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效能的基本估計:調研證據

2023-10-01 16:55:51俞國良
基礎教育參考 2023年9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心理健康

摘? ?要: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必須摸清“家底”。對我國320多萬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元分析研究表明,大中小學生抑郁、焦慮、睡眠問題和自我傷害檢出率偏高,其整體心理健康狀況堪憂,且存在諸多風險因素。對全國20省市82所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和管理者進行的網絡問卷調查表明,中職學校在制度建設、課程建設、機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心理健康教育要素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對全國7省市15所高校10405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多樣性需求,但滿意度較低;對專兼職教師和心理咨詢師的專業性以及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銜接認可度也有待提高。進一步的調研表明,當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心理咨詢、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均存在著教育效能不足的情況,需要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痛下功夫,以求實效。

關鍵詞:心理健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設;心理咨詢;教育效能

中圖分類號:G5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3.09.001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必須摸清“家底”。有感于我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眾說紛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與教育效能莫衷一是的現狀,給教育界、學術界、新聞界和政府決策造成了一定困惑。為此,筆者和課題組對上述諸論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調研、分析探索與闡述[1-8] ①。

一、我國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估計與分析

我國學生群體總人數2.93億,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素質與水平,同樣必須摸清“家底”。課題組基于心理健康問題臨床經驗的分類方法,借鑒阿肯巴克(Achenbach)提出的心理行為問題雙分類法,即指向個體心理內部的內化問題(包括焦慮、抑郁、軀體化、退縮、睡眠問題等)和反映個體對外部環境消極反應的外化問題(包括攻擊行為、違紀行為、自我傷害和自殺問題等),對我國內地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進行了系統研究[9-13]。利用元分析方法,檢索中國知網期刊全文數據庫和碩博論文數據庫、Web of Science核心數據庫中關于焦慮、抑郁、軀體化、退縮、睡眠問題、攻擊與違紀行為、自殺、自傷行為等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檢索時間以2010年智能手機產生作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鍵影響因素,至2020年橫垮十年。共檢索10424篇研究文獻,按標準1135篇納入檢出率的元分析,被試總人數3248179名(其中,小學生納入101篇,被試人數289396名;初中生納入222篇,被試人數711769名;高中生納入252篇,被試人數913421名;大學生納入560篇,被試人數1333593名),采用元分析軟件CMA3.3進行統計分析。現將初步獲得的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一)我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受學段、區域、年份、工具等因素影響

本研究選擇大中小學生共同具有的心理健康問題,采用元分析方法納入1043篇研究文獻,囊括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生2905979名,詳細比較了2010—2020年間我國大中小學生內外化問題檢出率的共通點與差異[14]。結果發現,我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總體檢出率為18.9%,內化問題總體檢出率為20.0%,外化問題總體檢出率為11.7%,區域與年份是造成內外化問題檢出率波動的共同因素。同時,課題組系統考察了十年間我國學生各類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大小、分布特點、影響因素與發展趨勢,結果表明總體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與睡眠問題(均為22.2%)、自傷行為(20.1%)、焦慮(18.1%)、自殺意念(13.6%)、自殺未遂(3.3%),學段、經濟區域、檢出工具和時間、年份等因素是造成上述總體檢出率波動的重要原因,而人口統計學特征如性別、生源地和獨生子女與否則沒有顯著影響。

(二)各學段學生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結果表明:總體而言,我國大中小學生抑郁、焦慮、睡眠問題和自我傷害檢出率偏高,其整體心理健康狀況已有“惡化”的前兆,處境堪憂。具體結果如下。

1.小學生心理健康

本研究共獲取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文獻9538篇,其中,涉及焦慮3126篇,抑郁3844篇,軀體化551篇,退縮167篇,睡眠問題1255篇,攻擊行為469篇,違紀行為126篇。最終納入文獻101篇,共289396名被試。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問題(25.2%)、抑郁(14.6%)、焦慮(12.3%)、攻擊行為(4.1%)、退縮(3.8%)、違紀行為(3.7%)、軀體化(3.6%)。除焦慮、退縮和睡眠問題,不同測量工具和標準對其他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有顯著影響;檢出時段對睡眠以外的其他心理問題檢出率有顯著影響;不同區域只對攻擊行為的檢出率有顯著影響。該結果說明,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尚可,但睡眠問題、抑郁和焦慮的檢出率仍然偏高。

