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應果

春運客流回升,暖意悄然回歸。2023年元旦起至1月22日,春運22天,長三角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372.6萬人,同比增長33.6%。在升騰的煙火氣中,在對新年美好的期盼里,萬里鐵道線上,一幅人流涌動、溫暖祥和的春運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春運是實現萬家團圓的幸福旅程,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一扇窗口。為實現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目標,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上海局”)突出圍繞“便捷、舒適、溫馨、智慧、人文”服務,以創新的方式、規范的服務、優化的流程、良好的秩序,全力打造運營服務新標桿,讓旅客體驗更美好。
1月11日,蘇州站組織常熟波司登公司198名務工團體人員,集中乘坐D352次列車,返回重慶過年。

時光在變,行走路上,不變的是人們對團圓的期盼。進入春運以來,記者在長三角鐵路看到,站車客流明顯增加。1月14、15、16日,中鐵上海局發送旅客分別為179萬人、174萬人和179.5萬人,1月18日客發量增至191.8萬人。“節前,春運客流高峰已經到來,截至1月15日,集團公司通過互聯網已售出春運車票超過2000萬張。”該集團公司客運部主任余力勇告訴記者。
今年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迎來的第一個春運。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跨區域出行需求加速釋放,春運客流從低位運行轉向快速恢復。春運40天,長三角鐵路預計發送旅客6000萬人、日均150萬人,同比增長20.3%,達2019年同期80%。
根據市場變化,動態配置列車運能,全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春運期間,集團公司鋪畫臨時旅客列車運行線306.5對,同比增加5.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223.5對,同比增加22.5對;普速列車83對;安排夜間動車組臨客144對,同比增加11.5對,動車組與夜間臨客占比進一步提高。
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20日,集團公司開展春運務工團體包車服務,擴大電子客票應用范圍,在長三角“三省一市”53個車站采取專窗受理、專線咨詢、專人服務的方式,指導企事業單位、務工團體組織辦理資質核驗,簽訂訂票協議,幫助辦理1月7日至2月25日開行的旅客列車的包車預訂服務,加大運能供給,努力滿足社會各類務工團體包車包列需求。

