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芳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美育部,陜西 咸陽 712000)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圖像處理技術也被應用于越來越多的生活領域中,其中圖像處理技術在醫療診斷中的應用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現代醫療診斷技術中,科技為醫療診斷的方法賦予了先進了手段,通過儀器設備的檢查,醫生就可以根據儀器設備輸出的圖像,來為患者診斷病情等,使得醫療診斷過程更為準確和便捷,由此可見,數字圖像在醫療診斷中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1-3]。由于在醫療診斷中,不同儀器設備生成的檢測圖像各有優缺點。為了彌補檢測圖像的缺點,促使診斷結果更為精準,就需要對不同儀器設備生成的檢測圖像進行融合,在保留原始圖像優點的情況下,通過醫學圖像融合方法,利用診斷圖像各自的優點,對圖像存在的缺點進行互補,以獲取能表達不同診斷特征的清晰圖像,為醫療診斷過程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4-5]。由此可見,醫學圖像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是一個具備重要價值的研究方向。
在專家學者近年來的研究下,依據醫學圖像的特點,產出了種類多樣的醫學圖像融合方法。如Wei 等人[6]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礎上,利用金字塔變換和稀疏表示方法,來融合醫學圖像,該方法通過加權最小二乘法將醫學圖像分解為低頻層和高頻層。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和稀疏表示相結合的規則對低頻層進行融合。采用最大絕對融合規則對高頻層進行融合。雖然該方法實現了醫學圖像的融合,但由于最大絕對融合規則在融合關聯度較強的圖像時,易造成圖像信息的丟失,使得圖像存在塊現象。Ming等人[7]將神經網絡方法和圖像的能量信息相結合,設計了自適應脈沖耦合神經網絡的醫學圖像融合方法,該方法通過NSST變換獲取圖像的低頻與高頻內容后,將圖像的能量信息引入到參數自適應脈沖耦合神經網絡模型中,對圖像進行融合。該方法獲取的融合醫學圖像中,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圖像信息,提高了融合圖像的可視效果,但由于該方法在使用圖像能量信息時,未考慮不同圖像能量間關聯度,使得融合圖像易出現細節丟失的現象。Devanna等人[8]利用角度一致性特征和圖像能量特征相結合,提出了基于角度一致性和能量特征維度下的醫學圖像融合方法,該方法采用非下采樣輪廓波變換分解圖像后,利用基于角度一致性的準則融合得到的低頻子圖像,以圖像的能量信息為依據,融合得到的高頻子圖像。雖然該方法融合的醫學圖像細節能力表達較好,但由于該方法以能量信息為依據融合高頻子圖時,忽略了不同高頻子圖間的關聯度,使得融合圖像易出現模糊現象。Wang等人[9]通過卷積稀疏和圖像分割的方法,來求取融合醫學圖像,首先采用平均濾波得到基本層,將原始圖像減去基本層得到細節層。然后為了保留融合后圖像的細節,通過卷積稀疏的方法對細節層圖像進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細節層圖像,最后將底層圖像分割成多個圖像塊,利用密度峰值聚類對這些圖像塊進行聚類,得到若干簇,并對每一類簇進行訓練,得到一個子字典,對所有子字典進行融合,得到一個自適應字典。通過學習自適應字典對稀疏系數進行融合,重構得到融合后的底層圖像,進而形成最終的融合圖像。雖然該方法考慮了圖像塊之間的聚類特征,提高了融合圖像整體上的視覺效果,但由于該方法中對字典的依賴性較重,易出現因字典完備性不足而導致融合結果出現空間不連續現象。
為了改善醫學圖像的融合效果,本文在考慮圖像能量關聯度的情況下,設計了NSST變換聯合能量關聯度的醫學圖像融合算法。利用NSST變換獲取醫學圖像的不同子帶,并在區域能量函數的基礎上,利用圖像的能量信息構建能量關聯度函數,以區別不同圖像的間的關聯度,根據不同圖像間的關聯度結果,區別性的對低頻子帶進行融合。利用圖像的對角信息對現有空間頻率函數進行優化,構造多元空間頻率函數,度量圖像的清晰度信息。借助標準差函數,度量圖像的對比度信息。利用圖像的清晰度信息和對比度信息,作為高頻子帶的融合依據,進而求取融合圖像。實驗中采用主觀和客觀測試的方法,對所提方法融合圖像的視覺效果,以及融合圖像的客觀數據進行測試,以驗證所其有效性。
所提醫學圖像融合算法的架構設計如圖1所示。從圖1可見看出,所提醫學圖像融合算法包含了NSST變換下的圖像分解和子帶融合規則設計兩個部分。