2.初中生心理健康

研究中共獲取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文獻8924篇,其中焦慮3126篇,抑郁3844篇,睡眠問題1255篇,自我傷害145篇,自殺554篇。最終納入文獻222篇,共711769名被試。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焦慮(27%)、抑郁(24%)、自我傷害(22%)、睡眠問題(17%)、自殺意念(17%)、自殺計劃(7%)、自殺企圖(未遂)(4%)。上述結果說明,初中生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問題隨年代發展呈惡化趨勢,其中焦慮和自殺企圖尤為明顯;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受測量工具、檢出標準和檢出時間不統一的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整體上隨年級而增加,其中焦慮尤為明顯;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高于男生,自殺問題尤為明顯;中西部地區的初中生比東北和東部地區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更高,尤其是焦慮和自我傷害問題。

3.高中生心理健康

研究中共獲取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文獻9475篇,其中焦慮3126篇,抑郁3844篇,睡眠問題1255篇,自我傷害145篇,自殺554篇,軀體化551篇。最終納入文獻 252篇,被試人數913421名。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28.0%)、焦慮(26.3%)、睡眠問題(23.0%)、自我傷害(22.8%)、自殺意念(17.1%)、軀體化(9.8%)、自殺計劃(6.9%)、自殺企圖(未遂)(2.9%)。分析結果表明,高中生焦慮檢出率主要受到發表年份、測量工具+檢出標準、檢出時間的影響;抑郁檢出率主要受到測量工具+檢出標準的影響;高中生的年級是影響睡眠問題的主要因素;不同區域的青少年自傷檢出率也存在顯著差異;但性別、是否獨生和生源地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并不顯著。這表明近10年來我國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嚴重,但應加強對其抑郁、焦慮、自傷等問題的重視。

4.大學生心理健康

本研究中共獲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文獻9475篇,其中焦慮3126篇,抑郁3844篇,軀體化問題551篇,睡眠問題1255篇,自我傷害145篇,自殺問題554篇。最終納入文獻560篇,被試人數133359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問題(23.5%)、抑郁(20.8%;)、自我傷害(16.2%)、焦慮(13.7%)、自殺意念(10.8%)、軀體化(4.5%)、自殺未遂(2.7%)。說明睡眠問題、抑郁、自我傷害行為在我國大學生群體中反應最為突出;十年來大學生的焦慮、抑郁和自殺未遂的比例顯著升高。測量工具與檢出標準的不同是造成檢出率波動的重要原因;檢出時間對檢出率的影響較小,僅對自殺意念這一指標有顯著影響。整體而言,西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東北地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性別、生源地、獨生與否均不是影響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

二、我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的基本估計與分析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教育部分。開展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辦學績效的需要,也是中職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需要。然而,事實上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還缺乏一個基本的認識與把握。為此,筆者與課題組從2022年3月開始,歷時近一年,采用自編《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況調查問卷》,對全國20省市82所中職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和管理者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64785份,并已初步獲得相關研究結果[16-19]。這不僅能夠明晰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問題與特點,為教育行政部門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科學依據,還能夠幫助教育者準確把握中職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促進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中職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學生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和根本受益者,從學生角度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評價,能客觀、真實地了解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狀況。課題組的研究結果表明:(1)僅有47.1%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動性較高,21.6%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總體而言,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有待加強;(2)66.9%的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學生對課程內容(66.7%)、教師水平(74.57%)、課程收獲(63.2%)的滿意度仍有待提升;(3)78.5%的學校設置了心理輔導室,但只有18.8%的學生正在使用;(4)學校能將講座(59.2%)、社團(51.7%)、班會(75.2%)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有機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5)學校已制定了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規章制度,59.6%的班級設立了班級心理委員,60.8%的專業課教師、66.3%的班主任及教育行政人員十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6)97.5%的學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較滿意。

