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博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隨著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和競技水平的提高,運動損傷已成為羽毛球運動員面臨的重要問題。羽毛球運動員的高強度訓練和比賽,使得他們更容易受到各種運動損傷的影響。不同的運動損傷會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競技表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進行功能康復訓練顯得尤為重要。該文旨在研究羽毛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特點及不同損傷類型的功能康復訓練方案,以提高運動員的身體康復和競技表現。
羽毛球運動是球類運動中的一種,是一種室內、戶外都能進行的體育運動,它不受年齡、性別和身體條件的限制,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
羽毛球運動的價值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羽毛球屬于高強度運動,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促進身體健康;二是能夠提高社交能力,羽毛球運動可以促進人際交往和社交活動,提高個人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參與羽毛球運動,人們可以結交新朋友、擴大社交圈,并且在比賽中與隊友合作,共同完成比賽任務。三是培養競爭意識:羽毛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很強的運動,可以培養運動員的競爭意識和心理素質。在比賽中,運動員需要克服壓力,保持鎮定,發揮自己的技巧和戰術,從而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四是塑造個性品質:羽毛球運動對于培養一個人的個性品質也有重要意義[1]。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需要具備自我控制、自我激勵、勇氣和耐心等品質。這些品質不僅可以在運動中得到鍛煉,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應用。羽毛球運動可以提高個人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培養勇敢、機智、果斷、頑強、進取等品質。五是可以提高團隊協作能力,羽毛球運動需要運動員進行合作,通過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六是能夠提高身體協調能力,羽毛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充分發揮自己的身體素質,在打球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通過肌肉不斷地拉伸和收縮來完成動作,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身體的協調性。
羽毛球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常常需要運動員進行劇烈的沖刺、跳躍和轉身動作,所以羽毛球運動員容易發生各種損傷。按照損傷部位和組織結構進行分類,常見的羽毛球運動損傷類型包括:(1)肌肉損傷:羽毛球運動員需要頻繁地進行快速沖刺和跳躍動作,這容易導致肌肉拉傷和肌肉勞損等損傷,肌肉損傷主要發生在大腿、小腿、背部和腰部等部位;(2)關節損傷:羽毛球運動員需要頻繁進行轉身和膝關節彎曲動作,這容易導致膝關節和踝關節等關節損傷,如韌帶拉傷、半月板損傷和踝關節扭傷等[2];(3)骨骼損傷:羽毛球運動員需要進行頻繁的跳躍和著地動作,這容易導致骨折和骨裂等損傷,常見的骨骼損傷部位包括手腕、肘部、肩部和腳踝等部位;(4)腱鞘和滑囊損傷:羽毛球運動員需要進行頻繁的手腕和手指動作,這容易導致腱鞘炎和滑囊炎等損傷,腱鞘和滑囊損傷主要發生在手腕和手指等部位;(5)眼部損傷:羽毛球運動員需要頻繁地追蹤羽毛球的運動軌跡,這容易導致眼部損傷。常見的眼部損傷包括眼球挫傷、眼結膜炎和角膜磨損等;(6)牙齒損傷:羽毛球運動員在比賽中可能會發生意外碰撞,導致牙齒損傷,如牙齒裂縫和牙齒松動等損傷。
輕微損傷:輕微損傷通常只會導致輕微的不適和疼痛,不會影響運動員的正常活動。常見的輕微損傷包括肌肉拉傷、扭傷、擦傷等。肌肉拉傷表現為局部疼痛、肌肉僵硬;扭傷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擦傷表現為皮膚破損、局部疼痛等。中度損傷:中度損傷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肌肉或組織損傷,需要較長時間的休息和康復訓練。常見的中度損傷包括肌肉拉傷、韌帶損傷和局部腫脹等。重度損傷:重度損傷通常會導致嚴重的組織破壞和功能障礙,需要進行緊急處理和長期的康復治療。常見的重度損傷包括骨折、關節脫位、肌肉斷裂和嚴重的軟組織損傷等。
