率不佳、回報較低等問題,鞏固稅務會計工作的日常質效,助力事業單位運營管理規程更新與創新環境建設,加速項目成果轉化和項目附加值提升,實現事業單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提升的“雙平衡”,確保核心競爭力,實現穩定發展。
長期發展規劃,是事業單位日常運營管理的理想化合集,涵蓋了全部職能工作,而稅務會計工作作為驅動事業單位職能工作開展的“心臟”,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規劃有著基礎性意義,新經濟發展框架下的稅務會計成效直接決定著事業單位發展規劃的實現程度與時效。因此,結合事業單位發展的最新要求,全面推進稅務會計改革,扭轉以往陳舊的運營管理模式,以客觀真實性為指導開展現行稅務會計項目的關閉、停產、合并與轉產,優化項目清單,加速涉稅業務與財會業務的結合進程,實現事業單位運轉效能的大幅提升,發揮事業單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達到社會效益、經濟價值的最大化,煥發生機活力,為事業單位達成長期發展規劃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就本質而言,新常態下的稅務會計改革有著較高的專業技術門檻,給事業單位的綜合能力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是工作團隊建設成效的突出體現。但目前事業單位稅務會計團隊的綜合業務水平有待提升,工作隊伍建設的進程較為緩慢:一是事業單位管理層對稅務會計日常工作及改革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為只要不出現大的問題或紕漏就無須過多關注,這種意識形態層面的懈怠經過層層傳導,演變為業務一線的“應付了事”,稅務會計實務不僅規范性差,且容易滋生問題與缺陷,形成危害事業單位長期發展的重大隱患;二是工作團隊“戰斗力”有待增強。現階段,事業單位的組織管理結構較為“混亂”,不僅缺乏稅務會計改革的專職責任部門,而且開展實務工作的工作人員多是稅務、財務部門臨時借調或交流而來,且不說推動稅務會計改革的專業能力高下,他們多是身兼數職、工作繁雜,應付工作“疲于奔命”,兼顧事業單位的其他職能工作,崗位職責不明確,業務機構與決策機構間的溝通效率較低,稅務會計工作所產生的數據信息傳輸時效性、準確性不足;三是績效管理缺乏依據。不可否認,稅務會計改革在事業單位整體工作中的地位較低、出現較晚,尚且缺乏明確的改革推進章程,相關工作人員的實務工作開展亦參照財務、會計、稅務各自職能工作的規程執行,開展統一稅務會計工作的能力不足、質效偏低,容易形成資源浪費甚至濫用,阻礙了稅務會計改革的總體進程。
無論何時,財稅會計工作都是支撐事業單位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命脈,也是推動其轉型升級,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核心競爭力的內生動力。但是在強調科學化、體系化發展的當下,事業單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財稅會計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且開始了相關工作,但仍然缺乏強有力的財稅會計改革配套制度建設,主要體現在:一方面,事業單位缺乏財務、稅務資源管理意識。日常財稅會計工作的隨意性強,缺乏財稅風險防控意識,不僅不能發揮財稅會計改革的功能效用,而且日漸形式化,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在無形之中危害事業單位的持續性發展,也為財稅會計改革的未來應用埋下隱患。另一方面,事業單位財稅會計工作的現行模式較為混亂。事業單位的財稅會計工作涉及部門較多、涵蓋范圍較廣,雖然整體上能夠滿足日常工作需要,但終究缺乏統一的財稅會計改革推進與指導制度,導致財稅會計改革無法實現集中統一管理和控制,零散性較強,對于風險危機的識別與應對能力差,容易導致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出現,為日常運營與管理工作帶來巨大風險。
不可否認,受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影響,對于新制度、新模式應用的反應效率較低,在開展稅務會計等“傳統”工作時會優先選擇傳統管理思想和實務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開展了創新和發展,但與稅務會計改革的總體要求相差甚遠,逐漸形成了與經濟市場發展脫節的現象,形成了財稅會計模式制度優化升級的一大桎梏,導致事業單位的財稅會計效率效果持續走低,甚至存在停滯風險。探究根源,是因為事業單位在推進稅務會計改革的過程中,認為稅務會計工作只要滿足基本需求就可以,缺乏體系化、制度化理念,不能及時地總結問題、解決問題。長此以往,財稅會計改革的腳步將逐漸陷入停滯,財稅會計工作模式和實務方式方法必將落后于行業發展趨勢,應用效率效果隨之降低,無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應有效用,釀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
