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常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做實專責監督,搭建監督平臺,織密監督網絡,協助黨委推動監督體系高效運轉。增強監督意識、強化監督職能、發揮監督效能,通過密織監督網、守牢監督線,切實讓監督成為保護干部健康成長的“護身符”,是國企各級黨委、紀檢監察部門的主要職責。
做實日常監督,當好排患祛疾的“啄木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日常管理監督中。監督重在日常,貴在經常。只有發揮好監督的“前哨”“前沿”作用,做到監督前置、關口前移,才能更好地保障監督的效能效果。對此,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干部應當如“啄木鳥”一樣,以不疲倦、不厭戰的姿態,為“樹木”會診,為“森林”把脈,治已病、防未病,為黨員干部“排患查疾祛病”。做實干部日常監督要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從干部的小毛病、小問題入手,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聚焦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用好談心談話制度,把干部置于規矩之內,營造從嚴監督的良好氛圍。要拓寬日常監督渠道,充分發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要采取巡察、審計等手段,利用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多種監督方式,將日常監督落到實處;要用好提醒談話、函詢、誡勉等方式,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批評教育,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要將監督“觸角”深入到各項業務、各個環節,緊盯“三重一大”跟進監督,及時發現廉政風險點,督促即知即改。
做好政治監督,當好防患未然的“護林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政治監督保障制度執行,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強化政治監督,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就是“兩個維護”,確保政治清明、干部清廉,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就要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把握政治監督定位,注重從政治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防患于未然”。要突出國有企業黨的領導,督促各級黨委和黨員干部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糾正和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著力糾正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以及“一言堂”等問題,使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常態;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讓黨內關系正常化、純潔化;校準選人用人導向的“風向標”,確保德才兼備、能績匹配、勤廉相宜的優秀人才選出來、“提”上來,嚴防“帶病提拔”。要鍥而不舍地抓作風、反腐敗,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
做強專項監督,當好清患除險的“排雷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黨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集中糾治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政策落實情況和集中糾治突出問題的監督,就是專項監督。專項監督作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工作方式,具有針對性更強、綜合施策更多、監督力度更大、監督效果更明顯等特點,是企業紀檢監察監督中的“重磅炸彈”。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關鍵崗位等存在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等極易發生“觸雷”“暴雷”等問題,社會關注度、群眾敏感度都比較高,無疑應成為監督的重點。紀檢監察干部要通過“嵌入式”“駐在式”等監督模式,從涉及權力鏈的各個環節比對分析,系統性地梳理出不同單位、不同領域的廉政風險點,緊盯細查、不留死角,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當好清患除險的“探雷器”“排雷兵”,幫助黨員干部及時摸清“雷點”,順利走出“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