以中職民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為例,對7134名民族學生的調研結果表明:(1)中職民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知與評價不高,同時受到是否接受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顯著影響;(2)大多數中職民族學生認為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特點明顯,教師水平較高,對自己幫助較大,心理健康活動內容豐富;但也存在心理健康課時安排不足、對課程興趣不高,對心理輔導與咨詢不甚了解,及心理健康社團活動缺乏等現象;(3)中職民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觀成效較好,客觀成效較差。總體上,中職民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仍待提升。

(二)中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現狀

專兼職教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中流砥柱,上承政府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下應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與需求,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實施者。調研結果發現:(1)56.5%的教師認為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可操作性較高,學校領導及其他部系對心理健康教師的支持水平較高,但學校用于心理健康工作的經費較少、審批困難;(2)71.5%的中職學校已將心理健康課程設為必修課,92.7%的課程包含職業生涯相關內容,但47.8%的學校課時數未達教育部的基本要求;(3)中職學校心理輔導室基礎設施初步具備,九成以上學校已建立完備的心理健康測查與干預機制,但僅有20.8%的專兼職教師承擔心理輔導工作,專職心理咨詢師欠缺;(4)師資隊伍建設已初具規模,但僅42.0%的教師為專業出身,教師入職后培訓少、薪酬待遇低、專業勝任力不足。總體來說,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有待加強與改進。

以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為例,對1019名班主任的網絡問卷調查表明:(1)在管理層面上,就工作意識而言,69.3%的班主任認為中職學校心理健康課程體現了職業教育特點;制度落實上,60.3%的班主任認為自己的工作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 (2)在育人層面上,就預防干預而言,班主任對心理行為異常問題的關注度較高;課程實施上,67.9%表示實施多元化心理健康課程;家校合作上,多數班主任表示會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家校溝通。 (3)在個人發展層面上,就勝任力而言,約三分之一的班主任表示自己非常勝任;激勵措施上,80%班主任表示學校政策有利于職業發展;技能培訓上,74.4%的班主任表示需要進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 (4)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參與度在管理層面、育人層面和個人發展層面的認知與評價,均存在顯著差別。

課題組還對比了2010年和2022年兩次全國性調研結果,對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師勝任力、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三方面進行了跨度十二年的比較研究,共涉及全國31個省市的295所中職學校,包括學生101445人、專兼職教師3577人和管理者652人。結果發現:(1)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的專業勝任力穩步提升,擁有終身學習意識的教師占比翻倍,新教師數量增長18.1%,但心理學專業教師占比下降12.28%;(2)教師的工作能力提升明顯,教學水平提高31.75%,心理輔導與咨詢水平提高30.32%,但從事此項工作的教師占比下降11.98%;(3)在職業發展方面,中職學校對心理健康教師在績效、薪酬和心理健康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更加規范,漲幅均超過30%,但教師培訓體系與教師實際需求的匹配度較低,經常參加培訓的教師比例始終不足二成。顯然,經過十二年的發展,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師規模、教學水平、學習意識和教師管理等方面均有顯著成效,但仍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中職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現狀

管理者作為中職學校發展的“領雁人”,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認知、態度和行動,是推進和深化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點”。調研發現:(1)在整體層面,72.9%的管理者對學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滿意,62.2%認為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存在不足,亟待完善。(2)在具體層面上,就工作意識而言,83.6%的管理者認為目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點;就基本狀況而言,91.3%的管理者認為學校已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在制度建設上,97.7%的管理者認為已制定具體的制度;在專兼職教師要求上,91.6%的管理者認為學校已配備了專職心理健康教師,69.5%認為學校有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在信息化能力上,74.9%的管理者認為學校已設置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平臺。(3)管理者評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識、工作狀況、制度建設、專兼職教師勝任力和信息化能力均存在顯著區別。這說明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之間存在一定距離,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可能有“王婆賣瓜”之嫌。

