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軍(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房產服務中心,山東 菏澤 274600)
加氣混凝土砌塊自重輕、強度高、隔熱保溫和隔音效果好,具有優良的抗滲性、抗震性、耐久性、耐火性、可加工性,被廣泛用于現代建筑工程建設中[1]。目前,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影響工程整體質量的關鍵。由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房屋建筑對施工質量、空間布局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對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技術的管理,消除各種安全風險隱患,保證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穩定性[2]。
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種新型建筑材料,主要由砂子、粉煤灰、生石灰、水泥、石膏、礦渣等材料組成,再根據需要加入相應的發氣劑、調節劑、穩定劑等,具有輕質、保溫、防火、抗震、耐久等優良性能,是目前高層框架結構建筑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重要材料之一。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很好的施工特性,在工廠內經過澆注成型、養護、切割等環節,生產加工成為多孔混凝土砌塊,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鋸、刨、鉆、釘等加工,施工簡便,常用作房屋建筑工程墻體的填充材料。
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種綠色、節能、環保、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主要優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
(1)自重輕。一般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密度為500kg/m3~700kg/m3,僅為黏土燒結磚的1/3,普通混凝土的1/5,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可以使建筑工程整體自重減輕40%左右,可有效增強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
(2)強度高。有實驗表明,加氣混凝土砌塊可以承受25kg/m2的壓力,可媲美125#黏土磚和灰砂磚,大大增強了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3)隔熱保溫。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隔熱保溫效果非常好,符合當前建筑工程綠色節能發展的要求。加氣混凝土的隔熱保溫效果是由其導熱系數決定的,研究表明加氣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基本在0.11W/m·K~0.18W/m·K,是黏土磚和灰砂磚的1/4~1/5,大大降低了建筑的導熱性能,起到良好的隔熱保溫效果。
(4)隔音性能。從加氣混凝土氣孔結構可知,由于加氣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像面包一樣,均勻地分布著大量的封閉氣孔,因此,具有一般建筑材料所不具有的吸音性能。
(5)耐火性。加氣混凝土主要由無機材料制作而成,其耐火性能非常好,而且在高溫狀態下也不會釋放出有害氣體。有研究證明,當溫度處于600℃以下時,加氣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會稍有增加;當溫度達到600℃時,其抗壓強度基本與常溫時的抗壓強度相同。有研究人員做過相關試驗,在650℃環境下,90mm厚墻體可耐高溫245min,300mm厚墻體可耐高溫520min,其耐火性能達到國家一級防火標準要求。
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施工前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4]。
(1)技術準備。施工前應先根據房屋建筑的平面、立面繪制砌塊排列圖,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施工單位根據設計圖對基礎性工作進行審核,詳細了解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技術應用、機械設備等。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根據圖紙進行砌塊排列布局放線,按照圖紙和砌塊類型進行排列設計,房屋外墻轉角處采用交錯搭砌的方法進行施工,要求錯搭長度至少超過砌塊總長度的1/3。施工前通過3D建模確定水電、設備、洞口及相關裝置是否存在交叉情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預案。
(2)材料準備。房屋建筑施工中加氣混凝土砌塊是核心材料,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砌塊材料的強度等級、規格尺寸,要求加氣混凝土砌塊至少養護28d 以上;房屋建筑中衛生間等部位施工需要用到燒結磚,根據圖紙設計選擇適合的強度等級和規格尺寸;砌筑砂漿強度一般為M10,房屋建筑主體結構外部水泥砂漿材料的強度一般為M5;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構造柱、圈梁等部位施工一般采用C25商用混凝土材料。其他還有鋼筋材料的型號、預埋件、防腐劑等材料,根據施工項目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并做好防護。
(3)施工機械準備。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機械主要有砂漿攪拌機、配電箱、鋼筋彎曲機、鋼筋切斷機、翻斗車、手推車、稱量工具、鋸、鉆、鏟、托線板、卷尺、靠尺等。
(1)施工工藝流程。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清理基層→定位放線→立皮數尺→制備砌筑砂漿→選砌塊→鋪砂漿→砌塊就位→砌筑→安裝或澆筑門窗過梁→澆筑構造柱、圈梁→豎縫灌砂漿→勾縫→驗收。施工前需要對砌塊澆水潤濕,否則可能導致砌塊面出現干裂。施工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定期澆水養護,避免發生大面積干縮,保證砌塊和水泥砂漿的整體性與完整性。每皮設置2~6節拉結鋼筋,使砌塊填充墻與房屋建筑框架之間形成牢固的連接,拉筋要平直地深入墻體內部,不能彎折。
