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霖
(中電建五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物業這項工作本身就具有獨特性,而且流程比較復雜。物業管理公司的任意一項成本費用管理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投入、設備與費用消耗等,這些是一個物業管理公司應當具備的基礎要素,有利于保障物業管理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成本費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
物業管理屬于具有服務性質的第三產業。當前我國的物業管理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受到物業范圍的限制,涉及不同的專業和部門,因此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經營規模[1],就會出現經濟效益降低甚至虧本的情況。同時,由于不同地區的思想不同,因此物業管理公司需要按照條塊分割所管理的物業,導致很多物業管理公司出現經濟效益低下的情況。
物業管理成本費用主要指的是物業管理公司每一年開展管理工作與服務的各種支出。成本費用可根據不同的類別、標準、小區規模等劃分成不同的內容。
物業管理公司一般按照城市住宅小區的管理范圍和收費項目實施成本費用管理。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公共性業務所需的費用一般有物業服務者的薪酬、員工社會福利費、公共設施和設備維護費用、綠化環境費、清潔衛生費、辦公費用、社文活動費用等,這些內容構成了整體物業費。一般來講,物業管理成本費用和管理公司所接管的物業面積有很大的關系,可將其分為固定費用、變動費用兩種。固定費用指的是費用的多少與面積的大小沒有直接聯系的費用,如物業管理公司有一項固定資產折扣費,這筆費用本身不會因為接管物業的面積變化而變化,因此可稱其為固定費用;反之,會受接管物業面積變化影響的費用稱為變動費用,如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費、辦公費等。
在物業管控費用的過程中,人力成本方面的支出是重點,其通常占據整體物業費用的60%~70%,不僅包括所有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必需的費用,還包括清潔工、保安、維護員等人工費用。因此,人工成本對物業管理業務費用的影響是相當大的[2]。
在對人工成本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應當用不同行業的物業管理方式進行分析。由于所需的工作人員職責不同、結構不同,因此要根據管理的規章制度開展人事編制工作,合理配置工作人員,并保障員工在服務工作的基礎上獲得合理的薪資。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人員冗余、薪資不合理、崗位設置不恰當等問題層出不窮,這要求物業管理公司提高管理效率,從而提升物業費用成本管理及控制的實效性。
在物業管理成本費用的過程中,設備成本和管理成本所占的比重是除人員成本之外最大的一項,具有上下浮動的特點,所以也是物業著重管理的一部分內容。
在當前物業管理的基本流程中,設備管理工作主要涉及設施運營、設備維修等方面的成本費用,這都是設備管理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管理人員在開展物業管理的時候,不但要增強自己的成本管理意識,還要對設備所需的成本費用嚴加管理,確保成本管控的有效性。同時,必須對物業管理業務中的成本進行全方位管理。此外,在對設備采購等成本費用加以管理時,要管理設備保養、維修等需要的成本,確保能在運行的過程中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物業管理公司更換設備所需要的成本[3]。很多物業管理公司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并沒有科學開展設備維修與養護工作,每月的設備檢查與維修等工作并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導致設備維修費用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物業成本費用除了人力、設備費用之外,還有辦公所需的費用。物業管理公司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會通過采購的方式購買辦公用品,并對其進行優化配置。應采用由領導部門統一采購的方式,這樣無論是在管理還是在公共辦公布置上,都能獲得相關人員的支持,不僅能避免浪費資源,而且能統籌規劃成本,使成本費用管理工作更加完善;管理人員也可以根據相關制度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管理與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作風、工作方式等。但物業管理公司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工作人員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并合理控制物業管理成本費用,保障公司的運營效率。
物業管理公司在管理成本費用時,可以通過事前控制的方式制定各項成本費用的指標,并制訂控制成本開支的計劃,這樣能達到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事前控制不僅可作為物業管理公司進行成本決策、經營決策的主要依據,還能為成本費用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發展目標,使公司在運行的過程中增強對成本控制的預見性,并降低工作的盲目性,在確定好方向之后開展運營工作,這有利于物業管理公司合理制定成本費用管理制度與目標。
