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琴
(會寧縣第六幼兒園 甘肅 會寧 730799)
專注力作為基本能力之一,對于幼兒的終身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專注力并不是幼兒先天具備的能力,需要通過后天的培養。幼兒年齡較小,對于陌生的事物以及周圍的環境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其興趣具有轉變速度快的特點,往往無法長時間保持,而專注力是幼兒未來學習的基礎,幼兒教師必須要把握幼兒教育關鍵階段,通過幼兒園區角活動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以此有效的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區角活動能夠直接反映幼兒園的園區景觀設計水平,是開展園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區角活動環境能夠幫助幼兒教師更好的完成幼兒能力培養目標。而根據實際的調查情況來看,部分幼兒園在區角活動的整體設置方面存在多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是幼兒園區角活動設置不足,區角活動的設置由區角活動形式以及幼兒教師與幼兒的共同參與組成,兩大主體是區角活動的首要構成要素,而部分幼兒教師在構建區角活動時僅僅是以自身的視角與思維進行構建,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心理特征以及身心發展規律,或是沒有以園區自身環境、空間、教學的具體情況為主,區角活動的設計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活動的定位與實際建設成果不符,以至于區角活動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造成區角活動的趣味性較低,或是區角活動的形式與內容與幼兒認知程度、興趣愛好不符的情況,同時部分幼兒教師沒有對幼兒進行恰當的指導,對于幼兒的評價較為片面,幼兒的實際參與效果有限,因此缺乏足夠的參與積極性,區角活動在發展幼兒能力方面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第二個方面是幼兒的注意力無法集中,由于幼兒具有快速發展的特點,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對于活動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對于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進行活動時易于受到外界因素所影響,如幼兒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被窗外的人或景物吸引注意力,在學習時玩筆或是手邊的其他物品,部分幼兒教師在規劃區角活動時并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無法滿足全體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對于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區域活動具有較高的參與興趣,能夠較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狀態,但對于不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區域活動往往缺乏參與興趣,在區角活動的開始便易于出現分神、開小差、應付了事等行為表現;第三個方面,多數幼兒教師在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往往更加注重活動規則的強調,確保幼兒能夠按照活動要求進行活動,并沒有重視幼兒專注力的培養,幼兒雖然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但無法使品質能力得到發展[1]。
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能夠結合游戲規則與實踐活動達成培養幼兒某一技能的教學目標,是幼兒獲取生活經驗的主要渠道,幼兒專注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持續性的規則教學促進幼兒的專注投入,發展幼兒的相關品質,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棋類、手工、拼圖等類別的游戲具有鍛煉幼兒思維與精神的功能,幼兒在進行相關游戲時可以較好的集中注意力,在構建問題的同時提出反饋,以此在保持注意力集中狀態的基礎上完成游戲,實現幼兒專注力的提升。
教學環境作為開展幼兒教育的重要構成要素,對于幼兒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幼兒教育指導明確指出,幼兒由于年齡較小,自主控制意識較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專注力,易于受到外界因素所影響,無法長時間維持注意力,而良好的環境能夠調動幼兒學習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主觀意識的驅動下以較好的注意力集中狀態進行學習活動,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要構建符合幼兒活動需求的教學環境,為幼兒的活動提供充足的空間,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提升。在幼兒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首先需要結合活動開展目標以及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幼兒興趣愛好的活動主題,根據活動主題構建多元化活動環境,同時明確活動中影響幼兒專注力的因素,通過恰當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引導,降低或避免外界因素對幼兒的影響,以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美術類區角活動時,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中,讓幼兒尋找大自然中的元素。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與其他班級的幼兒教師進行協調,分配戶外活動時間,確保本班幼兒在進行活動時能夠在較為安靜的環境。在完成戶外活動環節后,幼兒教師可以將體現當前季節特色的實物道具布置在室內,構建真實的環境,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潛移默化的達到培養幼兒專注力的目的[2]。
