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杭芳
(浙江金財立信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和相關政策規定的有效落實,民營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對民營企業而言,經濟效益最大化是其發展核心。企業以獲得更高利潤為目的,借助提升售價的方法實現盈利。然而,當經濟增長的速度減慢后,人工、原材料方面的成本卻不斷提高,再加上公眾的認知發生了變化,倘若民營企業依然利用單一化的形式盈利,最終的經濟效益必然會逐漸降低。
因此,民營企業必須構建更加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基于企業的視角,加大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力度,能夠確保資產的安全性,使會計信息更加完整。部分民營企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擾,內部控制工作效果不佳,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不利于其后續的生存與發展。對此,要結合具體問題展開分析,民營企業管理人員應制定合理的處理對策,依靠科學的管理方式,達到提升內部控制效率的目的。
企業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能夠指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能夠獲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緊密結合企業具體狀況的基礎上,借助內控的方式,系統掌握實際的生產情況,從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有序推進相關業務工作。
民營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中,將企業各個部門及人員作為主要對象,做好監管工作,能夠提升工作整體效率。加大內部控制力度,能夠排查出相關問題,有助于科學處理問題,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1]。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民營企業應該有較強的危機感,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改進管理方式,提高對相關資源的利用率,體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價值和作用,加快民營企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為實現高速發展目標,民營企業應借助科學的內控手段與方式,促使相關業務得以順利開展,增強內部控制工作的成效,構建更加完善的網絡體系?;诖耍煌块T要加強彼此之間的協作,避免出現獨立運作的現象,進一步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有助于達到既定的管理目標,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民營企業在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風險管理,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防控意識較為淡薄,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分散投資導致民營企業較為有限的財力不夠集中,出現相關項目資金緊缺的現象。一旦資金無法正常周轉,將會使民營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再加上運營能力較弱,會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受快速擴張的影響,民營企業通常將很多資金投入新的項目中,使民營企業面臨銀行貸款困難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民營企業財務工作開展效果也不夠理想,妨礙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當初,我怎么就討了這么一個老婆呢!可是回過頭來想一想,我老婆穎春的每一句話又說在當下的現實中,這就令我心里非常不爽了。
民營企業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扶持與推動下,發展速度較快,規模逐漸擴大,對內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結合以往發展形勢來看,民營企業內部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例如,民營企業容易出現職責模糊、協同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導致管理工作出現漏洞、不足,不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對此,企業應該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制定科學的管控措施。
金融危機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巨大,不僅會增加企業生產的成本,降低企業的經濟收益,還會導致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雖然部分民營企業憑借以往積累的經濟實力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依然面臨著人工、材料等各個環節成本的壓力,難以達到既定的企業經濟收益目標。另外,受到新勞動法的影響,民營企業的成本支出增加,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內部控制指引的發布對民營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僅明確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的不同環節內容與規定,而且進一步細化了業務約定書的簽訂以及整體審計方案、詳細審計策略的編制等。
從民營企業的角度來說,內部控制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能與責任,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并且結合其中的相關問題,科學利用風險導向審計方式,嚴格管控審計時間,對企業會計人員形成科學的指導,幫助企業制定出合理的內控策略[2]。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的規模逐漸擴大,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是由于民營企業的資本能力較弱,自身并未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因此民營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經常遭遇市場風險,對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產生影響。
1.內部管理結構不完善
2.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不到位
民營企業在市場發展中過于重視經營效益,忽視了企業生存的市場環境和市場聲譽問題,企業內部文化建設有待完善。并且企業基層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也會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無法增強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效果。
