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錨定智慧城管建設目標不動搖,搶抓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機遇,大力推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蹚出了一條數據助推共治共享的現代化城市治理新路徑,交出了一份科技賦能城市管理的青島答卷。
青島市作為全國數字城管第三批試點城市,于2009年9月建成了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2015年,進行了數字城管平臺二期升級,與12319熱線線網融合、一體化運行;2019年,成為全國第三個城市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對接聯網的城市。2020年,被確定為全國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15個試點城市之一,全面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2021年,青島市在優化完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功能的同時,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新城建”工作部署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升級建設要求,不斷推進城市管理領域“一網統管”,在全國試點城市中領先建設和打造了“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協同聯動、高度集成”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體系。該平臺已于2021年5月底上線試運行,探索出了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的“青島模式”。
數字城管建立之初,成立的市區兩級信息采集員隊伍,是巡查上報城市管理領域問題的主力軍。近年來,在人工采集基礎上,不斷強化感知體系建設,打造了“感知一張網”。通過運用3.8萬余路高低點視頻、車載移動視頻、無人機、衛星影像等智能化手段,對市容秩序、環境衛生等11類常見城市管理問題進行自動“識別—抓拍—派遣—處置”,形成“高、中、低”動靜結合、全方位、立體式的感知體系和問題自動流轉處置創新模式,在創城巡查、違建治理、市容秩序管控等城市管理重點攻堅行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011年,數字城管系統基礎數據采集涉及原市內四區約200平方公里,標定部件57萬余個。2012年以來,持續開展數據普查,為城市管理部件建立“數字身份證”。截至目前,已對全市建成區范圍內的114類、319萬個城市管理部件標識編碼,明確位置、權屬、規格型號等基礎屬性,形成城市管理部件“一張圖”,為推進城市管理問題精準流轉、快速處置、高效解決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全面匯集城市管理部件數據的基礎上,全面整合供熱供氣、環境衛生、綜合執法等18個城市管理行業部門數據,匯聚住建、園林、公安等30個部門(區市)數據,形成城市管理基礎數據、網格數據、公眾訴求數據、網絡輿情數據等各類專題數據庫和綜合分析模型,為行業應用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2011年,數字城管采取“兩級監督、兩級指揮”模式,主要依靠1個市級平臺、4個二級平臺、132個專業處置部門開展工作。2017年,青島市全域建設完成數字城管系統,數字城管實現了全覆蓋。近年來,尤其是運管服平臺上線運行以來,更加重視平臺在加強基層治理和精細化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了“1個市中心、32個市直單位(企業)、10個區(市)中心、141個街鎮工作站、443個基層作業單位”聯動一體的指揮調度體系。
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效逐步顯現,月均發現處置城市管理類問題從14萬余件上升至60萬余件,處置率保持在99%以上,市民滿意度和獲得感持續攀升。
城市管理工作涵蓋領域廣、安全責任重、治理難度大、涉及矛盾多、問題易反復。針對城市管理領域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聚力攻堅運管服平臺建設,構建了業務指導、指揮協調、行業應用等十大支撐系統,打造了涵蓋城市運行、行業監管、綜合執法等領域的34個特色應用場景,使科技發展成為引領城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促進城市治理科學精細、城市運行高效有序、城市品質大幅提升。
將供熱、燃氣、供排水、道橋、管廊等7個城市運行專題全部納入平臺體系,積極構建涵蓋地下、地面、空中等多層面立體化智能監管體系,初步形成城市運行保障情況實時監測、一屏展示、綜合分析和預測預警的智能化新模式。目前,青島市對全市1200余座換熱站實現實時監測,并結合12345熱線來電,對反映暖氣不熱的問題進行對比分析,及時研判督導,采暖季市民供熱投訴率下降56.9%;對全市37個燃氣場站實現遠程視頻監控,在燃氣重要管線、重點路口、人員密集區域等525處關鍵節點實現24小時監測和異常預警,平均每年依托平臺發現并及時處置燃氣泄漏5起(占燃氣泄漏總量的40%),大幅提升了城市燃氣安全水平。
打造了環衛作業“數字管控”、渣土車“統一監管”、責任區“電子承諾”、戶外廣告“智能監管”等16個行業管理場景,城市管理行業監管能力全面增強。環衛機械化作業監管的覆蓋面從5%提高到100%,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市270余處工地、6000余輛渣土車、400余處消納場等全部實現線上監管,新型渣土車違規率和事故率實現“雙降”;建立了存量違建、已拆違建、新生違建“三張清單”,實現全市違建清單化管理、智能化分析、遠程化調度;規劃執法場景實現對全市600余個工程、2600余棟單體建筑的遠程監管,現場監督環節減少80%、人員出現場減少50%,提高監管效率的同時,保障了建設項目高效推進。
與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成立了“青島城市治理智聯盟”,匯聚“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全面開放城市管理場景,與智聯盟成員單位聯合發布“AI算法中臺”等十大攻關項目,征集17項智能化創意策劃方案,形成了“建筑垃圾監管”等9項具體合作成果,為完成青島市運管服平臺建設、構建城市治理智能化監管體系提供了智力支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為描繪“六個城市”① 的美好藍圖、實現“近悅遠來”的宜人愿景,聚焦“民之所盼”,創新便民服務舉措,推進多元民情“一網通辦”,用“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精準精致,以科技賦能推動“全民城管”共建共治共享。
緊盯群眾身邊的“天大小事”和“急難愁盼”,開發建設“點·靚青島”小程序,設置了問題登記、定位、音視頻、錄像等多媒體信息上報功能,累計接收和處置群眾訴求69萬余條,架起與廣大群眾互動溝通的橋梁,使群眾身邊的城市管理問題實現“掌上報、掌上問、掌上查、掌上辦”。2021年創新開設“微信有獎隨手拍”專欄,累計受理市民反映問題4.7余件,獎勵市民1.5萬余人次。
本著疏堵結合的原則,開設“家政服務”“秀攤”等模塊,匯聚了青島市600余家家政服務業戶、200余處攤點群、3萬余個攤位(流動商販)信息,形成市民群眾網上找攤販、攤販網上找攤位的良性互動,實現了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雙贏”;與高德地圖合作,建設“查公廁”模塊,將全市2000余處公廁的位置信息、開放時間等在電子地圖上進行全面標注、實時更新、共同發布,實現公廁“查”得快捷、“找”得便捷。
“智慧物業”系統服務全市4331個物業小區,在為業主提供物業繳費、報事報修、房屋租售等便民服務的同時,設置“我要找管家”“我要找業委會”“我要報告政府”“我有建議”等板塊,在指尖實現社區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以城市管理平臺網構筑社區治理“同心圓”。
(責任編輯:趙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