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君臣佐使看麻黃在方劑中的應用

2023-09-27 18:22:42楊虎虎劉世林南征
天津中醫藥 2023年8期

楊虎虎,劉世林,南征

(1.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 130117;2.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 130021)

麻黃功效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卷二中經》,提到:“麻黃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瘟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麻黃內能宣發肺氣,外可發汗解表,下則利水消腫,此外還具有散寒通滯、除痹止痛、退黃等諸多功效。而要探究其在方劑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是為君、為臣、為佐還是為使,能治療哪類疾病,則需要對方劑的結構進行具體的分析。《素問·至真要大論》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即對疾病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稱之為君藥,而輔助君藥治療疾病的藥物稱之為臣藥,再輔助君臣以加強其對疾病治療作用的藥物稱之為佐使藥。下面就麻黃在方劑中治療各類疾病時作為君、臣、佐、使藥作論述。

1 麻黃作為君藥治療疾病時在方劑中的應用

1.1 感冒 感冒即為表證,是感受外來邪氣,病在肌表,病勢較淺的一類病癥,在治療上當以解表為要。麻黃辛溫,歸肺與膀胱經,辛則發散,溫則散寒,其能宣發肺氣,通暢氣機,善達肌表,開通玄府,升發汗液,使得表邪隨汗而解。《本草正義·卷之三》言:“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泄氣機,是為治外感第一要藥。”《湯液本草·卷之三草部》云:“夫麻黃治衛實上藥……為手太陰之劑。”《神農本草經疏·卷八》曰:“(麻黃)輕可去實,故療傷寒,為解肌第一。”其解表之用效專力宏,故可作為君藥治療感冒。如麻黃湯治療風寒感冒,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陽虛感冒時,均以麻黃為君藥[1],起解表發汗,除衛實,散風寒,宣肺平喘之用;又如大青龍湯重用麻黃為君藥[2]以發汗散寒解表,而以石膏清熱除煩,同時緩和麻黃、桂枝辛溫之性,治療外寒內熱型感冒[3],均順應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述之“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1.2 咳喘 咳喘包含咳嗽、哮證與喘證3 種疾病,其中哮證與喘證常并稱為哮喘,此3 種疾病病位均在肺,皆可由邪氣侵犯肺臟,肺失宣肅,肺氣上逆所致,故治療上應宣散邪氣,肅降肺氣。麻黃入肺經,不僅能宣散肺中邪氣,使得胸中氣機得通,肺氣得以肅降,且可疏散表邪,宣發衛氣,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功效。《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曰:“麻黃乃肺經專藥,故治肺病多用之。”《神農本草經疏·卷八》曰:“咳逆上氣者,風寒郁于手太陰也……斯皆衛實之病也。衛中風寒之邪既散,則上來諸證自除矣。”《本草求真·上編卷三散劑》曰麻黃:“是以風寒郁肺而見咳逆上氣,痰哮氣喘,則并載其能治。”《本草備要·草部》曰麻黃可治“咳逆上氣,痰哮氣喘”。因此可以麻黃為君藥來治療此類疾病,如三拗湯以麻黃為君藥治療風寒咳嗽時[4],以麻黃疏風散寒,宣肺平喘;厚樸麻黃湯以麻黃、厚樸為君藥治療咳嗽時[5],以麻黃止咳平喘,以厚樸理氣化痰;小青龍湯以麻黃為君藥[2]治療外寒內飲型咳嗽時[6],麻黃作發越水氣、散寒解表、止咳平喘之用,配伍細辛、干姜一則助麻黃以散寒,二則辛溫以化水飲;華蓋散以麻黃為君藥治療哮喘時[7],以麻黃辛溫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定喘湯治療哮喘時[8],以麻黃解表散寒,宣肺定喘,以苦杏仁化痰降逆平喘,兩藥合為君藥,宣降相宜,增強了止咳平喘之功;射干麻黃湯以麻黃、射干為君藥治療哮喘時[9],以射干清熱解毒,消痰利咽,以麻黃宣肺定喘,發汗散寒化飲。

