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糖尿病控制得好,跟正常人沒什么差別。同濟大學醫學院肥胖研究所教授鄒大進表示,生活中八九十歲的高壽糖友,通常具有以下7個特點。
體重相對標準,不胖不瘦
著名期刊《糖尿病治療》刊登過的一項研究顯示,體重指數BMI與人的壽命呈U形關聯,即太胖太瘦均可影響壽命。
控好血糖、血壓、血脂
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的目標,適合于大多數預期壽命較長、無低血糖風險的老年2型糖友;如果是80歲及以上的老人,則可將標準放寬至8%。在降壓降脂方面,高齡、一般健康狀況較差的糖友也要適當放寬標準,血壓控制目標為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降至低于2.6、1.8、1.4毫摩爾/升。
腸胃好、消化好、大便通暢
樹立從牙齒到肛門消化道全系統保護意識,定期做胃腸鏡檢查,防止消化道腫瘤的侵襲。
心臟好、循環好、手腳溫暖
除減重外,糖友易心動過速,要注意監測心率。糖尿病患者的最佳心率是60至70次/分鐘,如果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鐘,最好遵醫囑用藥控制。糖尿病還容易并發微血管病變,末梢循環差。建議糖友常做踮腳運動,可提高下肢循環速度。
營養均衡、戒煙限酒
選擇食物時注意膳食平衡,種類盡量多樣。此外,戒煙限酒能使糖友壽命更長。
適當運動
長壽者,幾乎每天都有運動的習慣。糖友防肌肉流失是第一位的。踮腳、深蹲可增強下肢力量;舉小啞鈴有助激活上肢肌肉。
心態豁達
“不少90多歲的糖友都還很健康,得病三四十年也沒什么關系,能管控好各種因素,樂觀對待疾病?!编u大進總結道。 (據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