圖1 所提醫學圖像融合算法的過程
1)NSST變換下的圖像分解。對于輸入的醫學圖像,通過NSST變換,采用改進的Shearlet濾波器(ISF,improved shearlet transform)從多方向上分解圖像,和采用非下采樣金字塔(NSP,non-subsampled pyramid)從多尺度上分解圖像,以得出對輸入醫學圖像具有保真效果的低頻和高頻上的子帶。
2)子帶融合規則設計。在該部分需要設計低頻子帶和高頻子帶的融合規則。對于低頻子帶,本文借助了區域能量函數,計算了圖像的區域能量信息,構造了能量關聯度函數,測量不同圖像間的能量關聯度。根據圖像能量的關聯程度,對低頻子帶從加權融合和取大融合兩種方法中,制定適宜的融合規則,用以求取信息含量豐富,且流暢度較高的融合低頻子帶。對于高頻子帶,本文在傳統空間頻率函數的基礎上,加入圖像的對角信息,形成多元空間頻率函數,多方位的對圖像的清晰度進行測量。同時引入標準差函數,測量圖像的對比度。聯合測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進行不同高頻子帶的融合。
NSST變換是一種使用較為廣泛的圖像分解方法,其對圖像的方向變化和尺度變化以及平移變化都具有較好的適應性。通過NSST變換分解所得的不同子帶,能夠較為完整的保留源圖的信息,為獲取高質量的醫學融合圖像提供良好的基礎。NSST變換是對Shearlet變換的改進。NSST變換在Shearlet變換的基礎規避了下采樣操作,使得其在保持Shearlet變換具備的多尺度分解能力時,同時還能夠在多方向上對圖像分解,并適應圖像的平移性。從而使得NSST變換不僅具有更強的魯棒性,而且還使得NSST變換分解所得的子帶圖像含有更豐富的源圖內容[10-11]。
NSST變換依靠ISF和NSP來完成,ISF和NSP分別實現了對圖像在方向和尺度上的計算。NSST變換分解輸入圖像過程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圖2中ISF是笛卡爾坐標系下的Shearlet變換結果。Shearlet變換是在以膨脹矩陣A和剪切矩陣B為基礎的仿射函數MAB(φ)上計算而來[12]。

圖2 NSST變換分解輸入圖像過程的示意圖

l,d∈Z,b∈Z2}
(1)
式中,l、d和b各為圖像的尺度、方向和平移量,φ為仿射系統L2(R2)中的元素,且A和B為2×2矩陣。
若L2(R2)中還存在一個元素δ,可以使得下式成立時,仿射函數MAB(φ)即可被視為合成小波:
(2)
在式(2)成立的基礎上,再將A和B的矩陣值設置為下式時,仿射函數MAB(φ)即被視為Shearlet變換。
(3)
(4)
利用NSST變換對圖3(a)所示的MRI圖像,和圖3(b)所示的CT圖像進行分解所得的結果,分別如圖3(c)和圖3(d)所示。

