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要想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之路的轉折點,此階段不僅需提升學習能力,還應注重素質培養,創新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意義進行闡述,深入探究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構建創新化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創新思維;課堂教學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逐步推進,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物理教學是高中教育時期的重要學科之一,其具有一定抽象性,學生在了解自然科學知識時,會遇到許多問題,認為物理學習較難,難以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因此,物理教師應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相關知識,搭建學習框架,探索物理奧秘,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1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
1.1 推進各項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高中物理知識點較多,具有一定抽象性,學生會遇到許多學習難點.物理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環節,明確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向學生傳遞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物理知識,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物理現象,使學生儲備更多知識,擴展知識深度和廣度.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僅僅圍繞教材講解,教學活動形式比較單一,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無法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
隨著創新教學理念的逐步深入,教師應做好每個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活躍課堂氛圍,科學布置課后作業,提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度,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把控教學節奏,打破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在物理課堂中引入情景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模式等,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推進教學的有效開展[1].
1.2 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之下,無論是教學活動安排,還是教學環節設計方面,教師主要參照教材內容,對知識的拓展較少.課堂教學中,教師依舊為教學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主體能動性得不到發揮,被動學習知識,不僅影響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也會直接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與拓展,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學習產生畏懼,教學停滯于表面,未能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則可以有效改善此類問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自主能動性得到體現,物理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并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適當拓展知識,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積極與老師和同學溝通,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1.3 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能只停留在物理日常教學中,還應深入研究學科發展的真正意義,當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后,會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自主探究知識,獨立思考,構建自我思維導圖,將知識點進行整合,可以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物理現象.教師應鼓勵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并提出疑問,引導學生在探索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加深知識理解.當發現問題時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應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和思考,拓展思維方式,大膽想象,逐步形成創新思維[2].
2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
2.1 應用合作討論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師應提升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視度,加強教學實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多方面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改變枯燥乏味的課堂模式,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應用合作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深入討論,加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結合學習目標不斷探索,培養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在討論過程中,創新自我思維方式,從而提升創新能力.
物理教師應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機會,理論與實踐結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在學生討論過程中作為引導者和指路人,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其劃分為幾個小組,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問題的同時,學習他人優點,查找自我不足之處,理解物理概念,積極探索知識,發展思維,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教師給予學生鼓勵,對討論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形成物理學習思維[1].
例如 在講解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相關知識中,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幾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及討論等方式對重力概念、相互作用、彈力及摩擦力等知識點進行分析和研究,關注學生互動時的表現,記錄學生存在的問題,適當給予輔導,合理分工,使每位學生都可以發揮組員作用,在組員共同努力下完成學習目標.教師為學生布置難易適中的學習任務,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把控整個教學過程.
2.2 加強物理教學實驗
由于高中物理教學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抽象性較強,學生易產生對學科畏懼的心理,再加上面臨高考,學生心理壓力和學習壓力都很大,此時,教師應發揮引導者作用,拓展學生思維,創新教學模式,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具體內容,變難為易,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減輕壓力.應用實驗教學方式,在實驗中增添趣味性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科學設計物理實驗,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鍛煉動手能力,提升探索意識,與此同時,學生梳理學習思路,提升物理素養.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向學生講解事物本質,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對物理問題進行探究和解釋,通過記錄實驗數據,多次驗證數據準確性,潛移默化中形成物理思維.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給予學生耐心,即使學生提出的想法看似天方夜譚,也應鼓勵學生通過實驗驗證,表揚學生的創新想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4].
例如 在講解必修二第五章“曲線運動”相關知識時,教師為學生布置實驗任務,引導學生按照規范進行操作,當學生實驗后出現不同結果時,提出問題,使學生通過反復實驗驗證結果,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教師設計不同的實驗環節,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學習思路多元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知識鞏固更扎實,促進學習有效性的提升.
2.3 提升學生理解和認知能力
在開展各項物理教學活動前,教師應做好課堂環節設計,培養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鍛煉學生靈活思維,在獲取物理知識的同時提升核心素養.物理教師需提升對學生思維引導的重視度,在豐富的教學素材中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將復雜的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如利用多媒體視頻講解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鞏固知識.針對物理教學難點和重點,教師應逐步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并驗證問題,創新思維方式,師生之間進行頭腦風暴,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5].
例如 在講解必修二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相關知識時,許多同學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認為該章節知識點復雜難學,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具以視頻或圖片等方式,為學生詳細講解,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后,通過實驗操作或習題訓練等方式,鍛煉反應能力和思考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學習效果更理想,思維更加靈活、敏捷.
學生形成物理學習思維后,對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氛圍不再枯燥乏味,大家積極討論知識,構建活躍、和諧的氛圍,不被傳統教學模式所束縛,學生徜徉在物理知識的海洋中,思維能力得到拓展,提升對航天領域的關心度,也可以用所學知識解釋相關問題.在結束課堂教學后,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布置作業,引導學生鞏固知識,新舊知識結合,創新學習模式,快速理解抽象知識,探索更高效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2.4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物理教學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并發揮著重要作用.物理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向學生演示難以理解的物理知識,視頻播放模擬危險系數較高的實驗,分解實驗步驟,逐步講解每個單元知識,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分析,帶領學生擴展思路,打破課堂教學局限性,適當拓展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通過利用多媒體工具反復播放實驗過程,學生思考自己實驗過程中的操作,一邊思考一邊反思問題,探索知識,增強學習體驗.物理教師應加強生活與教學的緊密結合,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拉近物理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學生主動思考,學以致用,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學習中.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教育必經之路,也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應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鼓勵其提出不同想法,用實驗來驗證理論,用理論來佐證實驗,構建高效物理課堂[6].
例如 在講解選修3-2第四章“電磁感應”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在課堂中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如電磁爐、電水壺等工作原理,學生對基礎概念有所掌握,學習自信心提升,與此同時,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增強,創新能力被激發,學習興趣濃厚,對知識的渴望增加,這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生活遇到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討論問題發生的原因,應用物理學解釋問題等,學生思考后給出答案,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學生之間也可以互評,分享學習心得,大膽闡述自己的的想法,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創造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方法都需轉變.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打消學習顧慮,為學生答疑解惑.除此之外,教師應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創新教學模式,發揮引導者和組織者作用,與學生共同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勇于探索,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入理解教育改革理念,促進物理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萬金.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3(05):75-77.
[2]陸衛峰.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思維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22(04):166-167.
[3]夏俊.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06):47.
[4]孫京.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8):254-255.
[5]劉仲祥.高中物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山東青年,2017(05):41,43.
[6]劉海燕.運用思維導學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的探索[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