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芝蕓
(定西市安定區幼兒園 甘肅 定西 743000)
進入小學是幼兒們人生的一大重要轉折點,對他們來說,小學生活充滿著新的挑戰。教師在培養幼兒入學適應性時,應引導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發展水平,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小學生活。對大班幼兒而言,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是關鍵所在。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幼兒正處于個體身心快速發展階段,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快速發展,同時也伴隨著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意識、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設計幼小銜接主題活動時應注重抓住這一重要時機,引導幼兒從情感、認知、習慣等方面做好銜接準備。教師應基于幼兒實際發展水平與需求進行幼小銜接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使幼兒在入學準備上做到“心中有數”。
微課程是指在新課程標準和滿足實踐教學的基礎上,以視頻記錄為主要教學方式,實時的把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在課堂中開展的某些教學活動給全部記錄下來。微型課程通常以多媒體信息教育的形式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設計。它主要是一種基于學生自主學習需要的而進行設計制作的一種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目前,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其主題明確、資源多樣、用途廣泛、整合性強、操作簡單、效率高等特點。
1.2.1 內容短小精悍
微課視頻內容需要根據某一項專門的內容進行展開,所以,應當保證內容具備較強的針對性,以便于日后進行檢索。微課錄像的持續時間一般比較短,在較短范圍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以適應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而后教師把微課錄像發布到互聯網上,并通過暫停、播放等一系列功能,使學生形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進行良好的自主管理。
1.2.2 明確的教學主題
微課教學主要針對一個特殊教學知識點進行,所以,由于微課視頻的教學目標相對簡單,內容也短小精悍,因此教師往往需要選擇富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課程題材,才能在微課視頻教學過程中,正確地處理好課程中的教學重難點和關鍵性問題。
1.2.3 方便日后復習
學生可以在收看微課視頻之后,通過練習課的一些練習,檢查自身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情況,并對自身學習情況進行正確的評估,且學生也可以更準確地發現自己對問題。另外,將微課的教學錄像公布到互聯網上,一方面,學生能夠在日后學習中,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進一步鞏固知識重點;另一方面,老師通過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知識重點教學。
教師應該明確微課的作用,利用微課開展大班幼小銜接,可以讓幼兒在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上得到良好的過渡。一方面,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教師要利用微課開展好教學活動,及時反饋教學信息,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應該重視微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如教學視頻、音頻資料、圖片資料等,充分挖掘微課資源中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啟發與鍛煉。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利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并充分發揮微課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教師要將微課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將微課當作一種資源去開發和利用。
由于幼兒園和小學存在較大差異,兩者在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為了實現幼兒與小學之間良好的銜接與過渡,幼兒園和小學之間應該建立密切聯系,幼兒園可以利用微課為小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學習材料,為小學提供微課資源以及教學活動建議。同時,幼兒園還可以邀請小學老師開展教學培訓活動,幫助小學教師了解幼兒在各方面發展情況以及教學方法等內容。
幼小銜接的最佳時機是指幼兒心理、生理方面的發展需要與學校教育相契合的時刻。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教師要把握好關鍵階段,充分挖掘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進行活動設計。例如,在開展主題活動“我長大了”時,教師可先讓幼兒了解幼兒園與小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并讓幼兒知道自己將要面對新的生活環境。接著教師可設計一個情境:小朋友要去小學上學了,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即將面臨的新生活,并激發幼兒想要學習、想要在新環境中展現自我的愿望。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視頻,讓學生觀看一年級入學第一天的情景,組織幼兒開展主題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可讓幼兒講述自己將如何成為小學生的,并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微視頻,并引導幼兒根據視頻內容回答問題。通過微課視頻組織的主題活動,能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在微課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可在微課時,選擇與大班幼小銜接主題活動相契合的主題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微課,可以選擇有關“生活技能”的微課,讓幼兒學習如何洗衣服、如何收拾自己的物品等技能。此外,在大班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中,教師還可以設計有關“安全教育”的微課。例如,在開展“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有關“交通安全”的微課,讓幼兒學習交通規則。總之,教師在設計微課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選擇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內容。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枯燥、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班的幼兒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老師需要注重對他們的引導,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適應小學生活。在進行主題活動時,老師需要針對主題內容選擇合適的微課,這樣才能讓幼兒更加輕松地接受學習內容,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開展“我愛我的幼兒園”主題活動時,老師可以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選擇一些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內容進行教學。其中,老師可以利用幼兒在幼兒園里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品作為素材,比如:老師可以利用幼兒們在幼兒園里喝水用過的水杯、幼兒們玩過的玩具等作為素材,為幼兒們創造出一個真實且有趣的教學情境。這樣就能讓幼兒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有實際體驗,從而激發他們對幼兒園生活的興趣。這樣就能為今后幼兒正式進入小學打好基礎。另外,老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小學有關的知識內容作為微課教學內容。比如:老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觀看校園里發生的事情,了解小學生在學校里會發生哪些不文明現象,然后再通過微課讓幼兒學習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掌握正確的文明禮儀。總之,微課能為幼兒提供豐富且優質的學習資源,這樣就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同時,微課也能幫助老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在幼兒階段,幼兒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為了幫助幼兒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教師要利用微課開展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大班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引導幼兒了解小學的課堂和課間活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觀看小學的校園視頻。然后,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個班級?”“你最喜歡哪位老師?”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幼兒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讓幼兒了解小學課堂與幼兒園課堂的不同之處。然后,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小學課間活動視頻。在觀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喜歡哪個班級、喜歡哪位老師。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大班幼兒對小學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能激發大班幼兒對小學生活和學習的興趣。
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漸向抽象思維為主”。因此,在設計幼小銜接主題活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大班幼兒的特點,注重對幼兒的能力發展與經驗積累,以提升幼兒的能力為目標,創設適宜的活動內容。首先,在進行幼小銜接主題活動設計時,教師要考慮到大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需求。通過觀察和了解大班幼兒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以及生活習慣等,為活動內容選擇提供依據。其次,教師要注重選擇具有教育意義、教育價值的素材,將其融入到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中。例如在進行“小學生活”主題活動設計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對學校的向往和憧憬,為幼兒提供“我要上小學”“我愛小學”等不同主題的微課內容,引導幼兒通過觀看微課來了解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對上小學的向往與憧憬。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信息化時代對人們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刻,在教育領域,這種影響同樣體現在教學模式的變革中。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在課堂中廣泛應用,還能為教師開展大班幼小銜接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對微課進行二次開發和創新運用。只有這樣,才能讓微課在大班幼小銜接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促進幼兒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