圖3 NSST變換對輸入圖像的分解結果
圖像的低頻和高頻子帶分別代表了圖像的不同特征,這也就意味著,需要采用不同的融合規則來實現低頻子帶和高頻子帶的融合,以獲取更為優良的不同融合子帶。低頻子帶代表的是圖像的整體特征,其包含了圖像的亮度等主要內容。當低頻子帶反應的圖像特征越多越豐富時,其含有的能量信息也就越高。對此,本文將通過圖像的能量信息來融合低頻子帶。
圖像的能量信息可以通過區域能量函數來求取。對于圖像I(x,y),其區域能量函數的表達式為[13]:
(5)
式中,M和N分別為I(x,y)中所選區域的行、列值,E(x,y)為圖像的能量值。
當下通過圖像的能量信息融合圖像時,主要從加權融合或取大融合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方法來完成圖像的融合。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當不同圖像間能量差異度較大時,則可認為圖像間的關聯度不大,此時若采用取大融合方法獲取融合低頻子帶,可使得圖像更為平滑。但此時若采用加權融合方法獲取融合低頻子帶,會使得圖像出現間斷現象。當不同圖像間能量差異度較小時,則可認為圖像間的關聯度較大,此時若采用加權融合方法獲取融合低頻子帶,可使得圖像包含更為豐富的信息內容,且不易出現間斷的現象。但此時若采用取大融合方法獲取融合低頻子帶,會出現圖像信息丟失的現象。
對此,本文將利用圖像的能量信息,構建能量關聯度函數,用以判斷不同圖像間的關聯度,并根據圖像間的關聯情況,選擇性的采用加權融合或取大融合的方法,融合低頻子帶。
采用式(5)分別計算出不同低頻子帶D1(x,y)和D2(x,y)的區域能量值E1(x,y)和E2(x,y)。在此,可借助E1(x,y)和E2(x,y)構造能量關聯度函數G,用以判別D1(x,y)和D2(x,y)的能量關聯度。通過E1(x,y)和E2(x,y)構造的能量關聯度函數G如下所示:
(6)
利用能量關聯度函數G來度量圖像間關聯度,并根據度量的關聯度情況,設計不同低頻子帶融合規則的過程為如下:
首先,設置關聯度閾值η,其代表了能量關聯的自小程度。利用式(6)求出不同低頻子帶D1(x,y)和D2(x,y)的能量關聯度G。
然后,將D1(x,y)和D2(x,y)的能量關聯度G與關聯度閾值η進行比較,以判別D1(x,y)和D2(x,y)的關聯度情況。若G≤η,則說明D1(x,y)和D2(x,y)的關聯度較低。此時為了保證圖像的平滑性,即可采用取大融合規則獲取融合低頻子帶D12(x,y)。采用取大融合規則,求取融合低頻子帶的過程如下:
(7)
最后,若G>η,則說明D1(x,y)和D2(x,y)的能量差異較小,D1(x,y)和D2(x,y)的關聯度較高。此時為了使得圖像包含更為豐富的信息內容,且不易出現間斷的現象,即可采用加權融合規則獲取融合低頻子帶D12(x,y)。采用加權融合規則,求取融合低頻子帶的過程如下:
D12(x,y)=D1(x,y)α1+D2(x,y)α2
(8)
式中,α1和α2為關于D1(x,y)和D2(x,y)能量關聯度G的自適應調節權重因子。α1和α2的表述如下:
(9)
α2=1-α1
(10)
通過以上根據能量關聯度設計的低頻子帶融合規則,即可求取融合低頻子帶D12(x,y)。
高頻子帶代表了圖像紋理等內容,主要體現的是圖像的清晰度。空間頻率函數從圖像行、列上灰度變化的活躍度,度量了圖像的清晰度信息。但由于空間頻率函數忽略了圖像的對角信息,從而使得其不能較為準確的描述圖像的清晰度信息。對此,本文在空間頻率函數的基礎上,融入圖像的對角信息,構造多元空間頻率函數,使得其能從圖像的行、列、對角的多元維度,來度量圖像的清晰度信息。同時為了能夠讓圖像的紋理等內容得到更好的凸顯,本文還引入了標準差函數,對圖像的對比度信息進行度量,將其與圖像的清晰度信息聯合,制定高頻子帶融合規則,以獲取清晰度和對比度都較好的融合高頻子帶。
圖像I(x,y)的空間頻率函數的表達式為[14]:
(11)
式中,H、L分別代表I(x,y)的行、列頻率,其表達式分別為:
(12)
(13)
從式(11)至式(13)可以看出,空間頻率函數只是從I(x,y)的行、列信息變化上度量了圖像的清晰度,而沒有考慮I(x,y)對角上的信息變化情況。為了更為準確的度量圖像的清晰度信息,需要將I(x,y)對角上的信息變化情況也考慮到清晰度信息的度量過程。對此,需要對式(11)進行改進。
與式(12)和式(13)類似,I(x,y)的對角頻率可表述為:
(14)
(15)

(16)
式(16)是對式(11)的改進,通過式(16)即可實現對圖像進行多元化的清晰度度量,更好的獲取圖像的清晰度信息。
標準差函數利用圖像的均值,度量了圖像的對比度信息,其表述為[15-16]:
(17)