(四)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代表著心理健康教育組織與機構全面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積極特性與有效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調研結果表明:(1)總體而言,東部地區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最優,中部較差;(2)除了制度建設外,不同經濟區域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機構設置、師資配置、課程實施狀況等方面存在顯著區別;(3)在管理者和學生視角下,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各要素較為均衡,但教師視角下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設置則位于弱勢地位。

課題組進一步比較了學生、教師和管理者三個主體在制度建設、課程建設、機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四大要素上對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認知與評價。結果發現:(1)在制度建設上,管理者的評價明顯優于學生和教師,但三個主體均認為心理健康制度建設的水平較低;(2)在課程建設上,表示學校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生和教師的比例均比管理者少了20%,對教學形式多樣性評價較高的教師占比為44.2%,管理者占比為96.4%;(3)在機構建設上,三個主體的評價基本一致,認為學校設置心理輔導室等基礎設施的主體比例約80%~90%,認為心理輔導與咨詢效果良好的約占70%左右;(4)在師資隊伍建設上,約有70%左右的學生和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能力給予較高評價,明顯高于教師的自我評價,但心理健康教師的晉升機會在教師和管理者的評價中均處于最低位。可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五)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20-23]

提高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必須建構合理的評價體系。課題組采用熵權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學生視角,從制度設置、課程實施、機構建設、活動開展及學生成長等五個層面進行了初步探索。結果如下:(1)在各項評價指標中,活動開展權重最大(42.24%),其次是課程實施(23.83%)、機構建設(14.50%)、學生成長(13.46%),制度設置權重最低(5.97%);(2)西南地區綜合得分較高,華北地區較低;(3)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指標與心理健康教育滿意度的關聯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制度設置(0.90)、機構建設(0.75)、課程實施(0.57)、學生成長(0.46)、活動開展(0.45)。

其次基于專兼職教師視角,從制度建設、課程教學、心理輔導和師資潛力四個方面,對中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進行初步探索。結果發現:師資潛力(59.74%)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占比最大,其次是課程教學(22.36%)、制度建設(9.89%)和心理輔導(7.99%);根據權重指標計算不同地區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綜合評價得分,華東地區得分較高,西南地區得分較低;結合主觀評價結果,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滿意度和自身勝任力的評價與師資潛力的關聯度最高(r滿意度=0.84; r勝任力=0.81),與制度建設的關聯度次之(r滿意度=0.78; r勝任力=0.77)。

最后基于管理者視角,從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設、機構設置、課程實施、師資配置、工作監督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結果表明:(1)在各項評價指標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監督權重最大(29.82%),其次是課程實施(29.36%)、師資配置(17.33%)和機構設置(14.80%),制度建設的權重最低(8.71%);(2)華中地區中職管理者評價得分較高,西北地區較低;(3)中職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指標與心理健康教育滿意度的關聯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制度建設(0.84)、機構設置(0.76)、師資配置(0.69)、課程實施(0.66)、工作監督(0.54)。

總的來說,全面推進和深化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遠[24]。對中職學生而言,需要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對中職教師而言,一方面需要政府和學校“自上而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地位,為其提供更多優質資源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心理健康教師“自下而上”,主動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職業認同等專業素養,增強自身的專業勝任力;對管理者而言,則需要牢固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精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狀況、規范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持續增強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能力,從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力;對評價而言,在理論上應繼續擴展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制定動態的地區評價體系,采取專業的教育評價方法,在實踐中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在評價中的核心地位,縮小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地區差距,增強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建設以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落實。特別是堅持制度跟進,確保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重視機構設置,強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均衡師資配置,保障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足”;推進課程實施,實現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廣”;整合評價方法,完善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評價的“全”,真正使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一個也不能少,教師一個也不能缺,管理者一個也不能推。

三、我國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基本估計與分析

為正確認識新時代我國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狀況,從2016年開始,藉助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和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托筆者主持《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編制研究的機會,課題組對清華大學、河南大學、陜西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全國15所高校進行了焦點訪談和問卷調查,試圖全景式地系統梳理我國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趨勢[25]。