活動素材是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基礎構成部分,能夠通過直觀的方式調動幼兒的感官,與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內容選擇以及開展形式都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能夠用于培養幼兒的專注力,促使幼兒自主參與到區角活動當中。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思維方式也較為稚嫩,專注力較弱,獲取知識需要以生活與游戲作為主要依托,思維邏輯能力也較為不足,因此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需要結合幼兒的接受能力選擇活動材料。
例如:針對專注力層次較低的幼兒,幼兒教師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游戲的活動材料,通過規則直觀易懂、難度較低的活動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以及專注力,如組織幼兒進行速疊杯游戲,由幼兒根據幼兒教師給出的提示做出杯型;針對專注力層次較高的幼兒,幼兒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一定創造性的游戲的活動材料,如組織幼兒進行手工活動,由幼兒教師給出一個基礎的活動主題,讓幼兒根據活動主題自主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促使幼兒在活動中長時間保持一定的專注狀態。在開展區角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選擇卡通人物、歌曲、動畫等相關元素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有效培養幼兒的專注力[3]。
幼兒年齡較小,普遍不具備良好的自主控制能力,且對于幼兒教師有著較強的依賴心理,在幼兒教師組合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多事幼兒雖然都能夠在活動的前期階段按照幼兒教師的要求進行活動,但隨著活動的持續進行,幼兒便易于轉移注意力,需要幼兒教師進行組織與管理,使幼兒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活動中。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要加強活動引導,在幼兒進行活動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干預,以此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語言活動時,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好對歌曲進行理解,首先可以為幼兒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片段,而在此之后,部分幼兒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依舊集中在動畫中的情況,或是因情緒興奮而無法自控,無法將專注力轉移回歌曲,因此幼兒教師可以結合歌曲中的一段旋律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讓幼兒的注意力回到幼兒教師與歌曲當中,實現幼兒專注力的提升。
區角活動需要幼兒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各個感官,通過充分投入的狀態完成活動目標,因此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感官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在區角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區角活動時,首先可以讓幼兒閉上眼睛,同時通過口語敘述的方式展開活動的導入環節,在此過程中,幼兒的聽覺成為主要的參與感官,能夠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并幫助幼兒更加快速的進入狀態。在完成活動背景導入后,幼兒便可以保持著導入環節時的集中狀態進行活動。在幼兒進行活動過程中出現注意力逐漸分散的問題,幼兒教師可以在活動前結合導入環節為幼兒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夠始終以問題為主線進行活動,確保幼兒能夠較好的保持專注力的集中狀態。
部分區角活動需要應用有關閱讀類的材料,在幼兒閱讀材料了解活動背景或是進行探究的基礎上更好的開展后續的活動環節,而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幼兒的閱讀內容往往以自身的興趣愛好為主,且由于閱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耐心,部分幼兒往往無法保持專注的狀態完成材料閱讀,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加強區角活動的趣味引導,在調動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使幼兒得到啟發。
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閱讀活動時,針對幼兒的閱讀具有側重性與選擇性的問題,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疑問懸念、啟發引導、模仿等方式讓幼兒進行交流,促使幼兒調動自身已有生活經驗記住故事的對象,提高幼兒閱讀過程的集中水平,強化幼兒的專注力。
由于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興趣愛好與能力優勢都有著較大的差異,對于同一活動的參與興趣也不盡相同,以此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差異資源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如幼兒教師在幼兒進行區角活動前讓幼兒自主設計區域計劃,如想要參與哪一區域、想要與誰一起參與、如何設計區域的內容等,讓幼兒在符合自身興趣愛好且明確的方向進行活動,在主觀意識的取東西哎,幼兒便能夠較好的保持專注力。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若想要更好的通過區角活動培養幼兒的專注力,便必須要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豐富活動材料的選擇,加強活動過程的引導,結合幼兒的感官展開活動,提高活動的趣味指導,利用幼兒差異資源提高活動效果,有效達到培養幼兒專注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