圖像的對比度較好時,更能表達圖像的紋理等特征,從而更好地體現圖像的清晰度。因此,可采用式式(16)求取不同高頻子帶G1(x,y)和G2(x,y)的清晰度信息Q1(x,y)和Q2(x,y),采用式(17)求取G1(x,y)和G2(x,y)的對比度信息U1(x,y)和U2(x,y)。聯合G1(x,y)和G2(x,y)的清晰度信息和對比度信息,制定高頻子帶的融合規則,獲取清晰度和對比度都較為突出的融合高頻子帶G12(x,y):
(18)
式中,Ei(i=1,2)為聯合因子,其表述為:
Ei=Qi(x,y)+Ui(x,y),i=1,2
(19)
將D12(x,y)和G12(x,y)通過逆NSST變換的重構,即可獲取融合結果。
所提方法對圖3所示MRI圖像和CT圖像的融合結果如圖4所示。觀察圖4可見,所提方法融合的圖像不僅沒有間斷現象,而且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都較好,具有較為優良的視覺效果。

圖4 融合結果
在Intel i7-4790K處理器、8 GB內存的PC上,利用Matlab 2014軟件搭建仿真環境,對所提方法進行醫學圖像融合性能的測試。實驗中引入了文獻[17]、文獻[18]算法進行對照。采用了CT圖像和MRI圖像、MR-T1圖像和MR-T2圖像、MR圖像和SPECT圖像三組醫學圖像來進行主觀視覺實驗。另外,為了更為直觀的分析所提方法和文獻[17]、文獻[18]算法的融合效果,實驗中還進行了客觀數據實驗,從三種算法融合圖像對應的客觀數據值出發,來分析其融合效果。
利用所提算法和文獻[17]、文獻[18]算法分別對CT圖像和MRI圖像、MR-T1圖像和MR-T2圖像兩組醫學圖像進行了融合實驗。圖5顯示了三種算法對CT圖像和MRI圖像的融合結果。通過觀察圖5可見,圖5(c)所示文獻[17]算法對CT圖像和MRI圖像的融合結果中,圖像較為暗淡且MRI圖像的部分細節內容有所丟失,除此之外,圖5(c)中還存在塊現象。圖5(d)中圖像過亮,且CT圖像的內容較為模糊,另外圖5(c)中還存在MRI圖像細節內容丟失的現象。圖5(e)中CT圖像的內容清晰可見,圖像的亮度較為適中,且MRI圖像的內容也較為完整,沒有丟失細節內容的現象,同時圖5(e)中不存在塊現象和模糊現象。可見,所提算法對CT圖像和MRI圖像具有較好的融合效果。三種算法對MR-T1圖像和MR-T2圖像的融合結果如圖6所示。對比圖6可以發現,圖6(c)中整體亮度偏暗,圖像中存在間斷現象,且丟失了MR-T1圖像和MR-T2圖像的部分細節信息。圖6(d)中MR-T2圖像部分的內容對比度較差,且MR-T1圖像部分的內容存在局部模糊現象,同時還缺失了部分MR-T2圖像的內容。圖6(e)中亮度和對比度都較好,且包含了較為完整的MR-T1圖像和MR-T2圖像內容,圖像中不存在間斷和塊現象。三種算法對MR圖像和SPECT圖像的融合結果如圖7所示。觀察圖7可以發現,圖7(c)中整體較為模糊,且丟失了MR圖像的部分細節信息和SPECT圖像的部分腦部邊緣信息。圖7(d)中MR圖像的眼部邊緣存在局部模糊現象,同時還缺失了部分SPECT圖像的內容。圖7(e)中清晰度較高,且較為完整的保留了MR圖像和SPECT圖像的內容。由此說明,所提算法融合醫學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都較為理想,圖像的紋理信息顯著,視覺效果佳。因為所提算法借助NSST變換取得了對源圖信息保真度較好的低頻和高頻子帶,同時所提算法還利用圖像的能量信息,構造了能量關聯度函數,從圖像能量關聯的情況出發,制定了適宜的低頻子帶融合規則,進而獲取了高質量的融合圖像。