推進到站補票、列車補票、團體訂票、電話訂票,完成電子化改造。“旅客在辦理此類業務時,不再換取紙質車票,可打印行程信息提示,憑有效身份證件進站乘車”,集團公司客運部副主任楊勵民介紹。鐵路客票全面實施電子化,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客運智能化服務水平,優化客運生產組織效率,為旅客帶來更為便捷的購票體驗。
為提高服務品質,集團公司利用湖杭新線新站資源,調整杭州樞紐分工,區域高鐵開行結構進一步優化。組織開行普速臨客,優先使用空調車底,備用部分應急方案使用非空車底開行,確保運能保障有力。
1月14日,杭州東站人頭攢動。在自動檢票機前,48歲的李彬等候開往老家安徽阜陽G7756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他說:“現在鐵路越來越智能化,我們使用手機就能買到火車票,進出站只需刷身份證就輕松通過閘機,真是太方便了。”
拓展“多合一”客運組織模式,優化進站安檢區域功能布局。中鐵上海局進一步擴大車站“驗檢合一”實施范圍,共有213個車站啟用這一組織模式。旅客進行安檢后即可進入候車區,在檢票口完成驗證、檢票作業,減少進站排隊等待時間和刷證次數,進站更加高效順暢。按照“統籌規劃、布局合理、流線暢通、方便快捷、設備齊全、環境協調”原則,綜合考慮站房條件、進站流線、客流量、實名制驗證和安檢作業流程等因素,優化安檢區域功能布局和流線,暢通旅客進站通道。
春運年年,服務新變。為提高查獲物品處置效率,最大程度節省旅客時間,集團公司在客運車站進站口放置“管制刀具自棄箱”,為安檢通道配備298臺安檢智能登記一體機。同時,結合地域文化特色,設計制作“一站一特色”安檢區域隔斷,外觀、色彩等與車站建筑風格、環境氛圍融合統一,做到封閉安全,協調美觀。
擴大中轉換乘服務范圍,優化既有車站換乘流線。集團公司改造和補強便捷換乘設備設施,逐步增加站內換乘服務車站,目前已增至19個,旅客換乘更加便捷高效。
集團公司發揮服務品牌集群效應,以“上鐵雷鋒服務站(點)”為核心,27個特色客運服務品牌為支點,構建形成覆蓋長三角地區鐵路客運服務網,實現站站、站車間無縫銜接,線上線下、路內路外接續聯動,增強旅客獲得感。
春運,讓越來越多的旅客感受到服務更精細、更貼心。
今年春運,中鐵上海局繼續實施票價折扣優惠,優惠范圍擴大至圖定列車,并推行差異化票價優惠策略,普速列車實行最低5折優惠,動車組實行最低5.5折優惠,讓旅客切實感受到鐵路春運票價讓利優惠,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空間。
從1月1日起,每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費攜帶一名未滿6周歲且不單獨占用席位的兒童乘車;隨同成年人旅客乘車的兒童,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可購買兒童優惠票,兒童購票乘車規定的調整惠及更多未成年旅客。同時,取消學生優惠票僅限寒暑假購買的限制,學生旅客可在一學年內任意時間購買4次優惠票,學生旅客出行更方便。
擴大新票制產品范圍,調整春運期間退票政策。繼京滬高鐵、滬蘇通鐵路,徐連高鐵成為長三角地區第三條實施新票制產品線路,在徐州東至連云港間,旅客可購買30日定期票、90次計次票,通過席位預約和直接刷證兩種方式乘車,并享受票價優惠。
春運期間,為貫徹落實國家疫情防控政策,方便旅客靈活調整行程,改簽后的車票乘車日期在1月7日至2月15日,再退票時按改簽后車票的退票時間分梯次標準核收退票費。
集團公司在710標準組動車組列車上推行“鐵路暢行”掃碼服務,旅客通過掃描座椅扶手上的“鐵路暢行碼”,可查詢列車正晚點、運行位置、交通接駁等出行信息。豐富動車組商務座熱鏈贈餐品類,提升商務座旅客在途體驗。對寧波站既有商務座候車專區提檔升級,完善商務座服務網絡布局。開展“一站一季一主題”服務,利用商務座專區開展新春活動,營造歡樂祥和的春運氛圍。
1月15日,記者走進上海、上海虹橋站,只見站區廊道、候車區等處懸掛著紅燈籠、中國結,張貼福字窗花,充滿年味的樂曲,讓旅客心里溫情涌動。
今年春運,上海站創新服務,推出5方面18條服務舉措,規范站區環境清潔消殺,增加重點區域消殺頻次,落實旅客高頻接觸部位擦抹式消毒,用好消毒機器人,提高環境消殺質量。“備足應急藥品,協調爭取專業醫務人員駐站服務,為身體不適旅客提供‘愛心健康包,提高健康服務水平。”上海站站長白正國說,“春運中,我們重視做好老年旅客和脫網旅客服務,設置‘銀發通道‘銀發窗口,提高重點旅客服務品質。”
提升“一碗好飯”服務品質。中鐵上海局新增寧波、蕪湖、連云港、徐州、六安、無錫6個站,開辦互聯網訂餐和特產預訂業務。在已開辦高鐵互聯網訂餐和特產預訂服務的杭州東、金華、鹽城、衢州站,增加辦理普速列車互聯網訂餐和特產預訂業務。華鐵旅服公司“華東印記”主題餐廳新增徐州東站店,地方特色熱鏈餐食再擴容,旅客在旅途中可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一個好覺”服務再優化。集團公司推出“靜音車廂”,優化動車組廣播內容、音量、頻次,優化設計靜音車廂頭枕片和端門門貼,勸阻旅客不文明行為,為18對動車組列車商務座旅客提供蒸汽眼罩、U型枕等,營造安靜舒適乘車環境。

為滿足旅客對鐵路乘意險保障服務個性化需求,集團公司在12306網站和App銷售不同保障金額鐵路乘意險產品,推出“順意”“平安”“行運”“兒童”等乘意險迭代產品,滿足旅客安全出行需求。
春運變遷,科技力量融入服務過程。
智能安檢邁向信息化。集團公司全面推進安檢查危聯網工作,試點智能安檢輔助系統,自動檢測禁限帶物品,輔助提高安檢檢測成功率,在全局配備危險液體檢測設備475臺,在上海虹橋、南京南、杭州東、合肥南站配屬安檢智能判別系統16臺,推進太赫茲人體安檢系統的使用,在提高安檢能力的同時,通過無接觸、無干擾服務,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遺失證件自動匹配。集團公司對客運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升級,實名注冊12306賬號的旅客如遺失身份證件,車站登記后,12306網站將根據注冊和購票信息向旅客發送提示信息,幫助旅客找回失物。
春運鐵路優質服務,客流量大幅回升的背后,是更大的發展潛力、更強的消費動力、更足的經濟活力。
春運,“幸福快車”滿載著濃濃的溫情,朝著春天飛駛,匯成了2023年流動的中國。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圖片攝影:周圍、陸忠智、李維莉、扈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