(一)對高職院校師生及管理者開展大規模網絡調查

首先,2016年初至2017年6月,課題組采用自編問卷,對高職院校14912名學生、468名專兼職教師和326名教育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進行了大規模的網絡調查。結果表明,高職學生對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全員參與程度、獲取心理健康服務的自主性等方面的滿意度較低。進一步調查發現,一部分高職生存在著自卑心理特點,自卑人數隨著年級升高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專兼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職教特色的評價較高,與學生的較低評價存在著較大反差;同時,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還不夠完善,課程設置未達到相關標準,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較低。但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者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較滿意。在上述調查研究基礎上,課題組對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正確認識高職教育地位、加強心理輔導制度建設、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實現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務轉變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二)對普通高校師生及管理者進行大樣本紙質問卷調查

課題組對全國7省市(北京、河南、陜西、湖北、浙江、貴州、廣東)的11所普通高校的學生、專兼職心理教師和管理者進行了大樣本紙質問卷調查。對全國10405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多樣的需求,但滿意度較低;對心理健康教師和心理咨詢師專業性的認可度較低,對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驗較差,對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銜接情況滿意度較低。對491名專兼職教師的調查結果表明: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但制度保障仍然不足;學校已普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課程質量仍需提高;學校心理咨詢室運轉狀態良好,但應進一步擴大職責范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較低,應注重培訓與科研的作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起步,但利用程度需要提高。對253名教育管理者的調查結果表明:普通高校教育管理者應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縱深發展;進一步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設,并保證制度的順利落實;在對心理健康教育兼職教師的要求上,既要注重教師的工作能力,也要注重教師的專業水平;在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管理上,既要抓好工作效果,也要抓好隊伍建設。

(三)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對比研究

后期,課題組還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與東部地區高等學校相比,中西部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落實、課程設置、心理咨詢室建設、師資力量和經費支持等方面均較為薄弱;重點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好,一般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普及度較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對較為落后。我和課題組一致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可能是導致這些差異的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效能是一個集合概念,是對效率、效果的概括性、綜合性評價。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即學校有效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能力,可以劃分為教育實施效能和教育管理效能兩個部分[26]。它是學校立德樹人、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

1.從“教育實施活動”調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結果

第一,課程效果有待提升。82.0%的管理者表示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課程,但從專兼職教師的角度來看,41.9%的教師表示自己任教的課程為選修課,61.1%的教師表示每個學生在校期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總課時數低于36小時,這表明在保質保量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上還有較大欠缺。另外,46.1%的教師認為課程效果很好,47.4%的學生認為這門課對自己很有幫助,比例均未達到總人數的一半,表明課程效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課程效果的不足也反映在教師和學生的認知差異上,例如,81.2%的教師表示課程考慮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但認為教學內容很符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學生比例只有52.6%,認為教學內容很符合大學生成長發展需要的學生比例只有54.0%。

第二,實踐活動的覆蓋面還不夠廣泛。97.2%的管理者表示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但從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的情況看,只有68.4%的教師表示自己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而到了學生層面,表示學校會經常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的人數比例僅為45.4%。顯然,三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剪刀差”。

第三,心理咨詢的宣傳力度與實際效果存在不足。在宣傳力度上,97.6%的管理者表示學校已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師,但只有79.4%的學生知悉學校設置了心理咨詢室,14.0%的學生對學校是否有心理咨詢室表示“不清楚”。在心理輔導與咨詢效果上,57.8%的教師認為咨詢效果很好,只有1.4%的教師認為咨詢效果不好;但在接受過心理咨詢的學生中,46.3%的學生認為咨詢對自己很有幫助,7.2%的學生認為咨詢對自己沒有幫助,表明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效果仍有不滿意之處。

第四,專兼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足。總體上看,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能勝任當前工作的教師比例分別只有40.0%和42.5%。而從學生的角度看,56.0%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水平很高,48.9%的學生認為咨詢師很有水平。以上數據均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有效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能力”即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仍有不足之處。