圖5 三種算法對CT圖像和MRI圖像的融合結果

圖7 三種算法對MR圖像和SPECT圖像的融合結果
為了更為直觀的驗證三種算法對醫學圖像的融合性能,從哈佛大學建立的The Whole Brain Atlas醫學圖像集中,任選10組醫學圖像作為樣本,利用三種算法對其進行融合。選用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IE)和平均梯度(average gradient,AG),作為三種算法對所選10組醫學圖像融合結果的數據評判指標,用以分析三種算法的融合特性。
IE和AG常被用來評判融合醫學圖像的質量,其中IE評判了融合醫學圖像所含信息量的大小,IE值越大,就判定融合醫學圖像的質量越好。AG評判了融合醫學圖像的清晰度,AG值越大,就判定融合醫學圖像的清晰度越好。圖像I(x,y)的IE和AG的計算過程如下。
(20)
(21)
式中,L為的灰度級,p(i)為灰度值i的頻率。M×N為I(x,y)I(x,y)的大小,ΔIk(k=x,y)為I(x,y)在k上的導數。
三種算法融合醫學圖像的IE和AG值如圖8所示。對比圖8中三種算法融合醫學圖像的IE和AG值可以發現,所提算法融合醫學圖像的IE和AG數據最為理想。取第5組融合醫學圖像觀察可見,文獻[17]、文獻[18]算法和所提算法融合醫學圖像的IE數據各為8.13、8.58和9.08。文獻[17]、文獻[18]算法和所提算法融合醫學圖像的AG數據各為13.49、13.98和14.33。說明所提算法融合的圖像不僅含有豐富的信息,而且圖像的清晰度較好。因為所提算法在圖像能量的基礎上,設計了能量關聯度函數,利用其判斷不同圖像的關聯度,并根據關聯結果構造加權和取大兩種規則,獲取了連續效果好,信息含量高的低頻子帶融合。同時,所提算法還在空間頻率函數的基礎上,聯合圖像的對角信息,構造了多元空間頻率函數,利用其和標準差函數分別計算了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信息,進而構造了高頻子帶融合規則,獲取了高清晰度和對比度的高頻子帶的融合,從而提高了所提算法的融合性能。文獻[17]算法是一種通過自適應神經網絡模型和log-Gabor能量特征對醫學圖像融合的方法,該方法使用了NSST變換提取圖像的低頻和高頻分量,設計了基于局部可見性的自適應神經網絡模型和基于log-Gabor能量的規則分別用于低頻和高頻分量融合,進而獲取融合結果。由于局部可見性的自適應神經網絡模型沒有關注圖像的全局性,易使得融合圖像出現不連續現象,而且基于log-Gabor能量的融合規則,沒有考慮不同圖像能量的關聯性,易使得融合圖像出現細節內容丟失的現象,從而使得文獻[17]算法融合的醫學圖像效果較差。文獻[18]算法是一種基于小波變換和圖像顯著特征的醫學圖像融合方法,該方法在離散分數階小波變換的作用下對圖像進行分解,接著采用非下采樣方向濾波器組的對偶技術,提取圖像中的顯著元素,利用灰太狼優化算法對奇偶校驗算子進行優化,實現分解子圖的融合。由于離散分數階小波變換缺乏發散方向的適應性,分解圖像時不能較好保真源圖信息,而且灰太狼優化算法在融合子圖時,沒有考慮圖像的對比度特征,從而使得文獻[18]算法融合圖像的質量有所降低。

圖8 融合圖像的客觀數據結果
本文以圖像的能量信息和清晰度信息為依據,提出了一種新穎有效的醫學圖像融合方法。在NSST變換的基礎上,獲取了對源圖信息保真度較高的低頻和高頻子帶。通過圖像的能量信息,構造了能量關聯度函數,用以計算圖像間能量的關聯度,并以該關聯度信息,設計了加權融合和取大融合兩種低頻子帶融合規則,獲取了連貫性較好、信息豐富的融合低頻子帶。利用圖像的對角信息,將傳統空間頻率函數改進為多元空間頻率函數,更好的獲取了圖像的清晰度信息,借助標準差函數,獲取了圖像的對比度信息,并以清晰度和對比度信息為依據,構造了高頻子帶融合規則,獲取了細節突出的融合高頻子帶。實驗結果顯示,所提算法融合圖像的細節突出、對比度較好,視覺效果較為理想,且具有較好的IE和AG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