在稅務會計改革深入推進的當下,事業單位應以謀劃中長期人才發展綱要為開端,聚焦懂理論、會實操、能管理的復合型稅務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創新稅務會計路徑和方式方法:第一,在事業單位的戰略發展規劃框架內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發展規劃,以完善的人才招聘錄用制度為基礎,加強稅務會計隊伍建設,將稅務會計改革大背景下的相關理論知識學習作為培訓重點,輔以激勵措施,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意識與大局意識,加速稅務會計改革的效率效果提升;第二,錘煉一支高素質的稅務會計團隊。充分強調核心團隊的引領功能,適時舉辦稅務會計實務經驗交流、技巧培訓活動,推進重點領域突破,以高水平謀劃、全過程申報跟蹤、常態化運營評價等環節工作為基礎,提高稅務會計報表的編制效率和質量。同時,在積極學習世界范圍內、行業內外高水平推進稅務會計改革的典型案例基礎上,結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下的經濟市場變動現實、稅務會計法規條款修訂要求,夯實理論知識積累,輔以優秀人才內部輪崗制度,發揮模范先鋒的帶頭作用,推動稅務會計改革落到實處;第三,開展常態化績效考評。結合稅務會計改革標準和實際需求,編制工作人員實務評價表,建立健全績效考評體系,以開展系列教育培訓為起點,結合多種方式,強化基礎知識理論培訓,統一和提升內部對于稅務會計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從源頭加速事業單位的稅務會計改革進程。
事業單位的稅務會計改革,應始終遵循“精中求細、細中求精”的基本原則,結合稅務會計改革的最新要求制定改革實施細則,明確改革流程及關鍵控制點,鼓勵稅務會計工作人員適度開放思想,在合理范圍內嘗試打破現有工作模式,加速實現科學化、戰略化演進。這就要求事業單位構建定期總結與評價機制,對稅務會計改革進程落實全程監督:首先,做好歷史經驗總結。總結稅務會計工作的歷史經驗,充分吸取教訓,設置稅務會計改革階段性目標,并根據事業單位的戰略發展規劃,分階段推進改革實務工作;其次,立足實踐,建立專門的內部控制機構或專職部門,對稅務會計改革實效開展全過程跟蹤監管,對照稅務會計執行手冊,對于事業單位所有職能部門及工作所涉及的稅務會計事項進行嚴格監督,及時發現業務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查缺補漏,制定針對性策略以實現稅務會計結構優化和模式策略調整的良好效果;再次,立足整體工作,積極貫徹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相分離原則,對稅務會計權責進行優化重塑、合理分配,輔以嚴格的獎懲機制,提升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從源頭杜絕資源浪費、權力缺失、效率低下等負面問題;最后,事業單位在推動稅務會計改革的進程里,雖然要堅決以改革指導原則為遵循,但仍然要保持審慎的態度,對照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對稅務會計改革的指導原則進行實時檢驗,以豐富時代內涵,推動指導原則實現優化升級,將改革性思維貫穿于稅務會計改革全程,并以改革進程加速為抓手,推動事業單位的整體發展。
現階段,市場競爭多是綜合運營系統化、體系化的比較,事業單位在推進稅務會計改革的進程里,要聚焦組織結構完善,立足整體,健全配套制度建設:第一,事業單位要從自身運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強化內部控制,結合稅務會計改革的最新要求和行業內外高效開展稅務會計工作的經驗做法,推動稅務會計模式方法實現知識型、科學型的演變,并結合戰略發展目標與財務預算特點制定差異化稅務會計工作規程,敦促事業單位各個運營與管理層面、全部工作人員都能共同參與到稅務會計工作中來,充分發揮規模優勢;第二,以客觀科學性為指導原則,編制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稅務會計工作白皮書,更新傳統的稅務會計工作理念,將傳統稅務會計實務流程“分割切斷”,通過“階段式”“清單式”督導實現事業單位涉稅業務、財務會計與全部職能工作在新常態下的高度集成,分別從規章制度、業務操作和發展規劃層面強調稅務會計改革的重要意義,在全方位、全員性與全面性投入的基礎上提升規范性水平;第三,推進稅務會計工作的信息化進程。大數據時代下,事業單位通過建立健全電子信息化稅務會計平臺,引入會計電算化、人工智能、財務建模等高新技術,貫穿于事業單位日常稅務會計全流程,整合優勢力量,聚焦主責主業,實現了項目數據信息的高效率、高質量傳輸,避免出現監管死角或隱藏性問題、傾向,也使得稅務會計操作同實務項目業務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著力提升稅務會計實務的核心業務能力,為事業單位的戰略發展規劃制訂提供有力保障;第四,持續提升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強度。高效率、高水平的審計工作開展,能夠為事業單位的職能發揮、穩定發展保駕護航,而相較于單位外部的審計,內部審計不僅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且能夠從運營發展角度開展職能工作、經濟活動與涉稅業務的全面審計,實現問題與缺陷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消除一切不利于事業單位穩定發展的因素,降低徇私舞弊、資源浪費、權力缺失等惡性現象出現,聚焦職能發揮,實現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
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層出不窮的稅務會計風險給事業單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開展稅務會計改革,實現科學化、戰略化轉型升級。由此,事業單位通過推進稅務會計改革,開啟一次稅務操作與會計模式的革新升級,并以此為出發點,實現組織管理與運營發展的轉型調整,煥發新形勢、新環境下的新動能,實現新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通過分析研判、制定針對性策略,必將轉危為機,以協調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為起點,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