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張熙琳 于 卓
我國經濟不斷深化與改革,現代化企業也逐漸發展,各個企業的經營者更加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擴大企業規模,企業經濟擴展子公司,擴大企業覆蓋面積。企業拓展子公司后,集團公司應對企業進行管理與控制,以讓子公司的發展方向更加符合集團公司的經營目標,最終促進集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故集團公司應對其職能與功能準確定位,采用行為控制與結果控制等方式對子公司加以管理。
集團公司是層級組織之一,以其產權關系,構成多層級的母子公司框架,并能通過各種紐帶對協作企業予以控制。集團公司與其子公司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屬于同一個競爭主體,不同層級之間需要互相配合,企業各個層級的子公司之間也應根據其功能合理的分工。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功能不能完全重合,也不能無任何聯系。如果功能完全重合,則會導致子公司與母公司的功能并行,功能之間無任何聯系,則會影響集團公司的整體性。一般情況下,集團公司的功能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把握市場,其中包括宏觀分析市場、分析行業發展情況、分析競爭對手信息。集團公司的首要功能是對市場進行準確地把控,該功能也是影響企業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二,戰略決策,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充分的研究,結合集團公司運行的重大決策,制定完善的戰略設計以及戰略決策,其中包含企業進入新市場中的決策,進入市場方式的決策,子公司與母公司分工的決策等。第三,確定管理機制。集團公司在確定戰略決策后,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其中包括公司的集權與分權內容,集團組織機構的設置以及子公司與子公司的產權管理方式等。第四,企業需要加強信息管理,對其運行過程中涉及到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傳輸以及反饋。第五,資金籌措與調配,資金是企業運行的根本影響因素,集團公司應對資金進行統一調配與運用,提升資金的利用率,減少資金的浪費。第六,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是企業運行的核心,該管理內容也就是制定完善的用人標準,在子公司以及母公司的范圍內完成人員的調配,并負責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及管理等。第七,技術管理與開發,技術的開發與創新是推進企業運行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保持企業活力的根本。集團有責任加強技術開發,并將新技術輻射至集團公司的各個環節中,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第八,制定統一規章制度,統一工作程序與流程,讓集團內部工作更加規范化。第九,提升企業形象,企業的形象是影響企業市場信譽度的重要因素。集團公司需要對其企業名稱、商標、廣告以及服飾等進行規定與計劃,加強對企業內部的文化以及精神宣傳,加強企業內部的教育。
一直以來,集團公司與其子公司之間的關系是集團公司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其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對公司的經營與發展情況產生較大的影響。產生該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集團公司往往與子公司的辦公地點不同,信息交流以及資金交流等之間存在問題,存在信息虛假以及信息滯后等問題。在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最主要的關系問題是集團公司害怕子公司發展成熟后脫離其控制,于是加強對其財務等方面的管理,對子公司的市場控制力度過大。子公司對集團公司控制力度過大情況導致其不滿,且子公司管理人員主權不足,過于依賴集團公司的支持以及管理,缺乏獨立的市場適應能力,也影響子公司的發展積極性,最終導致子公司不能可持續發展,進而導致集團公司發展停滯不前。
在某一階段中,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矛盾集中在如何處理集權與分權之間的關系,總而言之,就是需要重點解決如何讓子公司擁有更多自主權的同時又能服從集團公司的管理。如果集團公司采用集權管理方式,則能提升集團公司對其子公司的控制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子公司的工作效率。但該管理方式不利于提升子公司發展積極性,可能會導致子公司凡是依靠集團公司運行,對子公司的發展情況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集團公司采用分權的管理方式,則能讓子公司在經營以及管理方面掌握主動權,但該管理方式會對集團公司的發展情況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不利于提升集團公司的經濟效益。
在市場經濟發展下,社會對于集團公司以及子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議,二者之間的關系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試圖通過微觀層面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大數據發展下,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日益復雜,針對不同專業領域的企業實行分權與集權的管理方式均會對集團企業的發展情況產生戰略性的影響。為此,集團公司的管理工作人員在選擇分權與集權管理方式前,也應認真考慮其自身戰略發展方向,結合其自身發展規劃,并結合企業發展特征選擇行之有效的管理與控制模式,這也是一個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對其企業的運行情況以及發展方向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1.資本控制模式。資本控制是當前市場中集團公司對其子公司實行的較為常見的控制模式,指的是集團公司通過資金入股的形式實現對子公司的控制。當集團公司的股權不斷擴大,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能獲得其對于子公司的控制權。該控制方式與其他控制方式相比,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其主要區別在于資本的控制主要是在資本市場的影響下產生的,需要借助市場的力量。在股權控制下,集團公司與其子公司之間的關系為戰略合作關系,集團公司能在戰略合作中對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產生影響。例如:集團公司能進入子公司的股東大會以及董事委員會,對子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管理。該情況下,母公司預期產生的收益來源于子公司的資金分紅。