除此之外,事前控制可以為公司的籌資活動提供充足的依據,并促使物業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消耗,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4]。加強事前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相應的成本,并考慮目標成本和公司盈利的目標,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物業管理公司在運營過程中,首先要站在權利、責任、利潤這三個角度分析自身的責任制度,并給予相關責任單位與部門一定的經濟權限和利益,這樣才能自主管理責任成本,完善公司的運營制度。要想健全成本控制責任制度,可以從責任、內容這兩個方面,分解成本費用和計劃涉及的經濟指標,分級實行歸口控制,提高責任單位成本費用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物業管理公司經營的過程中,成本與經營費用會得到合理運用,所以要將成本目標分解到每一個部門甚至個人身上,確保成本費用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例如,物業管理公司在催收某一經營年度上半年物業費的時候,可以在事前擬定好催收計劃,詳細描述客戶的欠費原因、催繳措施、責任人的職責等,并將這項任務分配到個人,由個人負責相應的催收工作,保障按時完成工作。但是在作相關決議之前,物業管理公司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與客戶溝通,多與業主交流,提高自己在業主心中的認可度,這樣才能為物業收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物業管理公司的成本開支與預算都須經過公司的批準,就算是在計劃上已經規定的費用與開支,也要領導批準后才能支付。這樣不僅能合理控制成本費用,還能在費用支出之前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確保沒有問題之后再交易,保證費用支出的合理性。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員必須對責任公司的消耗水平、成本費用控制標準、規章制度等加以比較,同時了解負責部門和人員的管理能力,對產生問題的因素加以分析,使成本費用控制思想充分貫徹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和投入的流程之中,這能夠為決策人員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在開展成本控制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將所需的費用與成本消耗的情況和成本控制標準進行對比與分析,運用反映成本控制情況的數據開展收集、記錄、傳遞、匯總與整理工作。在此過程中,必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與專業性,并通過合理的方式收集與記錄,確保成本控制工作正常開展[5]。
除此之外,在數據傳遞的過程中,要保證其路線是正確的,工作人員也要迅速整理與匯總數據,保障成本控制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從經濟理論來講,在生產要素運行的過程當中,人是決定一切工作的要素,物業管理公司要站在科學、合理的角度定崗定編,提高不同階層員工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不斷完善勞動定額考核與管理工作,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大幅降低經營成本,滿足收集、記錄、傳遞、匯總與整理工作開展的需要。
1.材料費用
在管理設備使用時,要從材料的消耗量、材料的價值這兩個角度入手。為避免員工濫用材料,供應單位必須根據工程的規范和標準,對設備的維護和使用狀況加以監控,同時須由技術人員管理材料。第一,要以標準的消耗量為依據實行限額發料制度,各個部門要按照限額,以分期、分批領用的方式獲取相應的材料;第二,物業管理公司要控制材料的總量,并重新分析各種材料的耗用、定額。對材料費用加以控制,能提高物業成本費用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并充分保障相應利益。
2.工資費用
控制人力資源成本也是物業管理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這就需要公司合理籌劃每一個員工的工資。控制薪資一般通過增加工時、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式進行,而且物業管理公司大多采用工時分配工作的方式運作,按照責任分配工作內容,將標準工時、實際工時的差異上交到相關部門,這方便公司結合相關的情況制定管理措施,防止出現工作沒有做到位而差異擴大的情況。
在物業管理公司運作的過程中,管理部門會對員工的出勤率、工作效率、獎金、津貼等進行相應的監督與控制,并通過定期考核的方式確定員工的實際能力,從而嚴格控制加班加點、窩工、停工等行為,分析這些工作控制的指標與核算的偏差,尋找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對工資費用進行嚴格控制。
3.間接費用
在控制間接費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要從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水平等方面著手。間接費用的控制一般是按照月編制的費用指標進行的,物業管理公司的財務部門可以在月初將各項有關費用交給歸口管理部門,將根據預算與實際情況分析出的結果下達給各部門與員工,讓每一個員工都能了解各費用的控制指標。財務部門也可以定期審查各個項目的費用預算,做好物業的綜合平衡工作,對其進行日常控制與管理[6]。
物業可以在開發建設階段進行先期設計介入,以達到在設計階段改進后期運營的效果。例如,小區的門崗可以在地產修建過程中通過前介進行溝通,設置無人值守的道閘,盡可能減少人工投入;還有地下車庫進出口設計、收費道閘配置,都是前期需要介入并搭建的,以避免后期二次改動造成的成本支出。
在管理物業成本費用的過程中,只有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才能確保物業管理公司的成本控制工作順利開展,使物業管理公司在運營與發展的過程中了解成本費用對自身工作的影響,促進物業管理公司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