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照 安繼武
(會寧縣老君坡鎮初級中學 甘肅 會寧 730700)
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活動,有利于緩解學習壓力,放松身心。而且,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還能動手動腦,提高智力發育水平。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培養自身遵守規則、團結友愛、不畏困難的美好品格。雖然鄉村中學與城市中學相比,沒有較為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與運動健身的場地。但是,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學專業化水平。而且,教師還可以合理規劃農村廣闊的場地,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是制約鄉鎮初中體育課余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一方面,學生難以正確認識體育活動對于促進自身身體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導致自身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余活動中來。另一方面,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時難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運動健身計劃,使學生的運動量過大或過小。[1]學生在此過程中既體會不到健身的快樂又難以看到健身的效果,不能有效激發自身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最為重要的一點,部分教師往往為學生選擇較為傳統的體育項目作為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傳統的體育活動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性,但是學生參與傳統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達不到良好的運動健身效果。學生在進行幾次課余體育活動時就會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轉變傳統思想,設計出既有專業性又具有趣味性的運動健身項目,并定期對運動健身項目進行調整,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逐漸愛上運動,養成定期運動健身的習慣。
當前,鄉鎮初中課余體育活動開展時間不足是制約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2]學生在平時參與體育活動時間不足往往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在平時應向學生講述運動健身的好處,使學生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內生動力。其次,部分鄉鎮初中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不斷壓縮學生的課余運動時間?!吧眢w是革命的本錢”學生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是難以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的。而且,當前教育部愈發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身體,是否擁有較強的運動健身能力是衡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準?!拔逵⑴e”教育思想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校園活動促進自身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鄉鎮初中課余體育活動的組織教師應對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時間進行合理規劃,調整文化課程與體育活動在學生校園活動中的時間比例,使學生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時間得到充分保障。
鄉村地區受經濟條件影響,往往會出現其他科目教師擔任體育教師的現象。[3]學生在開展課余體育活動時缺少老師的指導很容易出現熱身不充分,導致受傷的現象,或運動量過大或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最優的健身效果。而且,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體育活動時缺少老師的指導還容易出現運動健身動作不標準導致肌肉拉傷的現象。因此,鄉鎮初中在課余時間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負責教師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學習運動健身知識,使學生能夠通過課余體育活動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簡單的運動項目,或者在平時教授學生一些易于在平時的生活中開展的健身活動。
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余體育活動中來,才能在課余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應豐富課余體育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4]
教師應改變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在課余體育活動中帶領學生進行有趣的體育游戲。例如,學生可在體育課余活動中開展“老鷹捉小雞”游戲。全班學生一人當老鷹,其余做小雞。小雞在母雞后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后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后的小雞。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后左躲右閃。若老鷹用手拍著小雞的身子便算捉到了,小雞便要從隊里退下來。一場游戲結束后,重新分配角色,上一輪被抓到的小雞則成為下一輪的老鷹角色,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由于學生正存在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定期更換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項目,使學生不會對課余體育活動產生厭煩心理,而是對課余體育活動保持新鮮感,從而使自己積極參與到課余體育活動中。課余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教師與學生的有效配合。學生不僅需要擁有較高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熱情,教師更需要豐富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形式,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由于鄉鎮地區基礎設施與場地缺乏,與城市地區相比能夠開展的體育項目較少。但是,教師應因地制宜,利用好農村地區的優勢,減少學生在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限制,使學生能夠達到良好的健身效果。[5]
例如,學生可在草地與墊子上進行“協力站起”游戲。學生結成游戲小組,首先二人背向勾肘,坐地,然后不松臂用腳的蹬力和頂背的反作用力,站起來。接著可三人勾肘做,四人做,五人做,直到站立不起為止。那個小組站起的人數最多獲勝。激發學生的挑戰欲要想站起人多,從而使學生同心協力,默契配合。教師因地制宜利用鄉村場地,為學生設計豐富有趣的體育游戲,使學生游戲中不僅能夠感受到開展體育活動的快樂,還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部分鄉鎮學校會在期末對于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參與效果進行評價。教師對于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效果進行評價會對學生的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不當的評價方式會對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信心造成打擊,影響學生進行體育健身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開展體育課余活動的評價方式進行改革,使評價對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起到促進作用。
例如,傳統的考核方式往往對學生某一運動項目進行評價。傳統的評價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部分學生在進行自己不擅長的體育項目時,往往不會具有較高的興趣,也難以在考核的過程中取得好成績,導致自己逐漸失去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信心。而且,單一的評價方式會導致一些運動能力較高的學生在出現失誤現象時產生挫敗感。因此,教師應首先將期末考核轉變為階段性考核。階段性考核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整個學期都對課余體育活動保持重視態度,而且還能改變學生在期末考核臨近出現突擊練習的現象,從而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階段型考核還能改變學生在考核中出現失誤導致失去信心的現象,不斷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余體育活動中來。其次,教師應對學生參與體育課余活動的態度與能力進行評價。在學生的態度方面,教師應對學生參與體育課余活動的積極性、時間、表現情況等進行評價。在此階段評價中,教師可采用教師評價與生生互評兩種形式。教師難以對全部學生進行課余體育活動的狀態進行了解,很可能會忽略一部分學生,導致評價出現不公正、客觀的現象。教師在評價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態度方面添加生生互評形式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而且,學生通過生生互評還能相互學習,共同進步。[6]在學生的能力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在課余體育活動中開展的體育活動,讓學生結合自身興趣與特長進行選擇。
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小型運動會,將學生在課余活動中的體育項目作為比賽項目,學生根據自身能力與特長選擇性參加。學生在運動運動會中表現突出會得到獎勵。教師將傳統的考核方式轉變為運動會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在平時參與到體育課余活動的興趣,還能使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營造良好的氛圍。
綜上所述,課余體育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而且,學生在進行課余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減少學習壓力,放松身心,從而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因此,鄉鎮中學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結合當地特點,因地制宜設計體育項目,解決制約鄉鎮地區初中課余體育活動的問題,提高學生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