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哲 曹 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體制機制。這是習主席立足新的歷史方位,深刻把握建軍治軍客觀規律,著眼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作出的重大部署。隨即,軍委下發《關于深化軍委主席負責制貫徹落實的若干意見》,要求全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堅定自覺把習主席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中央軍委持續推進軍委主席負責制貫徹落實的決心意志。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深刻理解把握其豐富含義是前提和基礎,必須從多個維度去觀察理解,由點到面,由表及里,融會貫通。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國家、政黨、軍隊的論述為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實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是伴隨著私有制的一種歷史現象,只要有階級存在,就會有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治。國家是維護階級統治的機器,軍隊是這個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總是一定階級及其政黨實現政治目的的工具,它必然從屬于一定的階級及其政黨,并把領導的權威和集中看成是黨統一意志和統一行動的根本前提。馬克思主義還認為,政黨是階級的利益代表者和政治領導者,無產階級政黨要完成政治使命,必須創建和掌握為本階級政治服務的軍隊,必須對軍隊實施絕對領導,必須由政黨領袖掌握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維護黨的權威和黨的領袖的權威也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條基本原則。恩格斯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時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绷袑幵赋觯骸肮と穗A級為了在全世界進行艱巨而頑強的斗爭以取得徹底解放,是需要權威的?!边@些經典論述告訴我們,維護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堅如磐石的黨性,是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關鍵標志。軍委主席負責制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軍事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中,結合黨情、國情、軍情創造性提出的先進軍事理論,渾身上下無不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智慧和光芒。
習主席強調:“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軍委主席負責制植根于中華大地,繼承了“兵權貴一,軍令歸一”的傳統軍事文化精華,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成與敗的磨礪,是我們黨在創建新型人民軍隊過程中探索并逐步形成的軍事領導制度。遵義會議之前,全黨沒有形成穩定的軍事領導核心和相關制度,直接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革命事業損失慘重。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核心地位,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革命,對紅軍長征的勝利產生了決定性作用。在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當選黨的最高領袖,第一次形成了黨的最高領導人和軍委主席合一的軍事領導體制,逐步形成了事實上的軍委主席負責制。解放戰爭時期,軍委主席負責制已成為全黨全軍共識。黨中央、毛主席一不發人、二不發糧、三不發槍,靠著“嘀嗒、嘀嗒”聲中發出去的408份電報,就指揮全軍打出了一個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變化,有必要通過國家根本大法,將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包括軍事領導制度在內的一系列革命奮斗成果加以固化。1982 年憲法對軍委主席負責制予以確認,標志著我國建立起了符合黨情國情軍情和時代要求的最高軍事領導制度。黨的十八大前的一個時期,郭伯雄、徐才厚等人違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虛化軍委主席負責制,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和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造成極大危害。黨中央、中央軍委、習主席關鍵時刻扶危定傾,堅決查處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全面徹底肅清流毒影響,進一步強化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強化了軍委主席負責制,使人民軍隊實現浴火重生、涅槃重塑。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軍委主席負責制是我們黨在苦難輝煌中鍛造而成的歷史經驗、優良傳統,是我們黨和國家軍事領導制度長期發展、不斷演化的必然結果,是確保黨領導的軍事事業不斷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然是法治軍隊。在我國,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軍必須堅持依憲治軍,堅持憲法原則,落實憲法制度,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堅持軍委主席負責制,以法治強制力確保黨指揮槍原則落地生根。我們黨和國家的制度之所以具有顯著優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開拓道路、發展理論、制度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1958年7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關于改變組織體制的決議(草案)》規定,中央軍委是中共中央的軍事工作部門,是統一領導全軍的統率機關,軍委主席是全軍統帥。1981 年1 月,鄧小平在談到憲法修改時指出,我們軍隊的傳統歷來是黨領導的,黨是通過中央軍事委員會來領導的,這個制度不會改變。1982 年在起草憲法時,鄧小平又提出憲法要專門規定設軍委主席。此后,軍委主席負責制被寫入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確了國家最高軍事領導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深入剖析過去一個時期軍委主席負責制被虛化弱化的原因教訓,著眼黨和軍隊長遠發展,防止再出野心家、陰謀家,領導修訂軍委工作規則,建立和完善“三項工作機制”,出臺一系列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文件法規,并在黨的十九大上把軍委主席負責制寫入黨章,以黨內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確了軍委主席負責制。憲法和黨章賦予了軍委主席負責制至高無上的法律權威。因此,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堅決維護憲法權威的內在要求,是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軍的必然選擇。
軍委主席負責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軍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黨、國家和軍隊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其核心要義是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軍委主席負責中央軍委全面工作、領導指揮全國武裝力量、決定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一方面,從民主集中制的角度看,軍委主席負責制并不排斥和否定民主集中制這一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根本領導制度。它是民主集中制在黨和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和最高軍事領導制度上的表現形式和具體運用,強調在充分發揚民主基礎上以軍委主席為核心實施集中,就是充分發揮軍委班子成員集體智慧,研究討論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問題,由軍委主席最后拍板、一錘定音。這樣做,既凝聚了軍委的集體智慧力量,又維護了軍委主席權威,防止了權力分散,內在蘊含著發揚民主和主席負責的辯證統一??傊娢飨撠熤企w現了民主集中制的本質要求,二者基礎相同、目的一致,旨在實現決策正確精準、執行快捷有力。另一方面,從集體領導的角度看,軍委主席負責制將“集體領導”與“個人負責”有機統一在一起。毛澤東指出,“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二者不可偏廢”。鄧小平強調,“我們主張鞏固集體領導,這并不是為了降低個人的作用,相反,個人的作用,只有通過集體,才能得到正確的發揮,而集體領導,也必須同個人負責相結合。沒有個人分工負責,我們就不可能進行任何復雜的工作,就將陷入無人負責的災難中”。這些論述深刻揭示了集體領導與個人負責的辯證關系。軍委主席負責制視域下的“集體領導”,是軍委班子成員集體研究問題與軍委主席最后拍板定奪決策有機統一的領導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領導指揮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相繼打響了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軍事政策制度改革“三大戰役”,變革重塑后的人民軍隊體制、結構、格局、面貌煥然一新。在軍隊領導指揮體制上,軍委機關由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強化軍委的集中統一領導;劃設五大戰區,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健全軍種領導管理體制,使軍隊作戰指揮和建設管理的最高權力集中于軍委主席;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打通軍委、戰區、部隊的縱向指揮鏈路,確保軍委主席對軍事行動的快捷高效指揮。在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上,貫徹習主席“堅持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的決心意圖,精簡機關和非戰斗機構人員,裁減現役員額30 萬;回應習主席“勝戰之問”的嚴重關切,調整軍兵種結構比例,壓縮傳統兵種及老舊裝備部隊,提高戰略力量和新型作戰力量比重,作戰部隊主體實行軍旅營體制,推動我軍部隊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在軍事政策制度上,黨中央、中央軍委先后制定《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關于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建立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的意見》《關于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意見》《關于深化軍委主席負責制貫徹落實的若干意見》,修訂《軍隊政治工作條例》《中央軍事委員會工作規則》,出臺批示指示督辦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監督問責等方面措施規定,將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要求在重要條例法規中固化下來。一系列改革強軍的重大舉措確保軍委主席負責制的貫徹落實貫穿國防和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在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斗力的同時,人民軍隊打贏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