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生?肖燃?徐棟
通過對捷克布拉格和匈牙利布達佩斯進行的實地調研,歸納整理在地下管線規劃建設、運行管理,綜合管廊投融資、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定價收費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為我國推進地下管線、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提供參考借鑒。
一是地下管線投資建設情況。地下管線主要由政府投資建設,也有一些由私人投資建設。政府正在逐步將私人投資建設的地下管線收歸政府所有。公共區域、建設紅線內用戶區域(不含樓內)的地下管線由政府進行敷設。樓內的地下管線由國家認可的有資質的專業公司進行敷設,如水務公司。
二是各專業管線權屬及管理情況。供水、污水、燃氣管線為政府所有或政府買回。供電管線歸政府所有。供熱管線一部分為政府所有,一部分為私有,近年來政府也在通過技改措施逐步將私有的供熱管線收歸國有。電信設施為私人企業所有。公共區域及建設紅線內用戶區域(到用戶樓門前)的水、電、氣、熱等地下管線及其附屬設施主要由政府委托的專業公司進行管理,一般不允許小的私有公司參與管理。
三是排污系統建設運營情況。污水管線、污水處理設施等為一套系統,由政府投資,布達佩斯水務公司負責建設和管理。布達佩斯建有南北兩大污水處理中心。
對于較大地塊的排污系統,一般為封閉式,由布達佩斯水務公司提交申請許可并建設。對于小的區域,一般不會批準建設排污系統,主要采用生物處理(在大棚中發生生物反應)后排放到河道。布達佩斯第十五區排污系統主要由區政府進行投資建設,費用來源于區政府收入、國家貸款。政府投資費用通過區域發展和稅收進行收回。
四是地下管線運營管理情況。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地下管線,建成后交由相應的專業公司進行管理。如自來水管線由政府投資建設,建設完成后交由水務公司進行管理維護。在綜合協調方面,政府未成立地下管線綜合協調管理部門,且各專業地下管線隸屬于不同的專業公司,難以通過政府對各專業管線建設、運營管理進行綜合協調。各專業地下管線主要還是由各專業公司進行管理,各公司基于自身需求進行日常管理,在運行階段還缺乏相互合作。對于因地下管線隱患消除、更新改造進行的道路挖掘,主要由各專業公司組織實施,存在一條道路一年開挖5~6次的情況。
一是地下管線和管廊建設情況。1969年完成第一條綜合管廊——霍特科瓦街管廊的建設。自1970年開始隨地鐵共同建設了綜合管廊,并于1974年建成。1980年以后,布拉格進入綜合管廊快速建設期,綜合管廊長度由1980年的7.05公里,增至1990年的72.43公里。1990年后,隨著別墅區的建設,人口居住相對分散,綜合管廊建設需求降低,進入緩慢發展期。截止到2013年,布拉格綜合管廊長度為93.309公里。
二是管線和管廊布局及埋深。布拉格綜合管廊主要分布于布拉格市的東部地區、中心區和西部地區。布拉格綜合管廊呈區域網狀分布,干線、支線及纜線綜合管廊相互連接,形成綜合管廊系統。城市干線綜合管廊用于城市資源供應,埋設相對較深,一般在25~40米,不連接入戶接口。其中,部分干線綜合管廊并未隨路建設,而是埋設在建筑物下方。支線綜合管廊用于城市資源輸配,埋深一般在2~12米,直接與入戶接口相連接。樓宇內的各類管線在樓宇下方匯集并與支線綜合管廊相連接。
三是綜合管廊斷面設計及管線布設。綜合管廊斷面形狀主要為矩形、拱形、圓形三種。捷克各城市綜合管廊以單艙為主,各類管線集中敷設于艙室內,也有少部分排水管線為單艙敷設。總體來看,綜合管廊內的管線集約程度較高,管線密度較大。綜合管廊空間斷面示意圖、綜合管廊內部現場圖分別如圖1、圖2所示。

圖1 綜合管廊結構斷面示意圖

圖2 綜合管廊內部現場圖
四是管線入廊情況。納入綜合管廊的管線類型主要包括供水、天然氣、供熱、電力、通信管線,分屬不同的專業管線公司。主要專業管線公司包括:電力輸配公司、11KV高壓電力輸配公司、捷克共和國通信公司、布拉格天然氣輸配公司、布拉格供水公司、布拉格供暖公司等。各專業管線公司的管線入廊長度及比例如圖3所示。

圖3 各專業管線公司的管線入廊長度及比例
五是管線和管廊運行管理。布拉格市的綜合管廊由市政府設立的布拉格綜合管廊公司(Kolektory Praha,a.S)統籌運營管理。綜合管廊內的各種管線屬于各專業管線公司,由各專業管線公司進行運營維護。布拉格綜合管廊公司與布拉格市政府簽訂合同,主要負責綜合管廊日常管理、監控和維護、管廊故障排除、事故處置及原因分析、修復和重建、工程投資,并可根據法律規定用于商業用途。
