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
(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8)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稅收是保證財政穩定的關鍵,能夠促進國民經濟良性發展,調節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但是網絡直播行業作為新興產業,存在大量的偷稅、漏稅行為。
近年來,相關部門查處的偷稅網絡主播涉案金額巨大,明目張膽的偷稅行為令人咋舌,行業內不良風氣彌漫,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網絡直播行業的監管力度。鑒于當前的嚴峻形勢,網絡直播行業相關企業須嚴格按照稅法約束自身行為,建立合規的稅務管理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了經營所得的定義,是指個體戶、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個人從事辦學、咨詢和其他經營活動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則是指個人從事勞務所得。
經營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的定義不同,其稅收規定也不同。在網絡直播行業中,存在混淆經營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的稅務風險點,眾多網絡主播以此逃避高額稅金[1]。網絡主播個人為平臺或者其他機構提供勞務服務時,其所得的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范疇,網絡主播成立個體戶、個人獨資以及合伙企業時從事的生產經營所得屬于經營所得范疇。
如果僅按照業務內容和經濟實質進行判斷,則無法清楚界定勞務報酬所得和經營所得。在實務中,若主播未登記認證個體戶,其直播收入是否屬于經營所得范疇;若主播登記為個體戶,其收入是否屬于勞務報酬所得范疇。這是實務中最易產生爭議的稅務風險點。
對當前曝光的眾多網絡主播偷稅漏稅案件進行分析,大多數主播已注冊企業并以企業身份簽約,但是稅務機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其直播收入性質仍屬勞務報酬所得。因此,網絡直播平臺在稅務管理過程中應重視收入定性分析,深度挖掘交易實質,防范稅務風險。
雖然在個人所得稅制度規定下,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均適用綜合所得稅率,但是勞務報酬的預扣繳稅率較高,允許扣除納稅主體的一定比例額外費用。網絡直播行業中主播和平臺之間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增值稅,其決定主播從平臺處所得酬勞是否繳納增值稅以及按何種名目繳納。因此,主播與平臺之間的勞務關系成為部分主播的偷稅漏稅“籌謀空間”,為其混淆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留下了空間。對此,網絡直播平臺應明確網絡主播與企業的關系,區分勞務合同、勞動合同以及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防患于未然。
部分網絡直播平臺為方便主播自行納稅申報,往往選擇精簡申報管理程序,并且直接將申報工作交給第三方機構,由此引發稅務風險。一是本該由主播自行申報的經營所得,被委托至第三方平臺后,其未能如期申報,導致稅務風險轉嫁至主播;二是勞務報酬所得由第三方平臺按照經營所得申報,導致主播被認定為轉換收入性質的偷稅漏稅違法行為[2]。
核定征收是納稅主體會計賬簿不完善、資料不完整導致無法查賬或受其他因素影響而難以確定其應納稅額的情況下,由稅務機關出面,采用合適的方式核定納稅主體稅金。我國核定征收稅收規定的建立初衷是簡化征收程序、控制成本,但是在實務中被部分網絡主播濫用,鉆稅收規定空子,逃避繳稅。
近年來,國家稅務機關公布了一系列網絡主播偷稅漏稅行為,其追繳金額、滯納金以及罰款總數分別高達6555.31萬元、2767.25萬元和13.41億元,涉案金額龐大,而且查處的僅僅是個案,依然數目巨大。如果此行為蔓延至全行業,將無法估量偷稅漏稅金額。而增強網絡直播行業稅務管理的合規性,能有效防范偷稅漏稅風險,嚴控直播平臺和主播的納稅行為,保證我國財政收入安全。
稅收公平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內容,基于稅收公平原則,富人多納稅、窮人少納稅不納稅,方是公平之道。隨著互聯網平臺的發展,網絡主播通過帶貨獲得巨額財產,應足額繳納稅款。而作為超高收入群體的主播卻想盡辦法逃避繳稅,嚴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因此,強化行業稅務管理合規性,是維護稅收公平、保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舉措。
增強網絡直播行業稅務管理合規性,可維護我國憲法和稅法的權威,防止網絡直播行業成為法外之地,促使網絡直播行業遵守稅法,在促進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督促網絡直播行業相關從業者嚴格履行納稅義務。
1.加強法治宣傳,增強網絡主播依法納稅意識
法治宣傳是增強網絡主播依法納稅意識的主要手段,少數主播對稅法的認識不全面,在納稅過程中存在僥幸心理,違規避稅行為頻發。對此,網絡直播平臺應重視稅法宣傳,以多種形式、渠道對主播進行宣傳,強化其納稅意識[3]。在法治宣傳過程中,應以實際案例為輔佐進行宣傳,明確告知各主播違反稅法規定的后果,保證網絡直播行業內的法治宣傳效果。
2.增強管理層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管理層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是決定稅務管理合規性的主要因素。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制定者,管理層應保證合規納稅,將稅務風險防范意識融入經營規劃和管理方案,自上而下地落實稅務風險管理,增強整體稅務管理的合規性。
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擴大規模、占據市場份額列為重點任務,忽略了稅務管理問題,沒有及時識別內部的稅務風險。對此,網絡直播平臺應深度研究行業亂象,結合政府部門提出的政策,加大對稅務風險管理的整改力度,指導基層員工重視稅務風險管理。
明確網絡主播的收入定性,是進行稅務管理合規性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此,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及時做好收入定性工作。