1.3 水腫 對于水腫病,《素問·湯液醪醴論》提出了“開鬼門,潔凈府”的治療原則,《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中亦闡述了其治法:“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俞。”麻黃辛溫,歸肺與膀胱經,其不僅能疏解腠理,解表發汗,使水邪隨汗而解;亦可宣發肺氣,通過肺的通調水道功能,使水邪隨小便而出;同時可通過膀胱排泄尿液,祛除水濕。麻黃的這些功效正是順應《素問》與《金匱要略》之記載,因而可以其為君藥來治療水腫病。如越婢湯治療風水夾熱證時[10],以麻黃祛風解表,升發汗液,利水消腫;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水腫時[11],以麻黃發汗利水;而越婢加術湯治療皮水夾熱證,麻黃附子湯治療正水,甘草麻黃湯治療皮水表實時,均取麻黃開鬼門,潔凈府,兼祛表實之效用,故皆以麻黃為君藥。

1.4 痹證 痹證即由于感受外邪使得經絡閉阻不通所引起一系列癥狀的一類疾病。《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故在治療上應著重祛除風寒濕三邪。《藥性論·草木類卷第二》論述了麻黃可治身上毒風頑痹、皮肉不仁。《素問·至真要大論》又曰:“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濕淫于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寒淫于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而麻黃味苦而性辛溫,辛則升散,腠理得開,風邪可去;溫則宣通,陽氣內蒸,寒邪可除;苦則能燥,其性趨下,濕邪可解。辛、苦、溫相合,可祛風,可散寒,可除濕,可解表,因此可以麻黃為君藥治療痹證。如麻黃加術湯治療風寒濕痹之痹證[12],麻杏薏甘湯治療風濕在表之痹證[13],烏頭湯治療寒濕痹阻之痹證[14]時,皆取麻黃辛苦溫之性,祛風寒濕三邪,兼以解表通絡,故均以麻黃為君藥。

1.5 黃疸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中指出“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其提出了“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當以汗解之”“當下之”等黃疸病治療方法。麻黃不僅能疏通肌表,開暢玄府,以發汗的形式使濕邪隨汗而出,也能通利膀胱,引濕邪從小便而下,順應了仲景對黃疸的治療,因而可作為君藥治療黃疸病。如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以麻黃為君藥[15]治療傷寒瘀熱在里致身發黃疸,《千金方》麻黃醇酒湯以一味麻黃加清酒治療傷寒汗出之表發黃疸,皆以麻黃發汗利水以祛濕邪,同時開通玄府,使得熱邪亦能隨汗而解,達到治療黃疸的效用。

1.6 中風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曰:“麻黃微苦而辛,性熱而輕揚。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景岳全書·本草正》曰麻黃:“善達肌表,走經絡,大能表散風邪。”《本草備要·草部》言麻黃:“調血脈,通九竅,開毛孔,治中風傷寒。”《名醫別錄·中品》論麻黃:“主治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通腠理,疏傷寒頭痛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麻黃辛溫達表,善于開湊理,通玄府,解肌表,疏散外風;善于溫經絡,搜邪氣,緩急痛,透散內風。因此,可以麻黃為君藥治療中風類疾病。如《古今錄驗》續命湯(麻黃、桂枝、苦杏仁、石膏、當歸、川芎、干姜、人參、甘草)以麻黃為君藥[16]治療中風,《備急千金要方》之三黃湯(麻黃、細辛、獨活、黃芩、黃芪)治療中風類疾病時,均取麻黃辛溫輕揚之性,以達疏散風邪,通經緩急的功用。

1.7 癮疹 風邪外襲,夾寒夾熱,客于肌表,郁遏不通,發為癮疹。麻黃辛散,可透達玄府,通腠理,開郁解表,疏散風邪,《本經疏證·卷七》曰:“麻黃氣味輕清,能徹上徹下,徹內徹外,故在里則使精血津液流通,在表則使骨節肌肉毛竅不閉。”故可為君藥治療癮疹。如防風通圣丸以麻黃、防風、荊芥、薄荷4 藥相伍為主藥治療癮疹時[17],即以麻黃解表散風,透達肌表,調血和絡。

1.8 喉痹 喉為肺之門戶,麻黃主入肺經,其性輕清上浮,善散郁結之熱,破積透達,治“身上毒風頑痹”,故可為君藥治療喉痹。如麻黃升麻湯治療喉痹時[18],以麻黃為君藥,宣散透達,提升陽氣,升發郁結,而以升麻為臣,解毒利咽,助麻黃宣散,同時可制約其辛溫之性。