布拉格建立了完善的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由專人值守。除監控外,布拉格綜合管廊公司巡檢人員定期對綜合管廊內部及外部安全區進行巡檢。對于廊體斷面較大的綜合管廊,一般在管廊內設置有軌運輸車輛,用于人員和物資運輸,巡檢和物資輸運效率較高。
六是綜合管廊投資收費。城市公共區域內的綜合管廊由市政府投資建設,并由市政府設立專門的綜合管廊運營公司——布拉格綜合管廊運營公司進行運營管理。開發商建設區域內的綜合管廊由開發商進行建設。各類管線入廊需向綜合管廊運營單位交納一定的入廊費,并向管廊運營公司交納一定的租金(租金由政府定價),由布拉格綜合管廊公司統籌管理。
七是綜合管廊管理文件及標準規范。布拉格出臺了一系列用于規范和指導綜合管廊公司、入廊管線公司的政策文件和標準規范。國家層面制定了《綜合管廊技術標準》(CSN 73 7505),布拉格市制定了《綜合管廊技術標準》《綜合管廊運營維護規則》《電纜布設規則》《服務范圍》(涉及管廊公司服務類型及定價)等。
城市管線建設一般有架空、埋地、管廊敷設管線三種方式,一般采用隨路地下敷設方式。架空敷設對城市景觀環境影響較大,所以只在城市的河道或局部空間采用。對于城市人口密集的區域,以及經濟發展較好、政府財政能力較強的城市,宜建設綜合管廊。捷克布拉格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政府具有足夠的財政能力,由市政府投資并統籌綜合管廊的規劃和建設。
布拉格地下管線和管廊具有統籌規劃、分步建設、規范運營、管線入廊率高的特點,這與布拉格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相關法規標準體系分不開。捷克制定了《建筑法》(Act no. 183/2006 Coll.),系統全面地解決區域土地利用和空間布局問題,還出臺了國家層面的《綜合管廊技術標準》,對于國內各城市的綜合管廊、附屬設施及入廊管線的設計施工進行了規范。布拉格制定了一系列涵蓋綜合管廊投資、規劃、設計、施工及移交、運營的相關法規標準,包括《綜合管廊技術標準》《管線移交與接管》《綜合管廊運營維護規則》《電纜布設規則》(電纜布設要求)《服務范圍》等。
布拉格基于區域發展和供應需求,由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建設形成由干、支、纜綜合管廊構成的具有系統性的綜合管廊系統。干線綜合管廊用于資源供應,支線、纜線管廊與干線綜合管廊和用戶端相連接,形成了一定區域范圍內從源頭到用戶終端的全過程管線供應體系,可充分發揮綜合管廊對于提升區域供應能力、保障管線安全和改善城市地面環境的作用。
布拉格管廊多采用單艙形式,各類管線集約設計、共艙敷設。與多艙相比,單艙可減少艙室類附屬設施使用量,降低綜合管廊運行能耗和人員巡檢成本,提高日常運行維護效率,有利于綜合管廊運營單位實行高效管理。同時,相對多艙形式,單艙敷設可提高綜合管廊艙室利用率,減小綜合管廊斷面尺寸,降低投資建設成本。
布拉格制定了一系列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相關標準,明確了管理職責,規范了管廊運行單位、管線單位的運行管理活動,同時建立了全面感知的監控系統,采用了高效的巡檢手段,可及時掌握綜合管廊環境狀況和設施運行狀況,為綜合管廊安全、高效、穩定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對我國當前各地城市地下管線和管廊的建設、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特別是重點城市管線和管廊建設情況,進行城市體檢和安全評估。分析當前城市地下管線和管廊建設、運行效果及問題,特別是管線管廊投融資模式、工程建設進度、管線入廊率及艙室利用率、運營維護成本、有償使用收費情況、投資與收益平衡等。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升我國城市地下管線和管廊的建設管理水平。
在國家層面,應結合現狀對城市管線和管廊相關法規標準體系進行完善,為地下管線和管廊建設管理提供有利的政策環境,完善涵蓋城市地下管線和綜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法規政策體系,規范各地城市地下管線和管廊投資、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重點明確管線管廊建設可行性分析、經濟效益評價、管線入廊、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職責劃分等方面的要求。梳理地下管線和管廊建設管理標準,健全地下管線管廊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城市管線管廊綜合監控中心、小型綜合管廊設計、綜合管線和管廊移交、安全防護、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標準規范。
