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于海軍
不要盲目追捧“保健月餅”,國家食藥監部門從未批準過保健類月餅。
中秋節臨近,不少消費者開始選購月餅。中秋節前,月餅消費也成為各大商家促銷的“主戰場”。
近幾年,月餅包裝被“瘦身”,高檔月餅賣不動,一些商家就把心思放到了“保健月餅”上,無糖月餅、西洋參月餅、螺旋藻月餅……紛紛登上各電商平臺。
對于宣傳有保健功效的月餅,各地消保委提醒消費者:相關部門從未批準過保健月餅的生產。
中秋節前,家住天津市南開區的孟女士,在網上給老人買了一些無糖月餅。相較于普通月餅,無糖月餅的價格并不便宜。
“商家說是用的代糖,一種甜味劑,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吃。500克裝,99元。”孟女士說,雖說無糖,但老人吃后仍覺得月餅過于甜膩,口感體驗并不好。
與孟女士情況類似,遼寧沈陽的陳先生也是無糖月餅的消費者,可是最近他發現,吃了網購的無糖月餅后,出現腹瀉癥狀。
“我上網查,月餅里面的甜味劑容易導致腹瀉。”陳先生說,中秋佳節準備一些月餅主要是圖個節日氛圍,如果因為避免攝入大量糖分而導致身體不適則得不償失。
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克/100克,即可標注無糖。
按此標準,市面上能達標的月餅幾乎沒有,因此,很多商家選用了甜味劑來代替傳統的蔗糖。
據了解,麥芽糖醇作為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甜度的80%~95%,在很多食品中都作為甜味劑使用,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也允許麥芽糖醇、木糖醇等糖醇使用。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楊霞表示,糖醇有一個特點,吃太多會導致腹瀉。因為糖醇在腸胃內吸收率極低,不被吸收的糖醇會積聚在腸道內,提升腸道內的滲透壓,導致水分不易被腸道吸收。如果人體過量攝入麥芽糖醇,會引起胃痙攣、腹脹、腹瀉等癥狀。
楊霞提醒,月餅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體中會轉化成麥芽糖、葡萄糖等,加之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大量油脂,熱量很高,所以不能感覺月餅“無糖”就沒有后顧之憂。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含螺旋藻等保健食品的月餅和添加了昂貴食材,如鮑魚、魚翅等月餅,尤其是一些網絡平臺商家打著“保健月餅”的招牌售賣,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商家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生產所謂的帶有保健功能甚至能治病的月餅,吸引一些不知情的人購買。
“其實,保健月餅只是一種噱頭,一些企業生產的就是普通月餅,但價格比普通月餅高許多。有些保健月餅里還添加了中藥成分,并不適合所有人。”天津某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佟女士說。
楊霞也指出,這類食品由于其營養成分含量有限,因此保健效果不大。此類月餅未必比其他餡料的月餅更健康,一些保健成分很難抵消月餅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等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吃月餅要吃得健康,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食用量。

北京豐臺某大型超市,月餅成為促銷主戰場。圖/于海軍
近年來,新款式月餅層出不窮,如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果蔬月餅、椰奶月餅等。有業內人士指出,冰淇淋月餅完全由冰淇淋做成,只是用了月餅的模子,腸胃不好的人最好不吃,以免刺激腸胃。
此外,各大網絡平臺熱賣的海味月餅,餡料號稱有鮑魚、魚翅等,口味微帶咸鮮,以甘香著稱。
但專家提醒,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的人要少吃,糖尿病患者最好少碰這類產品。
事實上,對于一些商家打出的“保健月餅”招牌,并未獲得相關部門的認可。
近幾年,每到中秋節,中國消費者協會都會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追捧“保健月餅”,因為國家食藥監部門從未批準過保健類月餅。
這也說明,市場上帶有保健功能甚至宣傳有保健功效的月餅并不合規。
從未批準過的有保健功能甚至能治病的月餅為何充斥市場?
事實上,“保健月餅”的存在,說明市場中特定人群仍有消費需求,尤其是尋求低糖飲食、養生保健的中老年人。
近些年,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催生出的中老年保健品市場也越來越大,一些商家巧立名目占領保健食品市場。
不過,對于未被審批過的“保健月餅”不能放任不管。
《新華日報》評論員梅劍飛指出,國家食藥監部門既然沒審批過“保健月餅”,有關部門就應該履行監管責任,進一步加強對保健月餅的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檢查,對監管中發現的違法違規生產和銷售“保健月餅”的行為,應依法嚴厲查處。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中秋佳節選購月餅時也要慎重,不要輕信一些商家宣傳的月餅有保健功效。
對于普通月餅,消費者選購時也應有所選擇。遼寧沈陽某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單先生表示,從含糖量分析,一般來說廣式月餅比蘇式高,雙黃蓮蓉和豆沙餡的尤其高。為了健康,選擇月餅最好根據成分表查看,盡量選擇低碳水月餅。
此外,單先生也提醒,月餅開封后要盡快食用,因為開封后的月餅在空氣中會逐漸發生油脂氧化,放的時間太長再吃,會增加腸胃負擔。
不僅如此,楊霞建議,月餅和正餐應靈活調配,食用月餅后,最好減少當天正餐主食,保證飲食平衡,而且月餅最好不要當正餐。過早和過晚都不宜食用月餅,主要是避免給腸胃增加過重負擔,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