(2)基層處理。基層處理的目的是保證砂漿與基層之間形成牢固的連接。對基層表面進行清掃,保持基層表面清潔干凈以及表面潤濕狀態,均勻涂刷界面劑。
(3)定位放線。一是設置基準控制線。在施工部位彈放控制線或輔助線,在房屋建筑結構施工、填充墻、抹灰等施工環節都要按照同一條控制線操作,以防止施工過程中出現誤差;二是設置砌筑控制線。根據基準控制線確定墻體砌筑的軸線和邊線;確定建筑中煙道、風道、管井尺寸以及廚衛開間尺寸,按照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4)立皮數尺。砌筑前根據砌塊尺寸、灰縫厚度、頂部縫隙、墻根部坎臺高度等數據繪制砌塊排列圖,排列中盡量選擇主規格砌塊,減少非標準尺寸砌塊的使用;根據圖紙確定建筑門、窗、過梁、暗線、暗管、線盒等位置、尺寸,在繪制排列圖的時候詳細標明砌塊尺寸,標注施工部位;詳細標注拉結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等位置。在墻體轉角位置立皮數尺,標注砌塊層數、灰縫厚度、窗臺板、門窗洞口、過梁、圈梁、預制件等相關數據,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是否準確。施工中要求砌塊按照規律排列整齊,不允許出現通縫,錯搭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5]。
(5)抹灰。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完成30d后進行質量驗收,質量驗收合格后開始抹灰。抹灰順序由外向內,先從建筑外墻聚合物水泥砂漿開始施工,水泥、石灰、砂按照1:1:6配比攪拌均勻,先涂抹第一層,待干燥后再涂抹第二層。為避免墻體開裂,在內外墻壓光施工中宜選用具有彈性的膩子與涂料。屋頂部分抹灰應在完成室內保溫施工以后再進行。
(1)墻體拉結鋼筋設置要求。按照施工要求,在砌塊填充墻和房屋建筑承重墻或梁柱的連接處必須預埋拉結鋼筋,根據墻高或柱高每隔600mm設置一道(應與砌塊模數相同),拉結鋼筋一般為直徑6mm 且帶有彎鉤,每道設置2根。加氣混凝土砌塊中拉結鋼筋通長設置,伸出部分需要砌筑在填充墻水平灰縫中。砌筑前應做好檢查,確定拉結鋼筋預埋數量、位置是否正確,如果預埋位置存在一定偏差,應按照砌塊實際排列位置鉆孔,鉆孔深度在100mm以上,將孔洞清理干凈后灌入環氧樹脂膠完成植筋,植筋必須牢固,以增強墻體的抗彎、抗折、抗剪性能。
(2)灰縫處理。根據施工要求,內外墻體灰縫應采用雙面勾縫的方式,縫深控制在4mm~5mm,勾縫時應做到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明縫、暗縫都要按照施工要求用砂漿填滿,不可遺漏。水平灰縫厚度一般控制在8mm~12mm,最大不能超過15mm。砂漿的飽滿度一般控制在80%以上,但由于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體積較大,砂漿的飽滿度不宜控制,因此,在實際施工中通常會采用制作臨時夾板的方式,在砌塊內外兩側固定好夾板后再灌縫,根據砂漿固結的情況確定砂漿的飽滿度。
(3)斜砌體砌筑。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頂部斜砌應使用高彈性材料(如泡沫交聯聚乙烯)。砌筑前先對斜頂磚進行切割,保證斜頂磚的上下接觸面處于水平,這樣可以控制水平灰縫的厚度在10mm 左右,防止灰縫厚度過大引起質量問題;如果是斜放砌筑則與水平面保持60°夾角,這樣可以保證砌體更加緊密連接在一起,防止填充墻與梁柱框架之間出現通縫。
(1)控制砌筑質量。一是對原材料的控制,必須保證原材料質量,按照施工要求控制砂粒大小、模數、泥量等指標。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對外形尺寸等進行嚴格檢查,必須提供相關的合格證明材料,還要經過抽樣檢測,各項指標合格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嚴格控制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含水量和砂漿配比,施工前需要嚴格技術要求對砂漿的飽和度進行測試,達到要求后方可施工。砌筑完成不能對砌體有碰撞、撬動等行為,以免導致填充墻發生位移或出現開裂。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設置拉結鋼筋,確保砌塊與框架結構間連接緊密[6]。
(2)控制抹灰質量。在墻體抹灰前必須對基層表面進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松散灰層,保持墻體潤濕狀態才能抹灰。一般在實際施工中水泥砂漿中的水分會快速被加氣混凝土砌塊吸收,因此,在抹灰前可以先涂刷一層低標號水泥砂漿,這樣可以有效增強施工強度。抹灰后要澆水養護,或者也可以使用養護劑,可有效防止出現開裂。
(3)控制砂漿質量。砂漿質量也是影響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應選擇含泥量低于3%的中砂和高密度灰漿,嚴格控制水泥砂漿的配比,按照技術要求合理使用粉料,避免因砂率過低引起墻體開裂。
(4)控制界面劑質量。為減緩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吸水性,應在墻體上涂刷一層界面劑,也可以減弱水泥砂漿的水化反應,防止引起墻體開裂。涂刷界面劑還能夠避免抹灰后出現鼓包的問題。涂刷界面劑可使用專用噴槍,按照要求將界面劑噴涂在墻體上,厚度控制在2mm~3mm。為了防止抹灰后發生收縮開裂的問題,一般會采用層間分格施工方式。根據墻體體量大小豎向分格,一般控制在30m2以內。在施工中應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在兩種材料交界處或接縫處設置400mm 密目鋼網,可以有效避免收縮裂縫的形成。
綜上,加氣混凝土砌塊是現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不到位會引發各種質量問題,比如墻體開裂或雨水滲漏等。為提高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質量,避免各種質量問題發生,在施工中應加強技術管理,通過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加強砌筑質量的控制,明確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施工技術不斷完善與優化,從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