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順琴
[摘 要]現代詩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學習現代詩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在現代詩教學中,教師從其文體特征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讀、說、寫、拓的訓練,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能夠把現代詩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統編語文教材;現代詩教學;文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9-0053-03
統編語文教材選編了不少現代詩。現代詩具有形式結構自由、意象表達朦朧、蘊含著豐富的想象與深切的情感等特點。對統編語文教材一至六年級選編的現代詩進行梳理會發現,教材中對學生學習現代詩的基本要求主要定位在有感情地朗讀、想象畫面、交流感受、嘗試創作幾個方面。不同學段對現代詩的學習要求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在現代詩教學中,教師可從其文體特征出發,摒棄傳統分析過多的教學方法,從讀、說、寫、拓四個方面展開教學,遵循教材的編排特點,把現代詩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一、入境讀
于漪老師說:“要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這段話充分表明了讓學生沉入文本、入境朗讀的重要性。在現代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幫助學生打開現代詩閱讀的大門,讓學生感受到現代詩的魅力。
(一)倡導自由讀
自由讀一般用于初讀環節。學生結合自己對現代詩歌的理解,可以快讀,也可以慢讀,由于朗讀的重音、語氣不同,所以可以讀出屬于現代詩的獨特魅力。如在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聽聽,秋的聲音》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尤其是讀好“[瞿][口][瞿][口]”“歌韻”“撒下”“叮嚀”“掠過”等生字的讀音。在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按照現代詩歌形式自由的特點自由朗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站著讀,可以坐著讀,也可以加上適當的表情動作讀。在這樣的學習時空里,學生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他們真正沉入文本,讀出了屬于自己的特點與味道。
(二)讀出韻味情感
在學生學會自由誦讀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詩句內容畫出停頓與節奏,鼓勵學生讀出現代詩的韻味,把現代詩蘊含的情感讀出來。如統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這首詩主要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有價值的人。教學這首詩時,教師先讓學生畫出詩歌的節奏。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然后讓學生仿照著這樣的形式朗讀其他小節。在沉穩、抑揚頓挫的朗讀中,學生把握了詩歌朗讀的停頓、重音、節奏,真正把詩歌蘊含的情感讀了出來。
(三)配樂展示讀
在學生熟練朗讀詩歌之后,教師可以依據現代詩歌的特點,配以舒緩的音樂,鼓勵學生上臺進行展示,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與參與積極性,在配樂朗讀中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美學素養。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秋晚的江上》這首詩的教學,教師先讓學生自由讀,再讓學生畫出詩歌的節奏并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最后讓學生配樂朗讀。隨著舒緩的音樂聲響起,學生化身為一個個小詩人,用詩的語言把秋天黃昏時江面的景象表達出來。學生沉浸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腦海中自然浮現出秋天黃昏時江上的美麗畫面,真切感受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感悟說
現代詩語言精美、形式自由,學生在閱讀現代詩歌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感悟。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說出來,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現代詩的理解,讓學生真正進入現代詩的世界中,獲得深刻的感悟。
(一)借助想象悟畫面
詩畫不分家,每首現代詩都有畫面感。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頭腦中自然會形成一幅跟詩歌內容相應的畫面。在學生讀完詩歌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頭腦中浮現的畫面說一說,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對現代詩內容的理解與感悟。如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明天要遠足》這首詩中,三個小節分別展現了三幅小主人公期待遠足的畫面。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翻過來,翻過去”展開想象,先想象一下小主人公當時的心情以及他還會想些什么,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感受。有的學生說,小主人公翻過來、翻過去,生怕自己遲到了,或者什么東西忘記帶了;有的學生說,小主人公在想:“時間過得好慢啊,快快天亮吧!”在說一說中,學生真正感悟到了小主人公期待遠足的迫切心情,對詩歌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把充滿詩意的語言還原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凸顯出現代詩的獨特魅力。
(二)緊扣詩眼悟情感
現代詩不光語言優美,還蘊含著深刻的情感。怎樣才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現代詩蘊含的真摯感情呢?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去品讀感悟,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說一說,從而深化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感受到現代詩歌在表達情感方面的特點。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繁星(一五九)》這首詩中出現了“天上的風雨”“心中的風雨”兩個短語,這兩個短語也是這首詩的詩眼。教學時,教師讓學生結合詩歌說說“天上的風雨”“心中的風雨”分別指的是什么。在說一說中,學生明白了“天上的風雨”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風雨,“心中的風雨”指的是生活中的失敗與挫折。這樣教學,促進了學生對文本情感的深刻認知,提升了詩歌教學質量。
(三)勾連生活說共鳴
讀詩讀世,要想讓學生真正走進詩人、走進詩歌,還需要讓學生與詩人產生共鳴。在教學現代詩時,讓學生結合詩歌內容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理解,可以拉近學生與詩歌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情感。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繁星(七一)》這首詩中,出現了“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這三處場景。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說一說自己有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情景,如在公園長椅上、葡萄架下、母親的膝上,自己是怎樣的心情。這樣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真切感受到作者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贊揚,而且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喚醒學生對母愛的認知,升華學生的情感。