2.從“教育管理活動”調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結果

第一,制度的落實不夠到位。超過95%的管理者認為學校已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與制度,但只有約70%的管理者認為制度的落實情況較好。這一點也同樣反映在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上。24.7%的專兼職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不夠完善,9.6%的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表明部分教師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設存在不滿。另外,學生在獲取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的便利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參與等方面的評價也不高,同樣說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落實不夠到位。

第二,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存在薄弱環節。根據調查結果,認為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有制度支撐的管理者約占70%。另外,只有49.1%的管理者表示學校有針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考核方案,46.4%的管理者認為學校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管理非常規范,45.3%的管理者表示學校對于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量有具體規定。考核過程存在薄弱環節,可能也是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第三,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專兼職教師是直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教師對于獲得支持力度的評價是對實際情況的較為客觀的反映。一方面,52%的教師認為主管領導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只有31.5%的教師認為學校非常重視自己的工作。這個差值可能反映了高校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班子成員對心理工作的支持力度還有待加強。例如,26.2%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經費支持,而要改善這一點,一定還需要分管財務、資產等領域領導的大力支持。

第四,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關懷還要增強。54.5%的教師認為,專業課教師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更容易獲得晉升,相比之下,只有12.9%的管理者明確表示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更不容易得到晉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者對于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具體晉升情況了解不夠充分,管理者和教師之間存在認知差異。在進修與培訓方面,47.1%的管理者認為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加培訓或進修的機會較多,但表示自己經常參加會議或培訓的教師只有34.8%,另外還有9.3%的教師表示領導不太支持自己參加相關學術會議或專業培訓。

3.提高與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建議

顯然,當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心理咨詢、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著教育效能不足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不夠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限。教育部黨組2018年7月頒布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包括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等內容,并且這種“‘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受益面不斷擴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心理健康素質普遍提升”。從學校教育效能的角度看,高校如果能夠實現上述《綱要》所規定的教育目標,就意味著擁有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有鑒于多主體(管理者、專兼職教師和學生)視角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認知與評價的調研證據,筆者認為,提高與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需要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機制、綜合手段全面促進教師能力提升、加強教育與管理的協調配合、育人主體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等方面,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痛下功夫,以求實效。

第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機制。高校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在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卓有成效的制度安排[27]。現階段更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尤其要加強考核與反饋,促進相關制度政策落地、開花結果。

第二,綜合手段全面促進教師能力提升。一是要探索專兼職教師的培育與成長路徑,提升內生動力、加大專業培訓力度;二是要推動教師轉變教育思路,提供適合大學生發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進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內容,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校園氛圍;四是通過集體備課、聽課走訪、督導考核等手段,提升課程教學與心理咨詢質量。

第三,加強教育與管理的協調配合。一方面,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要尊重管理需要。管理部門、教學單位也要加強工作協同,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支持和配合力度。

第四,育人主體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高校管理者、思政工作者和專兼職教師都應注重提升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強工作交流,創新實踐模式,使管理者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思政工作者把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特點,從而形成管理與教育的合力,共同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固本強基、保駕護航。

四、結語

上述研究一致表明,十年來我國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發展趨勢并不理想,且存在諸多風險因素。特別是互聯網文化潮流的興起可能是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社會轉型是影響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的深層原因,文化潮流是影響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的直接媒介,家庭和學校在其中發揮著中介作用。因此,緩和、減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顯然不行,這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創新思維、“綜合治理”,開展全面、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小學低、中年級學生,重點是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初步認識自我和調適情緒,為人格發展奠定基礎;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重點要關注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提高集體意識和健全人格,正確對待各種困難和挫折,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針對初中生,關鍵是要引導學生科學認識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在自我認識和有效學習的基礎上,學會調控情緒情感,正確處理異性交往,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積極適應學習生活和社會環境的各種變化。針對高中生形形色色的心理健康問題,重點是要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批判性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其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異性同伴關系,提高承受困難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多種多樣、錯綜復雜,決不能就事論事,而是需要緊緊抓住“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韁繩,多管齊下、多方協同,齊抓共管、整體推進。