首先,若網絡主播為直播平臺或機構提供勞務,則其所得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范疇。企業應重視分析主播所簽訂合同的性質,是勞務合同還是勞動合同,從而確定所得收入性質。
其次,若網絡主播與直播平臺是雇傭關系,則按照個稅規定對其收入進行定性。
最后,若網絡主播以個體工商戶名義從事生產經營,則要結合稅法規定,明確其收入是否屬于經營所得。
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網絡直播行業的平臺、服務機構等均應依法履行代扣代繳主播個稅責任,不得以任何方式轉嫁或逃避個稅代扣代繳義務,也不允許私自協助直播人員逃避納稅。因此,網絡直播平臺必須明確扣繳義務人,嚴格履行職責,完成分內的納稅工作,不得充當個別違規網絡主播的“保護傘”。
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是稅務管理合規性建設的主要內容,網絡直播平臺應高度重視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明晰稅務風險管理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
網絡直播行業的特征是稅務風險點多、類型復雜、影響程度較深,對此,應制訂清晰的規劃,防范稅務風險,而風險管理目標則是關鍵[4]。網絡直播平臺要全面考慮自身涉稅環節的風險問題,不斷修正風險管理目標,基于平臺真實的納稅情況調查分析結果,逐步調整稅務風險管理目標。
2.準確識別和分析稅務風險
網絡直播平臺可采用合適的方法對稅務風險進行分析,并及時反饋至管理層,由其指導規避風險。具體的識別和分析方法可應用納稅評估指標,基于指標對涉稅環節中的稅務事項進行分析,深度剖析風險成因,做好風險應對準備,同時協助稅務機關加強稅源管理,降低納稅成本。網絡直播平臺可從征納雙方角度出發,建立稅務風險識別評估體系,結合行業數據,列出稅務風險清單,定期識別和排查稅務風險。
3.制訂稅務風險應對方案
網絡直播平臺應立足稅務風險識別分析環節提供的風險內容、類型、影響程度等信息,預估稅務風險防范的效果和成本,基于風險偏好和成本效益原則,確定最佳的稅務風險應對方案。具體而言,網絡直播平臺可采用規避、接受、減輕、轉移四種方式,應對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在實務中,根據風險的影響程度和平臺的風險承受力,靈活調整應對方式。
第四,建立稅務風險監督、反饋機制。健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優化監督、反饋機制來保證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網絡直播平臺的稅務管理組織應重視稅務風險管理監督和反饋機制,及時將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的制度執行結果、應對措施實施成果等反饋至管理層,從而調整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結構和內容。
稅務管理過程中的信息溝通極為關鍵,網絡直播平臺應加強稅務信息溝通,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加強內部信息溝通
一是建立內部涉稅信息溝通平臺,各部門之間職責獨立,但信息情報相互關聯,要求各部門協同配合稅務管理合規性建設工作。稅務管理合規性建設不僅依賴稅務組織,還與平臺的其他業務部門緊密相關。在稅務管理過程中,網絡直播平臺必須全力打通部門稅務信息溝通渠道,為內部涉稅信息流通提供支持。二是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建設涉稅數據庫,將平臺內所有涉稅環節的數據信息集中至數據庫內,給予相關人員查詢訪問或調取權限,保證信息數據庫的安全性。同時實時更新數據庫內的涉稅信息,尤其是最新的行業政策規定信息,以便網絡直播平臺能夠合規避稅和繳稅。
2.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
稅務機關既是征稅管理者又是稅法執行者,因此,網絡直播平臺應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保證信息溝通的時效性,主動為稅務機關提供內部涉稅信息,尋求稅務機關的指導建議,以此防范政策信息不對稱所引發的稅務風險[5]。
部分稅收政策相對復雜,征納雙方對政策的理解可能出現差異,從而導致稅收爭議。面對爭議內容,網絡直播平臺不應存在僥幸心理,而應向稅務機關咨詢,與稅務機關配合解決問題。
3.加強與第三方稅務機構的溝通
在實務中,多數網絡直播平臺選擇將稅務管理和籌劃交由第三方稅務機構處理,在此情況下,網絡直播平臺更應重視稅務風險管理,與第三方稅務機構保持溝通,要求其及時提供稅務管理服務、涉稅事項處理意見,督促其遵守服務協議。
在網絡直播平臺的稅務管理合規性建設過程中,培養稅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首先,網絡直播平臺應結合自身對人才資源的需求,引進專業性較強的稅務管理人才,重點打造專業化人才團隊,用于開展平臺的稅務管理工作。人才引進既要重視其專業素質水平,又要注意提升其道德素質和增強其法律意識,從源頭提高稅務管理質量。
其次,加大力度培養平臺內部稅務管理人才。內部人才的從業經驗豐富,與新引進人才相比,其經驗優勢顯著。對此,網絡直播平臺可從內部人才中篩選可培養人才,對其進行專業強化、政策宣傳解讀、信息技術、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培養,定期邀請高校教授或者稅務專業領域知名度較高的專家主持培訓工作。積極安排稅務人才參加當地稅務機關組織的政策學習講解活動,力爭準確解讀與網絡直播行業相關的政策和最新行業規定,從而協助企業規避稅務風險。
最后,設立嚴明的獎罰機制。網絡直播平臺可通過獎罰分明的方式激發稅務管理人才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稅務管理人員考取專業證書,如CPA、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高級會計職稱等,針對考取證書的稅務管理人員和在培訓學習活動中表現優異的人員給予物質獎勵,并提供晉升機會。
作為新興領域內發展勢頭較猛的行業,網絡直播行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加強稅務管理,正視行業內的稅務風險,以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安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憲法和稅法權威為目的,合規經營,合規納稅,合規避稅,對行業內普遍的稅務風險嚴防死守,對未知稅務風險做好分析和準備,明確稅務合規管理的要點,增強稅務管理的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