各地應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綜合考慮城市經濟發展、政府財政情況、城市地下管線建設需求、人口分布、城市發展規劃等因素,科學分析建設管線管廊的必要性、可行性,并評估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制定城市管線管廊規劃時,宜結合本地人口規模及分布、資源供應需求、既有管線分布及運行情況、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地下空間使用情況等,進行綜合考慮、系統謀劃,協調好地下管線分布與資源需求,構建以城市地下管線和管廊敷設管線有機組合的城市運行“主動脈”。
安全是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重要前提,高效、經濟是城市地下管線管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城市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運營階段,需要協調好安全、高效、經濟三者之間的關系。規劃建設階段,在保障地下管線運營安全的情況下,可適當考慮建設小型化、輕量化、單艙集約化的綜合管廊,降低綜合管廊建設成本。在運營階段,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技術和手段,提高管線運行維護效率和運行安全水平,及時識別風險,排查隱患。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線和管廊投資、規劃、建設與運營各階段管理主體之間順暢的溝通、銜接與配合機制,為管線管廊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保障。應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管廊規劃設計單位、建設單位與管廊運營單位、管線單位之間一體的溝通與銜接機制,將運行管理需求、安全需求前置于前期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環節,以保證前期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充分考慮后期管線運營管理的需求。應建立管廊運營單位與管線單位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協調配合機制,共享和利用運行維護資源,促進管線和管廊運營單位在巡查、監測監控、維護及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和協同配合,以提高管線的運行管理效率。
(責任編輯:張秋辰)
據中新網2022年10月12日訊? 北京市首個高效相變蓄熱供暖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北京大興區落成。在20年的運行期內,共計可消納谷電3700萬千瓦時,有效減碳5639.29噸。該項目將華潤生命科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園區辦公樓的供暖方式由燃氣鍋爐(化石能源)改造為高效PCM相變柔性熱池谷電蓄熱(非化石能源)供暖,涉及供暖面積4.6萬平方米。相比普通水箱,該項目采用的高效相變柔性熱池蓄熱技術,蓄熱量可增加2至3倍,可有效消納“谷電”,實現“削峰填谷”,減小電網負荷峰谷差,使發電、用電趨于平衡。此外,結合相關的碳資產管理軟件,可有效管理節能改造后所形成的碳資產,并幫助企業進行碳數據統計、管理、認證、交易。
該項目的建設,是落實國家“雙碳”目標,采用清潔能源供暖,降低化石能源應用比例的積極舉措。經測算,項目采用相變蓄熱供暖模式,可實現相對其他供暖方式更佳的投資回報,預計投資回收期僅2.36年。
(趙瑞東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