急性損傷:急性損傷是在羽毛球比賽或訓練過程中突然發生的損傷,通常表現為劇烈的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等癥狀。常見的急性損傷包括扭傷、拉傷、韌帶損傷和肌肉撕裂等。亞急性損傷:亞急性損傷通常是在急性損傷發生后的一段時間內逐漸出現的損傷,癥狀和表現比急性損傷輕微,但是治療和康復的時間較長,容易反復發作。常見的亞急性損傷包括肌肉勞損、韌帶損傷和滑囊炎等。慢性損傷:慢性損傷是由于長期重復的運動或錯誤的訓練方法導致的損傷,病程較長,癥狀比較隱蔽,但是對運動員的表現和生活質量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常見的慢性損傷包括過度使用綜合征、肌肉勞損和腱鞘炎等。恢復期損傷:恢復期損傷是指在康復治療期間,由于訓練方法不當或過度訓練而導致的再次損傷。常見的恢復期損傷包括肌肉拉傷、韌帶損傷和腱鞘炎等。再發性損傷:再發性損傷是指曾經發生過的損傷在治療和康復后再次發生的情況。常見的再發性損傷包括關節脫位、肌肉撕裂和韌帶損傷等[3]。
第一,技術不正確。羽毛球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運動,不正確的技術和動作容易導致運動員發生損傷。技術不正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技術動作不合理;其次,準備活動不充分;最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較差。在羽毛球比賽中,由于運動員要在不同的場地上進行比賽,所以他們需要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其中,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反應能力、柔韌性和靈活性。由于羽毛球運動具有高對抗性和高速度性,所以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但是,一些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沒有得到足夠的訓練,在比賽中面對不同類型、不同難度和強度的比賽項目時,會因為反應能力、柔韌性和靈活性不足而導致受傷。身體素質是影響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身體素質差會增加運動員發生損傷的風險,而身體素質好則會減少發生損傷的風險。例如,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巧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如果運動員沒有足夠的身體素質和技能,就容易導致運動員出現損傷。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運動項目[4]。例如,羽毛球的發球動作需要運動員手臂和手腕的協調配合,如果發球姿勢不正確或力量控制不好,就容易導致手腕或肩部的拉傷和疼痛。同時,羽毛球比賽中的跳躍和轉身動作也需要技術支持,如果運動員的技術不正確,就容易導致韌帶和肌肉的損傷。第二,過度訓練或訓練不足。過度訓練或訓練不足都會增加羽毛球運動員發生損傷的風險。過度訓練會導致肌肉疲勞、肌肉拉傷等損傷,而訓練不足則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肉勞損等損傷。第三,環境因素的影響。不良的場地或天氣條件也是導致運動員發生損傷的原因之一。例如,羽毛球運動的場地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好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如果場地濕滑或不平整,就容易導致運動員扭傷或摔倒;高溫或低溫環境則容易導致運動員疲勞和身體出現問題。第四,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也是導致運動員發生損傷的原因之一。例如,女性運動員在月經期間,由于激素水平的改變,身體容易出現疲勞和不適,增加了發生損傷的風險。
此外,飲食和營養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營養不良會導致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導致運動員身體出現問題。運動損傷的原因除了以上四種因素之外,心理因素也是造成羽毛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這一點在業余羽毛球愛好者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業余愛好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運動損傷要遠遠高于專業運動員。很多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在打球的過程中會因為不能掌握好擊球力度、擊球角度、擊球節奏導致比賽中難以發揮出正常水平。很多業余愛好者會因為在比賽中無法發揮出正常的水平而出現心理崩潰等狀況,從而導致運動損傷。
康復性訓練是在遵循損傷發生的過程中,根據損傷的癥狀和體征,綜合運用物理治療、運動療法、心理治療和傳統中醫等多種方法對受傷部位進行的治療。羽毛球運動損傷康復是非常有必要的,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非常復雜的運動,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僅要完成技術動作,還要與對手進行對抗。同時,羽毛球運動員還要面對來自對手的各種干擾和挑戰,所以運動員在比賽中一旦出現損傷,就需要長時間進行治療和恢復,而長時間進行治療和恢復會導致運動員無法承受較大的負荷,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競技水平,因此通過康復訓練可以降低損傷的發生率以及縮短康復周期。
