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吳學思
做好“育好林、管好林、用好林、促發展”四篇文章,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
初秋時節,走進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舉目之處,無山不綠、有水皆清,“莽莽林海翻碧浪,起伏山巒涌翠波”,正是對鎮寧自然生態的最好描述。
鎮寧是首批貴州省森林城市、貴州省第一個園林縣城,全縣森林面積167.44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近年來,鎮寧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緊扣鄉村振興工作,做好“育好林、管好林、用好林、促發展”四篇文章,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一幅以綠為底的美麗生態畫卷在鎮寧大地鋪開。

工人在馬廠鎮花卉大棚里采收菊花。
儲綠成林令青山常在,植樹造林讓青山不老。近年來,鎮寧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扎實推進造林綠化,切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
去年,鎮寧完成營造林8.02萬畝,其中低產低效林改造5 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3.02萬畝。完成義務植樹60.4萬株,培育苗木904.7畝。今年以來,完成營造林2.4萬畝,義務植樹53.7萬株,培育苗木1193.3畝。
下半年,鎮寧將全力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調整樹種結構提高森林質量、低產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項目,讓“生態綠”成為全縣現代化進程中最動人的底色。
同時,鎮寧加快生態保護修復和城市園林綠化步伐,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持續鞏固“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成果,全面開展城區綠化養護管理,大力提升改造綠化景觀,完善公園廣場基礎設施,為市民提供干凈整潔的休憩場所。
“十三五”時期以來,鎮寧完成營造林53.79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16年的50.48%增長到65%,提升14.52個百分點;創建國家級森林鄉村3個、省級森林鄉鎮15個、森林村寨123個、森林人家239個,為發展森林旅游業、森林康養產業創造了條件。
增“綠”助推鄉村生態振興,生態產業化鼓起百姓錢袋子。如今,曾經的荒山變成“金山”,包括22萬余畝蜂糖李園、6萬余畝櫻桃園等在內的167萬余畝森林,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生態鎮寧”名片越來越亮。
要永葆“萬木崢嶸、綠波翻涌,出門見景、開窗見綠”的美顏模式,必須高質量推動森林草原保護工作。
近年來,鎮寧聚焦“森林資源保護”強化林業專項執法,堅持以林長制促“林長治”,不斷強化公益林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抓好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持續夯實綠色屏障。
鎮寧全力開展森林督查疑似變化圖斑核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及相關林地案件、林木案件查辦,嚴厲打擊各類涉林違法行為;以林長制為抓手構建“齊抓共管、聯動推進”工作格局,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撲、責有人擔。全縣設縣、鄉、村三級林長共357名,2022年1月至今,三級林長共巡林4846人(次)、解決巡林發現問題32個,設立林長公示牌208塊。
2022 年,鎮寧加強林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抓好安全生產“三年行動計劃”落實,安全隱患整改率100%。行業“打非治違”嚴而有效,全面排查涉林企業并督查問題整改,巡查打擊野外違規用火及濫伐林木違法行為,共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42起,其中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違法行為6起、野外違規用火違法行為31起、濫伐林木違法行為5起,收繳處罰金額達70.33萬元,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鎮寧嚴格落實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和林地審核審批管理,今年以來,在為民辦實事中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44 件,采伐面積152.82公頃,蓄積1.26萬立方米;在服務企業中辦理征占用手續21起,涉及面積253.33公頃,其中永久使用林地53.61公頃,臨時使用林地199.72公頃。
科學推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助推林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今年共監測森林面積156.91萬畝,通過懸掛誘捕器防治松褐天牛,利用苦參堿煙劑、菊酯類藥劑等防治食葉害蟲、竹節蟲等,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2.27萬畝,其中無公害防治面積2.22萬畝,無公害防治率達97.79%。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發現外來入侵物種120余種。普查松林面積2.95萬畝,未發現松材線蟲病。
今年,鎮寧強化森林巡查巡護和森林防火宣傳,制作推送防火宣傳短視頻,組織生態護林員利用小喇叭開展護林防火宣傳。通過發放《貴州省森林草原禁火令》、火災案例警示宣傳畫冊等,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組建縣級20人的半專業森林防滅火隊伍,充實森林防滅火力量。排查火災隱患333處,且全部清除。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鎮寧嚴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立足資源稟賦,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林+藥”“林+畜”“林+禽”等林下種植養殖業及特色林業產業、花卉產業等,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鎮寧可用于發展林下經濟林地面積約20萬畝,適宜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林產品、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等5類產業。截至目前,該縣完成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19.46萬畝,產值達4.15億元。
近年來,鎮寧培育打造林下經濟示范基地3個:國有白馬林場小橋河工區林下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種植中藥材1000畝;扁擔山鎮三甲村林下養殖基地,利用山林地面積2000畝養殖牛、羊、豬;雙龍山街道大寨村林下養雞示范基地,利用林地100畝養殖林下生態雞1萬羽。
在特色林業產業方面,鎮寧現有規模刺梨種植面積400余畝,去年總產量約35 噸,產值21 萬元。種植花椒2000余畝,總產量330噸,產值660萬元。今年,該縣將完成山桐子種植2000畝、竹子改培500畝、刺梨改培100畝,完成產量1000噸等目標任務。
作為當地新興產業,鎮寧大力發展設施花卉、露地花卉、觀賞苗木等花卉產業。通過引進、培育花卉產業經營主體,采取“SPV”“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推動菊花產業發展。目前,該縣菊花種植總面積700余畝,年總產值達4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