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甜 武 博 萬 欣
國有企業機要工作是企業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機密性和專業性。如何堅持“保守機密,慎之又慎”的原則,做好國企機要保密工作,確保企業公文處理高效有序、印信使用嚴謹規范、杜絕發生失、泄密事件,筆者認為,需做到“五個突出”。
突出規范引領,強化文電周期管理。一是規范收文渠道。明確辦公專網、值班轉接、機要交換三個收文渠道,做到收文途徑、標準、方式“三統一”。強化退文審批,嚴格執行“審讀判斷、錯情核準、提出建議、審批退文”工作流程,提高收文效率。二是規范登記流轉。明確格式、程序、內容三項審核要素,核對文題、頁碼、份數等信息,及時將擬辦意見、簽批及流轉情況上傳系統,及時歸檔,做到“一文一檔”,構建全要素、全周期公文辦理電子庫,確保每份文件可查詢、可追溯、可利用。三是規范發文配合。堅持嚴謹負責的工作作風,建立重要公文多人復核制,規范公文發放,嚴把發文最后一道關口,切實做到“文經我手無差錯”。
突出暢通提速,強化公文高效流轉。一是建立公文辦理“分級管理”機制。落實“特急、較急、普通”分級分類管理,做到“急件快辦,緩件及辦”,通過電話催辦、信息催辦等方法,確保各類公文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時效性。二是建立24 小時全天候值班機制。通過合理分工、線上排班,增加VPN用戶申請,滿足8 小時之外“隨來隨辦”的應急需求,落實“日清制度”,做到事不過夜、案無積卷。三是建立電子公文定期通報機制。嚴格落實“十日辦結制”,對所屬單位公文流轉和公文上報情況定期開展檢查考核,堅持問題導向,對準確率差、時效性低的單位通報批評。
突出技術優勢,強化平臺應用管理。一是推進系統更新換代。開展電子公文系統2.0 測試上線、普通密碼設備升級換裝等工作,加快實施辦公專網信創系統國產化替代,在確保涉密信息安全傳遞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條件下公文處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二是強化平臺推廣應用。實施涉密辦公專網接入點企業全覆蓋,確保涉密信息傳輸便捷順暢、安全可靠。推行協同平臺用印審批,提升二級單位線上用印頻次,實現“讓數據多跑路、員工少跑腿”目的。三是開展技術創新。加大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推動保密自建系統科技攻關和創新,加強涉密文件管理,保障移動辦公、云計算、工業控制系統等領域安全。
突出依法合規,強化業務風險防控。一是狠抓辦文風險防控。緊盯簽收登記、傳閱承辦、公文催辦、公文歸檔環節的主要風險,做到環環有手續、件件有著落。二是狠抓用印風險防控。制定管控措施,明確要求,推行在公司范圍內實施防偽編碼公章刻制,確保各級各類印章刻制啟用、使用、廢止、繳銷或歸檔等全生命周期合規管理。三是狠抓保密風險防控。堅持監管防護一體化理念,進一步加強內部資料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實施嚴格管控,消除風險隱患。
突出重點環節,強化保密“三大管理”。一是加強定密管理。堅持按照法定范圍定密,落實定密責任人制度,定期開展培訓,提升定密能力和質量;嚴格落實密點標注,實現更加科學、規范、準確、有效定密;開展定密事項清查,嚴肅查處有密不定、非密定密、定密不準、標志不規范等行為。二是加強網絡保密管理。加強涉密網絡安全防護,強化監管,優化網絡監管能力建設,加強內部網站訪問權限管控,加強涉及國家安全的重要經濟數據、開源信息保密管控。多渠道培養網絡保密、監控處置等方面專家。三是加強涉密人員管理。嚴格執行涉密人員和涉商密人員管理辦法,按照“以事定崗”“以崗定人”原則,探索建立“一人一檔”涉密人員管理模式,嚴格涉密崗位確定,嚴把上崗審查,嚴控在崗管理,嚴抓離崗離職審核,實施全過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