肌力訓練是一種通過重復練習肌肉收縮來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訓練方法。肌力訓練可以通過自身體重、器械、彈力帶等不同的訓練方式進行,以達到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目的。羽毛球運動員在遭受運動損傷后,需要進行康復性訓練,以恢復受傷部位的功能和加快康復進程。其中,肌力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肌力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恢復受傷部位的力量和靈活性,增加肌肉的彈性和抗損傷能力,促進康復進程。在肌力訓練中,可以采用逐漸增加負荷的方式,以適應受傷部位的恢復和加強。特別是對于羽毛球運動員來說,肌力訓練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爆發力和敏捷性,增強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此外,肌力訓練還可以預防運動損傷的再次發生,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抗壓能力[6]。
首先,在開始肌力康復性訓練之前,需要根據運動員受傷的情況和程度,制訂個性化的訓練計劃。訓練計劃應該根據受傷部位的不同,分別制訂相應的訓練方案。例如:如果是膝蓋受傷,應該著重訓練大腿肌群和膝關節周圍的肌肉。訓練計劃應該包括逐漸增加負荷的方式,以避免對受傷部位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其次,選擇適當的肌肉群。在受傷后,根據受傷部位的不同,需要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方式來幫助恢復和加強肌肉群的功能。以下是根據肌肉群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方式的一些建議。膝關節肌肉群包括大腿肌群、小腿肌群和髕骨肌群等。在膝關節受傷后,需要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方式來恢復和加強這些肌肉群的功能。常見的康復訓練方式包括單腿深蹲、單腿弓步、腿舉等。肩關節肌肉群包括肩袖肌群、肱三頭肌、肱二頭肌等。在肩關節受傷后,需要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方式來恢復和加強這些肌肉群的功能。常見的康復訓練方式包括肩部引體向上、單臂啞鈴推舉、側平板支撐等。臀部肌肉群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在臀部受傷后,需要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方式來恢復和加強這些肌肉群的功能。常見的康復訓練方式包括單腿橋起、單腿深蹲、側向行走等。背部肌肉群包括背闊肌、斜方肌、菱形肌等。在背部受傷后,需要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方式來恢復和加強這些肌肉群的功能。常見的康復訓練方式包括俯臥撐、劃船、俯身頸后拉等。這些訓練方式可以增強背部肌肉群的力量和穩定性,防止再次受傷。
最后,逐漸增加訓練負荷。在進行肌力康復性訓練時,需要采用逐漸增加訓練負荷的方式,以適應受傷部位的恢復和加強。訓練負荷應該逐漸增加,以防止對受傷部位造成過大的負荷。首先,可以采用自重訓練,再逐漸增加負荷,如采用啞鈴、彈力帶等外部器械進行訓練,逐漸增加重量和次數,提高肌肉的強度和耐力。在進行肌力訓練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羽毛球運動員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練習,不要盲目追求高強度的訓練;第二,要有針對性地選擇肌力訓練的內容,不能盲目地進行重復練習;第三,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膝關節、踝關節等部位,避免對這些關節造成過大的沖擊;第四,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羽毛球運動中,平衡和協調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從而提升運動表現和競技水平。羽毛球運動中需要運動員頻繁進行跳躍、轉身、移動等動作,這些動作需要有良好的平衡和協調能力支持。平衡和協調訓練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和姿勢,鍛煉運動員的平衡感和協調能力,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和運動效率,有效避免二次受傷。在羽毛球運動中進行平衡和協調訓練,可以有效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首先,單腳站立訓練。運動員可以在平坦的地面上抬起一只腳,保持身體平衡,然后慢慢地將腳放下。這個訓練可以重復許多次,并嘗試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保持身體平衡。此外,運動員也可以在穩定的表面上,如平衡板或泡沫墊上進行單腳站立訓練,以增加難度。其次,姿勢穩定性訓練。這種訓練需要運動員在穩定的表面上,如平衡板或穩定球上,保持身體的穩定性。運動員可以嘗試不同的姿勢,如單腳站立、單腳跳躍、單腳踢腿等,以增加訓練的難度和挑戰性。姿勢穩定性訓練不僅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平衡和協調能力,還可以增強運動員的核心穩定性和肌肉控制力。最后,動態平衡訓練。這種訓練需要運動員進行各種動作,如跳躍、轉身、移動等,同時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感。運動員可以在平衡板上進行單腳跳躍、單腳立定和旋轉等動態平衡訓練。
