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學 蘇 昊 王俊駿
實現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首先體現在案件辦理的高質量上,關鍵是發揮案件審理部門在保障和提高案件質量方面的特殊作用。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簡稱:中油測井)紀委創新建立內部案件質量評查“1234”工作機制,對案件評查工作進行專業化、精細化、一體化長效機制建設,有效提升辦案人員業務素質能力,提高辦案質量,嚴守案件質量“生命線”。
近年來,中油測井紀委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程,積極踐行“四種形態”,堅持有線索必研判,有案必查,依規依紀開展執紀審查工作,持續推進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入。2019年以來共受理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160 件,其中轉立案19 件,黨政紀處分52 人次,組織處理290 人次。2021年,中國石油集團案件質量評查專項檢查組對所屬企業紀委自辦案件開展了質量評查工作,檢查組對中油測井紀委2019年至2021年6 個立案件和18 個初核件進行了抽查檢查,發現各類問題284 個,其中立案件發現問題198 個,初核件發現問題86 個。案件質量評查反饋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訪線索處置、初步核實、審查審理方面,主要表現在管理文書不完整、程序手續不規范、事實證據不充分等問題上。案件質量評查情況反映出公司紀委當前執紀審查工作依然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執紀審查基礎工作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隊伍能力素質還不能適應新形勢需要,工作推進不均衡等問題。究其原因如下:
一是制度建設不到位。公司執紀審查工作主要以上級制度為依據,公司層面參照修訂較少,在實際工作中常會遇見現有制度中沒有具體規定的情形,設定上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
二是監督機制不完善。公司當前制度體系對執紀審查工作缺乏有效監督,現有的監督辦法不多、方式不新、效果不佳。
三是考核機制不健全。當前執紀審查工作的內部考核和評價體系還未形成,工作人員辦案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甚至有時候出現明知故犯的現象。
一是紀檢機構新人多。2021年度公司紀檢機構人員配備統計數據顯示,公司紀委辦公室中從事紀檢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占比64%,公司兩級紀檢機構中從事紀檢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占比67%,從事執紀審查人員大部分缺乏執紀審查相關業務經歷。
二是核查辦案經驗少。在紀檢機構人員中,老紀檢人員因各種原因調出紀檢系統而逐漸減少,新吸納人員之前大多從事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屬于“半路出家”,缺乏以案代訓機會。
一是流程程序不完備。隨著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執紀審查的方法、流程、程序等也不斷發生變化,但規范業務程序和工作行為的流程建設往往跟進不及時,在實際工作中容易造成新舊制度模糊混淆,出現流程程序執行不到位的問題。
二是參照依據不適用。當前公司執紀審查參照執行的《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模擬卷》與公司實際執紀審查工作銜接不夠緊密,部分工作程序沒有涉及,在實際工作中紀檢人員往往依據自身的理解和以往的工作經驗來開展,甚至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缺少可參照的企業版模擬卷。
三是責任落實不到位。受到傳統執紀審查模式的影響,部分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屢有發生,只是從完成任務的角度出發,落實制度流程以及上級要求上存在被動應付的現象,影響辦案質量。
案件質量評查的目的在于發現和解決影響案件質量的問題,通過建立科學規范、客觀統一的評查標準,綜合檢查、分析、考核、評價案件質量,既全面了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審理部門在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又有針對性地加強工作指導,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照評查標準自查自糾,采取針對性措施改進和提升案件質量,切實把質量問題消滅在源頭。中油測井公司紀委創新建立“1234” 案件質量評查工作機制,通過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和形成案件“錯題集”,使得事實證據不全面、程序手續不規范、文書不規范等問題得以糾正,有效提升執紀審查工作質量。
中油測井紀委強化組織保障,加強對案件評查工作的領導,成立案件評查工作領導小組,由紀委書記擔任組長,紀委副書記、分管案件副主任參加,領導組織協調案件評查工作。設立案件質量評查崗,開展案件質量評查前精心策劃、組織培訓,形成符合工作實際的案件質量評查體系,保障評查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
一是統一評查標準。中油測井紀委梳理上級部門案件質量評查反饋問題,結合相關制度要求,制定科學合理、容易操作、符合公司實際的案件質量評查標準和細則,有效避免因評查標準不統一而出現的“主觀評估、經驗主義”,確保評查工作直接、客觀,提高評查的實踐操作性。
二是統一文書標準。從評查反饋問題和最新制度要求來看,執紀審查各類文書材料多達幾十種,經常出現表格不適用、結構不規范、附件不完整等問題,通過統一并規范《電話舉報記錄單》等各類文書表格模板62 項,編發至各崗位,解決文書不統一、不完整、不規范等實際問題,確保評查工作的統一性,進一步提升執紀審查工作的規范性。
一是實現常態化。中油測井紀委逐步擴大案件質量評查崗位人員比例,精選業務熟練、工作負責、原則性強的同志擔任,通過定期評查、專項評查,實現案件質量評查常態化,建立案件質量評查長效機制,以評促改。
二是突出嚴標準。嚴格制定方案,突出一個“嚴”字,把好質量關,嚴格依照評查方案和評查標準執行,在評查的深度、廣度和效果上下功夫,嚴格堅持“提取信息不規范不放過、程序手續不齊全不放過、管理文書不規范不放過”三不放過的原則,用嚴標準保障案件質量評查規范運行。
三是堅持全覆蓋。采取常規評查和重點評查相結合的方式,常規評查一案一評,重點評查根據情況適時開展,確保案件評查覆蓋到每個卷宗,評查內容涵蓋各個方面,客觀準確全面地反映案件整體水平,為“查找原因、對癥下藥”打好基礎,切實提升工作質效。
一是把好自查關。中油測井紀委在案件辦結形成卷宗后,統一交由案件質量評查崗,開展自查工作,重點審核是否做到手續完備、程序合規、文書規范等,對發現的問題列明清單,一案一反饋。通過自查強化源頭管控,促進案件質量進一步提升。
二是把好互查關。在自查的基礎上組織各案件負責人開展交叉互查,進一步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避免因評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辦案經驗不足而遺漏問題。通過交叉檢查,一方面通過找問題倒逼工作人員規范開展工作,另一方面以交叉互查方式了解案件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執紀審查人員辦案質量意識。
三是把好整改關。高度重視上級檢查反饋問題并周密安排部署案件自查,由專人負責具體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再次把關,逐一銷項檢查驗收,堅決做到整改不徹底不放過、整改成效不明顯不放過,確保案件經得起上級部門的檢驗和時間的考驗。
四是把好運用關。根據評查結果,深刻剖析原因并制定對策措施,通過內部問題通報、案件質量反思等形式,舉一反三,充分發揮評查警示提醒效應,通過推選優秀案件、質量提升經驗交流等形式,以案促學,充分發揮評查示范引導效應,進一步增強案件質量意識、規范意識、責任意識,持續提升案件質量水平。
案件質量評查是構建“鐵案工程”的有效舉措,是鍛造監督執紀鐵軍的重要平臺。中油測井紀委將不斷健全完善案件質量評查機制,保障和提高案件辦理質量,持續推動紀檢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