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璇
一、背景介紹
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但因為國內外語教學的問題,很多學生出現英語筆試成績拔尖而口語表達能力不行的情況。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考試從2011年開始由兩部分組成:筆試與聽力會話測試。聽說會話測試即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9] 42號)提到:“英語聽說考試分值提升至20分,以后時機成熟將適當增加英語聽說考試成績的比重。”因此,如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成為廣大師生關心的問題。
二、模仿朗讀操作流程
高考英語聽說的題型分為三個部分: Part A模仿朗讀、Part B角色扮演、Part C故事復述。
三、模仿朗讀的失分點
1.失分點一:加音(音在準確度占3顆星)
舉例1:He is my friend.很多同學會讀成:His is my friends.
舉例2:I have no interest(ing).很多同學把 interest 讀成了 interesting .
2失分點二:吞音(吞音在準確度占3顆星)
例:I thin(k)I should finish i(t).These shoe(s)are cheap(er)than your(s).
很多學生會把 think 中的 [ k ] it 中的 [ t ] 的發音丟掉,這其實就是吞音,再比如第二句中的比較級,會把 cheap(er)中的尾音吞掉。
3.失分點三:意群的停頓
很多學生為能流利地朗讀短文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其實是忽視了意群停頓。意群的停頓是對學生聽說能力進一步的要求,是判斷學生聽說綜合能力的一個標準。
四、使用智能APP針對上述三個失分點進行有效訓練
1.針對加音、吞音失分點,筆者認為要把單詞發音到位,必須嘴型要到位。正確讀出單詞是掌握模仿朗讀的根本。在平常教學中,筆者常用人人詞典APP作為教學輔助,為學生提供原汁原味的中英文字幕學習場景。此APP只需要輸入需要學習認讀的單詞,界面隨即出現該單詞的美劇片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劇中人物的嘴型,模仿其語音語調,最后進行“我最像”的小組競賽。人人詞典APP擺脫了枯燥的“老師教,學生跟讀”,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該單詞的地道語境,在圖文并茂、原聲場景中玩轉單詞。課后,教師利用百詞斬APP創設班級,布置學生使用高考詞匯小專欄進行加強鞏固。
2.《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指出根據含義和語法結構把句子分為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即一個意群。學生掌握了模仿朗讀考試中的應試技巧后,教師利用音頻助手APP,下載各公眾號合適的視頻材料作為模仿朗讀資源,利用學校的希沃平臺,早讀、課前5分鐘,讓學生進行操練。剛開始讓學生一句一句跟讀,逐個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規范模仿朗讀技巧,同桌間再相互指正,最后,老師邀請學生朗讀,朗讀過程中,老師使用訊飛語記APP,記錄該同學朗讀的內容,保存,再利用希沃平臺進行播放,邀請其他同學進行點評。課后,要求學生下載猿題庫APP,選擇模仿朗讀子專欄進行訓練。
五、其他輔助的智能APP
學校每周都會組織學生到語音室使用“口語無憂”系統進行聽說訓練。教師選定套題,學生輸入考生號和密碼即可。訓練過程中,教師可按進度按鈕,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實時跟蹤。訓練結束后,學生可在考試記錄一欄中查找自己各項的得分并播放自己的答案。這時,學生進行第一次登記,把模仿朗讀短文里讀音不規范或是讀錯的紅色單詞記下來,通過有道APP,查閱該詞的發音,詞義,詞性,再跟著語音進行跟讀,時間允許再次重讀該部分,力爭解決單詞的發音問題。教師利用手頭上的聽說材料庫,選出該文段,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再聽一遍,邀請學生當堂朗讀,請同學指正交流,最后再用訊飛語記進行第二次錄讀。剪映APP是個十分實用的智能APP。可以利用消音功能,去除視屏中的配音,保留視屏文字。要求學生按照對句子的理解,結合模仿朗讀的技巧進行盲讀,再使用訊飛語記進行錄音,最后對比原音,找出差距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每日英語聽力”是筆者強推的一個練習英語聽說的APP,它利用生活中語境化的例句幫助深入理解,從而掌握英語學習環境。擁有海量聽力資源,如VOA標準、VOA慢速、新概念、名人演講資源等,借助劃詞搜索功能,對文章中的單詞即指即譯。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