此外,運動員還可以進行輔助器械訓練,如平衡墊、穩定球、懸掛繩索等,以增加訓練的難度和挑戰性[5]。運動員可以在訓練中采用不同的姿勢進行練習,例如:站立式、側立式、俯臥式等。單腳站立:將一只腳放在平衡板上,另一只腳放在地面上,緩慢抬起另一只腳,然后慢慢放下。在整個過程中,運動員需要保持身體的穩定,不要使身體向一側傾斜。側立式:將一條腿放在平衡板或穩定球上,另一條腿抬起并緩慢放下。這個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當兩條腿都伸直時,將手臂舉過頭頂。俯臥式:將一條腿放在平衡板或穩定球上,另一條腿伸直,然后緩慢放下。這個訓練可以鍛煉運動員的核心肌肉和上肢肌肉。交替站:運動員可以將兩只腳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交替站在平衡板上。這個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和協調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當運動員處于相同的姿勢時,身體不能向一側傾斜。
柔韌性訓練是一種針對身體柔韌度的特殊訓練方式,它主要通過一系列的伸展和拉伸動作,鍛煉身體的柔韌度和運動范圍,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羽毛球運動中需要進行許多的跳躍、轉身、彎腰等動作,這些動作需要有良好的柔韌度支持。柔韌性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柔軟度,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提高運動表現和競技水平。在羽毛球運動中進行柔韌性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好地適應和掌握各種運動技巧和動作,從而提升競技水平。
第一,進行伸展訓練。在伸展訓練中,運動員需要進行各種身體部位的伸展和拉伸動作,以增加肌肉的柔軟度和伸展性。例如,在肩部伸展訓練中,運動員可以進行臂部的伸展和旋轉等動作,以增加肩部關節的靈活性和運動范圍。在進行伸展訓練時,需要注意動作的正確性和適度性,以避免過度伸展和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第二,開展瑜伽和普拉提訓練。這些訓練可以通過一系列的伸展、拉伸、扭轉和平衡等動作,增加身體的柔軟度和協調性,緩解運動員受傷部位的酸痛感。例如,在瑜伽中,運動員可以進行俯臥撐式、三角式、樹式等動作,以增加肌肉的柔軟度和平衡感。在進行瑜伽和普拉提訓練時,需要遵循專業的指導和逐漸增加訓練強度的原則,避免過度伸展和損傷。第三,在進行動態拉伸時,運動員需要進行各種動態的伸展和拉伸動作,以準備身體進行高強度的運動。例如,在跳繩前,運動員可以進行膝關節的彎曲和伸展,以準備跳躍動作。在進行冷卻運動時,運動員需要進行一些輕松的伸展和拉伸動作,以恢復身體的柔軟度和協調性。例如,在比賽或訓練結束后,運動員可以進行全身的伸展和拉伸動作,以緩解肌肉疲勞和酸痛。第四,開展高強度訓練。高強度的訓練可以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肌肉力量,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例如,在進行網球練習時,運動員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擊球動作,以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和肌肉力量。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不僅要進行羽毛球技術的練習和提高,還要進行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因此,在羽毛球訓練中應該加強全面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例如,在羽毛球運動中進行深蹲、俯臥撐、深蹲等動作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第五,加強訓練后的恢復。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受傷后,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康復訓練才能恢復到正常的競技水平。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按摩、針灸和熱敷等,可以幫助運動員放松身體、緩解疼痛,促進康復進程。例如,在羽毛球訓練后,可以進行按摩和針灸治療,以緩解肌肉痙攣和酸痛。第六,制訂個性化康復計劃。在羽毛球運動中,不同的運動員具有不同的運動水平、技術特點和身體狀況。因此,羽毛球運動員的康復訓練需要根據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和競技水平制訂個性化的康復計劃。例如,對于體能較差、身體素質較差或技術水平較低的運動員來說,他們需要進行更多的康復訓練。
綜上所述,該文通過對羽毛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類型、成因進行分析,提出了相關教練員或者運動員可通過加強肌力訓練、柔韌性訓練、平衡及協調訓練等功能性訓練的康復方案,以此來有效預防及加快損傷的康復進程,進一步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