一言以蔽之,我國大中小學生抑郁、焦慮、睡眠問題和自我傷害檢出率偏高,整體心理健康狀況堪憂,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高度警覺[15]。我們的研究作為一家之言,可資于我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循證及其教育政策編制、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的依據,有的放矢地對不同年齡學生、不同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教育預防和精準干預。未來應立足中國大地,心理健康研究重在“深耕細作”,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對癥下藥”,心理健康服務重在“追根溯源”,心理健康政策制定重在“與時俱進”。特別是著力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編制科學的心理健康測量工具和篩查標準,建立、完善心理健康動態監測體系和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俞國良.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2]俞國良.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3]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4]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融合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5]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6]俞國良.心理健康經典理論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7]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焦點訪談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8]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基礎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

[9]黃瀟瀟,張亞利,俞國良.2010~2020中國內地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 2022, 30(5):753-764.

[10]張亞利,靳娟娟,俞國良.2010~2020中國內地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22, 30(5): 765-777.

[11]于曉琪,張亞利,俞國良.2010~2020中國內地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22, 30(5):778-790.

[12]陳雨濛,張亞利,俞國良.2010~2020中國內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22, 30(5):791-804.

[13]俞國良.我國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估計與分析[EB/OL].(2022-12-05)[2023-07-08].https://sports.chinanews.com/gn/2022/12-05/9908595.shtml.

[14]俞國良,黃瀟瀟.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比較:元分析的證據[J].教育研究,2023,44(06):105-121.

[15]俞國良.中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及其教育啟示[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43(4):20-32.

[16]張哲,靳娟娟,俞國良.中職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調研證據[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23,52(3):48-63.

[17]邵蕾,靳娟娟,俞國良.中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調研證據[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23,52(3):64-80.

[18]趙成佳,靳娟娟,俞國良.中職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調研證據[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23,52(3):81-94.

[19]黃瀟瀟,靳娟娟,俞國良.中職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認知與評價:以地區差異為例[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23,52(3):95-112.

[20]俞國良.我國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的基本估計與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3):14-16.

[21]黃瀟瀟,靳娟娟,俞國良.基于中職管理者視角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3):17-24.

[22]邵蕾,黃瀟瀟,俞國良.基于中職教師視角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3):25-32+50.

[23]張哲,靳娟娟,俞國良.基于中職學生視角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3):33-40.

[24]俞國良.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 蓬勃中職“心育”朝氣[J].心理與行為研究,2023,21(2):154-162.

[25]俞國良. 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34-158

[26]俞國良,王浩.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認知與評價:多主體視角[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3(6):206-211.

[27]俞國良.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觀:體系建設探微[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283(7):85-95.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Relevant Education?in Chinese Schools: Evidence from Research

YU Guoliang

(School of Educ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indispensable to have a clear picture of the real situation. To do this, we conducted several nationwide studies. First, a meta-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at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as made among more than 3.2 mill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rates of depression, anxiety, sleep problems and self-injury are high in them whose overall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worrying, and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uch status. Secon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s,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administrators in 82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2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elemen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uch as system build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Third, a survey of 10,405 college students in 1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7 provinces and cities show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verse need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ut they report low 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one. Additionally, greater recognition is needed in terms of the professionalism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as well as the linkag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urthe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regard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ese schools, there are insufficient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which calls for concerted, comprehensive, and determined efforts to achieve effective results.

Keywords: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atus; Effectivenes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2期)2022-03-14 08:49:56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構建校園心理咨詢干預體系為德育保駕護航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中國記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7: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黄片在线永久|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精品第5页|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欧美天天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激情综合网址|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91免费观看视频| 午夜不卡视频|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内黄色精品| 色婷婷久久|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四虎综合网|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无码福利视频| a色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国产在线看| 91九色国产在线| www.av男人.com| 国产精品999在线|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精品va|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综合视频| 9啪在线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毛片不卡|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