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跫音》
北京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編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3年7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結集了王蒙、梁曉聲、柳建偉、梁衡等五十余位重量級的著名作家,從黨的重要孕育地——北大紅樓發端,以文學的形式,對北京諸多重要紅色地標進行了深度解讀,對百年黨史中留下光輝印記的諸多重要人物進行了生動還原,對發生在北京的諸多重大事件進行了鮮活書寫,展示了以北京為發生地的建黨百年的激蕩風云和豐碩成果。
《余光中的英文課》
余光中 著
商務印書館
2023年6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秉持博雅教育理念,強調人文深度,薈集跨學科名家名篇,不僅旨在提高學生的英文程度,更要在課文的編選和闡揚上,擴大他們的見識,恢宏他們的胸襟,鍛煉他們的美感,鼓舞青年特有的旺盛的好奇心。書中收入33篇文章,統攬古今中外,涉及多個學科,旨在普及各學科的基本常識,并強調文化自信。
《感謝生命的美意》
廖智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內容簡介:“無腿舞者”廖智回顧了自己汶川地震以來的種種經歷,以真實感人的細膩筆觸,分享了自己生命中的三次重創和三次重生。同時,她還熱切勇敢地去追尋今生所愛,在書里你能看到她與老公Charles從相識、相知、戀愛、結婚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有甜蜜,有坎坷,更有充滿勇氣與愛的未來。
《故宮文物南遷》
祝勇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3年5月版
內容簡介:國難之下,國寶顛沛流離,保全文物,就是保全民族的文化之根。祝勇常年書寫與故宮有關的歷史,這部《故宮文物南遷》更是選取了這座宮殿歷史上最為驚心動魄,也最為可歌可泣的一段歷程。作品以翔實的考證還原了歷史原貌,尤為可貴的是將有關的歷史中人化為鮮活的文學形象,為讀者留下了難以替代的感性認知。
《寂靜的石頭:喜馬拉雅科考隨筆》
[美] 喬治·夏勒 著
姚雪霏,陳翀 譯
商務印書館
2023年6月版
內容簡介:作者致力于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研究,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三位杰出的野生動物研究學者之一,在世界各地推動了20多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的設立。本書的大部分篇幅描述了喬治·夏勒博士在喜馬拉雅地區的科考活動,包括山、人、日常的行程。作者并不是簡單地記錄自己的科考經歷,而是想用自己的筆和相機記錄下生活在寂靜荒山中的各種生靈,向人們展現它們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喚起人們對正在逝去的喜馬拉雅地區野生動物的關注。
《風味傳:吃的探險與人類進化》
[美] 羅布·鄧恩 ,莫妮卡·桑切斯 著
馮陶然 譯
文匯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內容簡介:何謂“風味”?它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有些食物令人愉悅,有些則不然?在大自然與人類的悠長相處中,風味可曾改變?作者鄧恩夫婦在生物進化學、考古學、食品科學等學科的多元視域中,探尋美好風味的緣起,解構味蕾及嗅覺等感官體驗,講述酸、甜、苦、辣、咸、鮮、臭的科學秘密與進化故事。
《從魔法到醫學》
[西]卡門·馬圖爾·埃爾南德斯,
豪爾赫·蒙托羅·巴揚 著
王烈 譯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內容簡介:千百年以來,人類一直以各種方式對抗疾病。在永無止境的求生之路上,人類不斷撥開迷霧,摒棄野蠻,從迷信到科學,從傳統到革新,從放血療法到X光透視,從肢體切割到器官移植,看似是人類與疾病的糾葛爭斗,實則是人類、疾病、醫學之間的歷史互動。本書遴選百余張珍貴彩圖,展示從古至今的醫療工具、珍奇藥材、病理圖畫和解剖照片,清晰梳理醫學史上的重大發現,以千百年前的荒謬與殘酷,使讀者深刻領悟生命之可貴。
《見證歷史:普利策新聞攝影獎1942—2015》
[美] 哈爾·比爾 著
鄭惠敏 譯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精選了自1942年開始至 2015 年的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包括1968年起分設的突發新聞攝影獎和專題攝影獎)。在直觀的影像之外,哈爾·比爾通過優美的筆觸和翔實的史料,力圖借助文字還原作品背后的歷史事件及拍攝經過。此外,本書還以圖文并列的方式簡要介紹了當年未獲獎的作品或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