2.參與控制模式。該管理模式指的是母公司通過投資的方式組建子公司,子公司的管理人員以自然人的名義組建子公司,并且能參與對子公司的控制,該模式中子公司管理人員是主要股東,能對子公司起到一定的決策作用。該管理方式能適當的拉近母公司管理層工作人員與子公司管理層工作人員之間的距離,因此母公司與子公司能更好地在各項工作上進行協商以及配合,共同制定各種決策,能讓子公司與母公司共同發展和成長。
3.行政控制模式。該控制模式指的是一個企業的母公司通過投資或兼并的方式對子公司實行行政控制的管理方式。該模式中,母公司的法人負責對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業務員經營發展情況進行管理,子公司所有的投資收益必須出售給子公司。
集團公司指的是由控股公司與其子公司共同構成的公司制組織,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以資本為紐帶相互聯系。集團公司如何對子公司進行管理,是維持集團公司內部規范性以及統一性的重要方式。本文從以下幾點入手,重點介紹集團公司對其子公司進行管理與控制的方式與手段。
1.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主要控制方式。集團公司對其子公司的控制分為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兩種。內部控制:子公司與母公司均以企業發展為根本目標,保持共同的經營理念,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現狀以及該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目的并共同合作,通過一系列舉措完成上述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以及母公司的領導人員均在其管理范圍內對公司進行控制。外部控制:如果集團公司的母公司擁有對其子公司的資本以及財務控制權力,則子公司與母公司為同一個整體,母公司制定其公司的發展規范,子公司對該規范以及決策遵循,并接受母公司的控制。對于集團公司的外部控制管理方式,又能細分為行為控制與結果控制兩種。
①行為控制。行為控制指的是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決策等進行直接控制,也是較為有效地控制方式之一。一般情況下,集團公司采用該控制方式對子公司進行控制,其關鍵影響因素是母公司是否能對下屬的子公司有詳細的了解,是否能明確子公司從事的工作以及經營活動等,之后母公司明確子公司從事的行業以及經營活動等,才能對子公司提供針對性的經營管理,才能完成對子公司工作內容的評價與考核等,才能針對子公司的工作情況,適當的給予其獎勵以及懲罰等。如果母公司對其下屬子公司的行業發展情況以及競爭對手信息有細致的分析與研究,則為了讓其對子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能順利開展,則母公司應加強對子公司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決策等方面的管理。以母公司對子公司財務決策方面的管理為例,母公司能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統籌規劃,提升子公司的財務利用率,減少不正確財務決策工作對其產生的風險。
②結果控制。集團公司在市場經濟擴展的情況下其規模也逐漸擴大,為滿足其自身發展情況,實現其經濟需要,往往需要不斷拓展子公司,以實現對其業務領域以及財務領域方面的擴展以及延伸。集團公司的不斷發展有利于不斷提升其經營效率,構建完整的公司業務體系,推進集團公司的全面發展。針對與母公司經營情況關聯性相對較低的子公司,集團公司能通過結果控制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該管理方式也就是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經營結果進行分析,并結合該行業的發展效果,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標準,對子公司的經營結果進行審核。通過分析績效考核指標的方式,對子公司的經營情況以及業務發展情況進行控制,進而實現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有效控制的方式,對于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果有積極作用,同時也能防止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中出現無序化管理的情況。
2.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管理與控制的主要手段。一般情況下來說,集團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控制與管理的手段能從控制管理財務以及控制管理人事兩方面入手。①控制管理財務:指的是集團公司中的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內部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管理的核心內容。集團公司的股東能根據該行業以及其企業的發展情況,建立當年的企業經營目標,對經營所獲得的利潤進行計算,并將其作為子公司經營預算。在這一預算制定的基礎上,集團公司能對子公司的預算情況以及財務經營情況進行控制。②控制管理人事。人事是企業經營的基礎與核心,對企業人事進行管理是對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情況進行管理的重要方式。控制管理人事一般情況下與控制管理財務有密切的關聯。其原因是一個也擁有財產權,也就相當于擁有人事權。該管理方式意味著出資方負責出人才,負責管理子公司,負責對子公司派遣管理人員等。一般情況下集團公司會選派高級管理人員對子公司進行逐級管理。
我國市場經濟不斷變革,經濟發展速度也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大型集團公司產生。為讓集團公司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趨勢,不斷提升其發展效果,應適當對其管理模式做出轉變,讓管理方式符合社會需要,這也是集團公司中母公司與子公司管理控制問題,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同集團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生存方向均存在不同之處,應結合其實際發展情況,選擇適合其發展的管理方式以及對策,不能盲目地學習其他公司的管理方式,需要在其發展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