2 麻黃作為臣藥治療疾病時在方劑中的應用

2.1 感冒 麻黃可作為臣藥治療感冒,如葛根湯以葛根為君,麻黃、桂枝為臣[19]治療風寒感冒[20]。《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第31、32 條敘述了其主治病癥,一為傷寒見項背強幾幾者,一為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者。葛根能解太陽表證,升陽而達經脈,同時生津而升之,又能祛土下水氣,濕去而利自止,《本草問答·卷上》曰:“葛根,其根最深,吸引土中之水氣以上達于藤蔓,故能升津液,又能升散太陽、陽明二經,取其升達藤蔓之義……故葛根能治太陽之痙,助太陽經由膀胱水中而達其氣于外也。”故以其為君藥。麻黃辛溫升散,通達玄府,助葛根祛風散寒而解表,布散津液而解肌,發汗利水祛濕而止利;桂枝,合麻黃助君藥祛風解表,散寒通絡,疏通筋脈,故兩藥為臣藥。

又如三黃石膏湯(麻黃、石膏、淡豆豉、梔子、黃芩、黃連、黃柏)中以石膏為君,麻黃、淡豆豉為臣[21]治療感冒之傷寒表證未解,里熱已熾證。石膏辛甘大寒,主以清泄里熱,除煩生津,再兼解肌之用;麻黃、淡豆豉開郁解表,發汗散邪,助里熱外透;佐以黃芩清瀉上焦,黃連清瀉中焦,黃柏清瀉下焦,梔子通瀉三焦。君臣配伍,合而相助相制,既解表又清里;君佐合用,清熱倍增,亦不礙表,正如《醫方考·卷一瘟疫門第六》所言:“此內外分消其勢,兵之分擊者也。”

2.2 咳嗽 麻黃可作為臣藥治療咳嗽,如麻杏石甘湯治療表寒內熱之咳嗽[22]。此證乃表寒不解化熱入里,邪熱壅肺所致。方中石膏之用量重于麻黃,以石膏為君,麻黃為臣[23],是以表寒輕微用麻黃為臣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同時其輕揚升散之性亦能使邪熱得以宣泄,《本草正義·卷之三》曰:“(麻黃)雖曰解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泄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亦曰:“麻黃發散風寒,解肺經火郁。”而以石膏為君清泄陷里之肺熱,同時制約麻黃助熱之性。故兩藥配伍,既可宣肺而平喘,又能清肺而祛邪,既可散表邪,又能泄里熱,且寒溫相互制約。

又如金沸草散以旋覆花為君,麻黃、荊芥為臣治療風寒咳嗽[24]。諸花皆升,旋覆獨降,其能降逆肺氣,化痰止咳,且其味辛而上行,一藥而兼多用,故以為君;麻黃、荊芥宣肺而止咳,與君藥宣降相宜,同時麻黃開暢腠理,祛在表之風寒,荊芥祛頭面之風,兼以解表散寒,兩藥配伍,則風邪可除。

2.3 痹證 麻黃可作為臣藥治療痹證。如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風寒濕痹之痹證時,即以桂枝為君,麻黃、防風為臣[25]。方中桂枝溫經散寒,通陽宣痹,以為君藥;麻黃辛散宣通,引領陽氣外達肌表,疏解在表之風寒濕邪,防風散寒,祛除一切風,合為臣藥。

又如五積散中重用蒼術為君,而以麻黃、干姜為臣[26]。其中蒼術能燥濕健脾,祛風散寒;麻黃助蒼術解表發汗,散寒通絡;干姜助蒼術溫散寒濕而能健脾。君臣合用配伍理氣活血,健脾祛痰之品共治痹證屬風、寒、濕、痰、瘀者[27]。

2.4 心悸 麻黃可作為臣藥治療心悸。如半夏麻黃丸(麻黃、半夏)以半夏為君、麻黃為臣[28]治療水飲導致的心中悸動不安。方中半夏不僅能溫化水飲,且能降逆下氣而止悸,因而為君;麻黃辛溫,可發越水氣,宣發陽氣,助半夏化飲,因而為臣。

3 麻黃作為佐藥治療疾病時在方劑中的應用

3.1 感冒 麻黃亦有不作君臣治療感冒的,如《備急千金要方》之葳蕤湯(麻黃、葳蕤、白薇、石膏、獨活、苦杏仁、川芎、青木香、甘草)即以麻黃為佐藥治療陰虛外感風熱表證。素體陰虛,陰虛則熱,熱傷津液,再感受風熱邪氣,兩熱相合,勢必陰液更傷,故治療上應急以滋其陰清其熱而生其津,再兼以祛除表邪。若以麻黃為君,則其辛溫之性易助熱傷陰,故以葳蕤為君,以其入肺胃而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石膏、白薇為臣,以其清熱涼血而透表,同時助君藥生津而除煩;麻黃解表,疏散風熱之邪,合苦杏仁則宣降肺氣而平喘,獨活、川芎、青木香理氣舒筋而通絡,共為佐藥;甘草清熱和中,調和藥性而為使藥。