三、放手寫
現代詩結構獨特、語言優美,在學生感知、理解美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由閱讀感悟走向創作,可以幫助學生內化詩歌語言,提升表達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小學階段的現代詩歌,可以仿寫,也可以自由創作,教師要發掘出詩歌創作的訓練點,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讓學生在仿寫創作中感受到現代詩的特點,為學生今后走向文學之路奠定基礎。
(一)句式仿寫
現代詩中,詩人往往會運用大量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進行表達,使詩歌充滿了無限魅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現代詩獨特的表達句式入手,引導學生模仿、遷移、運用,使學生在仿寫中愛上創作,愛上表達。如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這首詩的第二小節中寫道:“腳尖滑過的地方,大塊的草坪,綠了;大朵的野花,紅了;大片的天空,藍了,藍得透明!”教學這個小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大自然的圖片,并進行引導:“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色彩。請仿照這個小節的表達形式,結合你看到的,用文中的表達范式寫上一段話。”這樣教學,可以讓學生在仿寫中感受到用詩歌的語言來描述大自然的樂趣。又如,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綠》這首詩歌,其中的“綠”都是圍繞著大自然的景象來描寫的,語言清新有趣,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詩歌中的描寫,想象一下大自然中還有什么是綠色的,讓學生仿照著課文中的形式寫一寫。在仿寫中,學生發現了綠的廣闊,提升了想象與表達能力。
(二)詩歌續寫
現代詩會給讀者一種意猶未盡之感。教師找準詩歌空白點,引領學生續寫詩歌,讓學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可以促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讓學生在續寫中感受到現代詩帶給自己的快樂。如在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在天晴了的時候》這首詩中,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描寫了雨后天晴的景象,為讀者勾畫出一幅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圖。詩歌語言清新明快,能讓學生在讀中產生一種愉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化身一個個小詩人,想想在天晴了的時候還可以到哪些地方去,仿照著詩人的心情對詩歌進行續寫。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對詩歌蘊含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學生在續編中真正走進詩歌的意境中,破譯詩歌的情感密碼,獲得了想象與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自由編寫
在現代詩教學中,除了可以讓學生仿寫、續寫,還可以讓學生在了解現代詩意象的特點之后,嘗試選擇不同的意象進行編寫,這能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現代詩情感真摯的特點。如在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白樺》這首現代詩中,作者以白樺為意象,從不同角度表現了對白樺的喜愛與贊美之情。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任選一種植物(梅、蘭、竹、菊、松、柳、楊……)作為中心意象,嘗試用現代詩的形式去寫一寫。這樣的創作對學生來說不僅是挑戰,更是對所學知識的內化與提升,可以讓學生對現代詩表達情感的方式有更深的了解,提升學生閱讀現代詩的興趣。
四、趣味拓
統編語文教材選編現代詩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詩人,而是希望通過現代詩的閱讀,還詩歌本來的面目和高雅的品位,讓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因此,在現代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現代詩的特點,進行適當拓展,引領學生走進現代詩的殿堂中,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在現代詩的搜集中豐富認知
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中提出了讓學生合作創編小詩集的學習要求。當學生學習完本單元的詩歌內容,對現代詩的特點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現代詩的搜集,以拓展課堂內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現代詩,感受詩歌的特點。在學生搜集詩歌的時候,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醒:可以按照同一詩人的作品來搜集,如冰心、艾青的其他詩歌;可以按照主題類別進行搜集;可以按照意象來搜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搜集。學生邊搜集,邊整理,獲得了對現代詩歌、詩人、主題等多方面的認知,豐富了自身的知識儲備,培養了審美情趣。
(二)在現代詩的朗誦中感受魅力
舉辦詩歌朗誦會是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綜合性學習的基本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準備,把自己喜歡的現代詩讀給大家聽。這些詩歌可以是課文中的,可以是課外搜集到的,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創作的。教師要注重對詩歌朗誦會的組織與評價,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積極準備及參與詩歌朗誦的過程中,學生的詩歌朗誦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與發展,而教師根據學生的詩歌朗誦情況評選出“詩歌朗誦小明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幫助學生建立了學習的自信心。詩歌誦讀,讓學生能夠親近現代詩,理解詩歌語言,從而傳承詩歌文化。
(三)在小詩集的創編中提升能力
在學生搜集詩歌、創作詩歌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創編小詩集。在創編小詩集之前,學生要想好自己的詩集中要編寫的內容,可以是跟詩有關的故事,可以是搜集的詩或者學生自己寫的詩。學生可以創編不同詩人、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詩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給小詩集配上合適的插圖,還可以用書法的形式把自己喜歡的詩歌展示出來。最后,學生給詩集起一個合適的名字,并制作目錄和精美的封面。在小詩集創編學習活動中,學生踴躍參與、獻計獻策,提出可行的方法與建議,并積極參與班級內的展示評比。這樣的學習活動,延伸了課堂內容,使學生在合作中感受到了學習現代詩的樂趣。
綜上所述,現代詩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有著獨特的教學價值。統編語文教材現代詩的編排蘊含著編者強烈的教學意圖。在現代詩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其文體特征出發,引領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要注重對現代詩的拓展教學,為學生搭建親近詩歌、親近母語的橋梁,引導學生理解現代詩的特點,體會現代詩所表達的情感,為學生審美素質和語文素養的提升奠基。
[ 參 考 文 獻 ]
[1] 夏江萍.在聯結中浸潤與釋放: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輕叩詩歌大門”單元教學策略談[J].小學語文教師,2021(1):29-32.
[2] 臧學華.摭談統編本教材現代詩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21(24):19-22.
[3] 朱清儀.以活動為載體,辟教學新途徑:以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現代詩歌教學為例[J].語文月刊,2021(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