長期以來,民營企業在運營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加,導致對風險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難度。部分企業管理者的風險認知不足,不利于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再加上欠缺風險識別與評估機制,當民營企業遭遇風險時,難以準確識別和分析風險,降低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
如今,一些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企業內部控制尚未覆蓋全部的工作人員與所有的工作環節,造成企業各項工作混亂無序,出現了核算不準確的情況。還有部分小型民營企業缺少相應的財會部門,一人負責會計、出納以及審核等多項工作。除此之外,還會出現人為捏造會計數據、隱瞞收入等情況,由此產生嚴重不良影響[3]。
現階段,民營企業存在信息交流與反饋不對稱的現象,影響信息流通的順暢性。長期以來,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在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有價值的信息主要由大股東掌握,導致大股東和其他小股東之間產生明顯的信息不對稱情況。大股東經常利用此種信息不對稱謀求私利,損害中小股東的權益。除此之外,民營企業中股東和員工間缺乏及時溝通與交流,影響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實際效果。
民營企業內部監管力度不足,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一些民營企業甚至缺少獨立的內控監督機構,無法充分發揮出內部控制的良好作用。與此同時,尚未編制出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標準,所以難以科學衡量內部控制。并且有關財政監管部門沒有落實自身的職能與責任,在開展審計與分析工作時,出現了包庇縱容、徇私舞弊等現象,難以體現出監管工作的權威性。不同職能部門尚未激發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公眾等監督企業的熱情。
1.做好民營企業產權結構多元化建設工作
民營企業可以借助引入外部股東的方式,達到分散內部控制權力的目的,有效規避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引入股東數量不斷增加,可以實現對企業決策結構的改進和完善,還有利于幫助民營企業獲取更多的外部資金,對企業長遠發展十分有利。民營企業可以借助發行股票、員工持股等形式,達到產權結構多元化的效果。
2.不斷健全民營企業內部治理機構
民營企業要摒棄以往采用的管理方式,還要對股東大會、董事會等不同的治理結構進行優化,實現分散權力的目的,彼此之間產生一種約束作用。在落實機構自身職能與責任的基礎上,使其發揮出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民營企業可以弱化董事會對企業各項活動的管控,凸顯其決策職能,通過聘請職業經理人,增強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
3.積極開展企業內部控制文化建設工作
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可謂十分關鍵。民營企業應在加大宣傳與推廣力度的同時,增強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思想支配行動。結合目前民營企業風險識別與應對方面的問題和不足來看,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方式過于粗放,沒有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妨礙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此,企業要增強風險識別與評估能力。一般來說,民營企業在運營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風險類型非常多樣化。如果企業欠缺此方面的認知,必然會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
民營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企業具體的狀況,制定科學的風險識別制度,一旦發生風險,就立刻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另外,制定合理的風險分析制度,凸顯風險預防管控的優勢和作用?;谝陨蠈Σ?,能夠有效把控企業相關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情況。構建風險預警及處理機制,提高風險防控質量,有助于幫助企業降低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民營企業只有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才可以實現既定的管理工作目標,有效體現出其優勢和價值,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管理的規范化程度,以不同部門為切入點,結合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民營企業應確保內部控制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完成既定的內部控制工作任務。
對民營企業來說,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應該保持信息交流與反饋的暢通性,加快信息系統的建設速度,形成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饋渠道。結合廣大中小型民營企業具體狀況,構建更科學的信息管理系統,涵蓋財務、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財務信息系統以會計為主,能夠獲取到成本、生產以及庫存等不同方面的信息。
在信息系統中,還可以獲取大量的非財務信息,方便企業管理人員實時了解具體的運營情況,增強內部控制工作的實際成效。借助該系統,可以使不同崗位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熟悉內部控制工作的內容,也有助于暢通民營企業信息交流和反饋渠道。
一方面,民營企業應健全和優化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民營企業應以發揮內部控制的良好作用為目的,做好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工作。制定出較為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后,結合民營企業不同的工作環節進行合理分析,做到針對各個崗位的動態化監督,確定企業中不同崗位員工的責任,實現協同合作。針對企業運營過程中主要的部分,制定科學的監督策略,并且搭配相關文字資料,便于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查看和利用。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要制定合理的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增強內部控制的效果。民營企業管理人員應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滿足內部控制機制的相關規定。與此同時,要避免出現過于形式化的現象,如果發生錯誤,就要立即解決,達到動態化跟蹤管控的效果。除此之外,為了增強內控制度的應用成效,要構建更加健全的評價機制,在落實責任的基礎上,做到獎罰分明。
對企業的運營和管理而言,內部控制工作屬于不可或缺的內容,能夠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強化內部控制管理,才可以確保最終的管理質量。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企業應緊密結合發展現狀與相關業務開展情況,運用合理的管理方式與手段,制定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實現對風險的科學管控,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推動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