3.2 消渴 麻黃可作為佐藥治療消渴,如文蛤湯。文蛤湯由文蛤、石膏各五兩,麻黃、生姜、甘草各三兩,苦杏仁50 枚,大棗12 枚組成。《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曰:“吐后,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金學仁[29]根據這條理論運用文蛤湯治療消渴病,并闡述了文蛤、石膏用量要大,麻黃、苦杏仁量要小,生姜、大棗量更要小。《傷寒附翼·卷上》曰:“文蛤生于海中而不畏水,其能制水可知。咸能補心,寒能勝熱,其殼能利皮膚之水,其肉能止胸中之煩,故以為君。”故此方以文蛤為君,清熱生津而利水除煩;配以石膏為臣,助君藥清解肺胃郁熱而潤燥止渴;佐以麻黃湯去桂枝加生姜、大棗,取麻黃發汗利水,宣肺發表,兼散表邪,合苦杏仁宣降以適肺性,通調水道,生姜助麻黃溫散水飲,合大棗調和營衛,入甘草則健脾溫中;甘草調和諸藥,兼使藥之用。

3.3 陰疽 麻黃具有溫通之性,可溫散寒邪,通凝導滯,破癥堅積聚,《神農本草經讀·卷之三中品》所云:“癥堅積聚為內病,亦系陰寒之氣,凝聚于陰分之中,日積月累而漸成,得麻黃之發汗,從陰出陽,則癥堅積聚自散,凡此皆發汗之功也”,因而可用于治療寒凝諸證。如陽和湯中以麻黃為佐藥治療陰疽時[1],即取麻黃辛溫升散之性,助君藥熟地黃、鹿角膠,臣藥肉桂、炮姜炭滋補之陽氣出里達表,循行周身,同時防止君、臣滋膩礙邪,且麻黃還能宣通肌表,散寒通滯,使得諸邪由外而解。

3.4 中滿 中滿分消湯(麻黃、干姜、吳茱萸、川烏、草豆蔻、蓽澄茄、益智仁、厚樸、當歸、半夏、升麻、柴胡、木香、人參、黃芪、澤瀉、黃連、黃柏、茯苓、青皮、生姜)治療脾腎虛寒所致之中滿寒脹時[30],少量麻黃為佐藥發汗解表,利水消腫,以開內之閉塞,助君、臣溫中除滿,散寒祛濕,順應李東垣提出的“中滿治法,當開鬼門,潔凈府”之意。

4 麻黃作為使藥治療疾病時在方劑中的應用

4.1 瘧疾 《神農本草經》記載了麻黃可治療瘟瘧,在之后的古籍中亦有麻黃能治療瘧疾的相關論述,如《景岳全書·本草正》中指出麻黃可治“一應瘟疫、瘧疾,瘴氣山嵐”,故牡蠣湯(麻黃、牡蠣、蜀漆、甘草)以麻黃、甘草為佐使藥治療牡瘧。《金匱要略論注·瘧病脈證并治》曰:“牡瘧概由邪擾心包,使君火不能外達,故以牡蠣之咸寒軟堅散結,兼能安腎而交心者為君,仍以蜀漆吐其邪,而加麻黃、甘草,以助外達之勢。”方中牡蠣軟堅散結,交通心腎,故為君藥;蜀漆味辛苦而性溫,能升發陽氣,溫散寒結,助君藥祛痰截瘧,為臣藥;麻黃疏通肌表,散寒通滯,其性升散,合甘草引領諸藥外達,故為佐使藥。

4.2 其他 此外,麻黃作為佐使藥,配伍活血、溫陽、散風、通絡等藥物,用于治療皮膚疾患、癰疽腫痛、跌打損傷等疾病時[31],所發揮的效用亦不止于解表,或為調血和脈,或為通經疏絡,或為破積消滯等。如《蘭室秘藏》之地龍散(麻黃、地龍、肉桂、黃柏、羌活、蘇木、桃仁、當歸尾、獨活、甘草)治療跌打損傷,瘀血停聚之腰痛[32]。此方中黃柏、肉桂、麻黃為佐藥,以黃柏清血瘀之郁熱,制約麻黃、肉桂之溫燥,使其入里而散瘀;肉桂溫補正氣以散寒通脈;麻黃祛風散寒,疏解太陽之瘀滯。同時,由于腰背為膀胱經循行所經之處,麻黃主入肺與膀胱經,尚能引領諸藥直達病所,入太陽經,故亦兼使藥之用。

5 討論

麻黃作為君藥時,發揮了主要的治療作用,多用量最大,如麻黃湯、華蓋散、定喘湯、甘草麻黃湯、烏頭湯、麻黃醇酒湯、三黃湯、麻黃升麻湯等;在用量較小,卻對疾病起主要治療作用時,仍常作為君藥使用,如大青龍湯、射干麻黃湯、越婢湯、麻杏薏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防風通圣丸等。作為臣藥時,多為輔助君藥治療疾病或直接治療兼證,故用量多小于君藥,如葛根湯、麻杏石甘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等。作為佐、使藥時用量則更小,多作為輔助君、臣或引藥之用,如陽和湯、文蛤湯、地龍散等。此外,配伍差異亦使得君臣佐使有不同之處,如麻黃、桂枝配伍之麻黃湯與麻黃、葛根配伍之葛根湯中,麻黃用量相同,但麻黃湯以麻黃為君,葛根湯則以葛根為君,麻黃為臣;又如大青龍湯與麻杏石甘湯,兩方均為麻黃與石膏配伍的經典方劑,且麻黃用量均小于石膏,但大青龍湯以麻黃為君,石膏為臣,麻杏石甘湯則以石膏為君,麻黃為臣,不僅體現了主治差異所帶來的君臣不同,也體現了配伍關系在方劑中的重要性。因此,麻黃在方劑中的君臣佐使并非一成不變的,需根據主治病癥、藥物劑量、配伍關系等綜合考慮。

麻黃輕清宣散,不僅可疏散在表之風寒濕邪,配伍升麻、石膏等清熱之品亦可使風熱之邪由表而解,因而廣泛應用于各種感冒,如風寒感冒、陽虛感冒、外寒內熱感冒、陰虛風熱感冒等。而對于氣虛感冒、血虛感冒等其他感冒,麻黃應可辨證用之,如加入黃芪、白術、當歸等。且麻黃具有“通”性,這種“通”性體現在麻黃之發汗解表、利水消腫、宣肺平喘、行滯通痹、通陽散結、疏經和絡等諸多效用之中,在治療各類疾病時亦有所體現,如感冒時通肌表、咳喘時通肺氣、痹證時通經絡、陰疽時通陽氣、水腫時通小便等。故不應將麻黃局限于解表之用,對于一些以“不通”為主要特征的病癥時,只要辨證準確,均可考慮適當的配伍麻黃。

上述方劑中,與麻黃配伍的藥物頻數為:甘草27 次,苦杏仁13 次,生姜12 次,石膏11 次,桂枝、大棗、芍藥、半夏各8 次,當歸、干姜6 次,細辛、黃芩、白術各5 次,茯苓、川芎各4 次,五味子、附子、肉桂、厚樸、桑白皮、獨活、黃芪、黃柏各3 次,升麻、知母、葳蕤、陳皮、桔梗、防風、荊芥、連翹、梔子、紫蘇、款冬花、人參、黃連、川烏、木香各2 次,其余藥物各1 次。由此可得出,麻黃配伍甘草、苦杏仁、生姜、石膏,桂枝、芍藥、大棗、半夏、干姜、當歸、附子、茯苓、白術、細辛等均是常用的藥對組合,可為麻黃的臨床應用提供配伍思路。

綜上,麻黃在方劑中治療各類疾病時有君臣佐使的不同,治療同類疾病時亦有配伍差異,因此在應用麻黃時,不僅要熟悉麻黃的功效,還必須要知道其在方劑中作為君臣佐使的含義,常用配伍藥物,根據其功效和配伍特點大膽地拓展麻黃的臨床應用,如此才能真正地用好、用妙、用對麻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第一页|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欧美在线| 国产正在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女主播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久久|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 欧美中文一区|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欧美一区国产|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综合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女人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久一在线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性影院|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迷奸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日韩在线第三页|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色综合激情网|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午夜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91色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人网|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成年人片| 久久综合色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