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娟
集寧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現如今生物科學技術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的重要增長點,《生物化學》課程成為重要理論課程。新形勢下,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工作,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這無疑提高了對高校專業課教師能力的要求,教師有必要探討對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工作的創新性改革。
第一,部分高校使用的《生物化學》課程教材版本更新不夠及時,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識已被淘汰或更換,已無法滿足新形勢對高中《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舊版本的教材中更強調理論而忽略實踐,導致教學側重點發生偏離,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第二,教師未處理好高中生物化學知識與大學生物化學知識的銜接工作[1]。學生步入大學階段之后,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內容中補充一些銜接知識,幫助學生適應大學階段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部分教師尚未重視這一問題,未做好教學緩沖和過渡工作。第三,課堂教學內容對教材的依賴性過大,即使有一部分教師意識到多媒體技術對于教學工作的幫助,利用互聯網工具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引入課堂,但引用的網絡教學內容并不多,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停留在表層,甚至有些教師不知如何將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與課堂教學工作高效融合,網絡工具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內容仍然十分有限。第四,生物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生活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教學素材,但課堂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并不高,導致學生無法做到學以致用。
第一,部分學校對《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時間安排并不合理。在整個學科中安排的課時并不多,教師能夠利用的課堂教學時間十分有限,正常教學工作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第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安排并不合理,通過壓縮實踐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補充更多的理論知識,導致實踐課程教學時間比較短。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僅憑學生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并不意味著《生物化學》課程知識能夠學以致用[2]。
結合目前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工作來看,存在“學”與“行”分離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校缺少《生物化學》課程相關的現代化、高水平實驗室,具備實驗室的學校實驗室內的設備過于老舊,投入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實驗室需要大量的資金,但高校的教研資金往往會用于開展課題研究,學校受資金限制無力建設實驗室,導致學校缺乏相應的實踐活動。第二,實驗教學流程安排不合理,導致學生實驗流程不正確,并且教學時往往忽略實驗室注意事項,學生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失誤。第三,實訓基地的利用率比較低下,學生在實訓基地參加的實訓項目比較有限,每學期開展的實訓活動屈指可數,不僅浪費了實訓基地,而且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通過在學生中抽取1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得出以下學生對課程教學工作的反映。
首先,學生對高校《生物化學》課程線下教學工作的反饋是:很少開展課前預習、很難一次性掌握《生物化學》課程知識。一方面,學生反映教師會在課前將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發送在班級群內,但僅有一半的學生會結合教師發送的內容開展預習。另一方面,學生反映課后學習委員會將教師的課件拷貝后,發送在班級群里或是學習通,不到30%的學生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除此之外,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更愿意將自己的空閑時間投入社團活動以及其他課程的學習。
其次,學生對高校《生物化學》課程線上教學工作的反饋是:線上的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線下教學的意義不大。一方面,超過一半的學生反映教師在線上給學生提供的學習資料比較單一,對于學習并無明顯幫助。另一方面,僅有不到35%的學生表示線上教學工作對于學習確有效果,更多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無法觀測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
最后,學生對高校《生物化學》課程實驗教學工作的反饋是:實驗教學效果不佳、實驗活動數量不多。一方面,超過一半的學生反映實驗室內的實驗器材并不先進,時常出現設備損壞、維修不及時的情況,無法保障實驗活動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54%的學生反映生物化學理論課程教學的課時遠遠超過實驗活動的課時,一個學期內進入實驗室上課的次數屈指可數。
針對現階段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課堂教學內容匱乏的問題,新形勢下為改善課程教學質量,可以采取篩選傳統內容、增加新穎內容的策略。除了教材可以作為課堂教學中使用的資源外,在線資源、生活資源、實踐資源都可以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形式。第一,高校要根據每年教育部門的教學工作要求文件對課程所用的教材進行審查,及時更新和使用最新版本的教材,提高教材的準確度。與此同時,高校也要重視本校教材的編寫工作,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教學特色,成立專門的《生物化學》課程教研小組,專門負責本校教材的編訂和修改工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生物科技每年都在發生革新,時代每年也在發生變化,教研小組要做好對教材內容的及時更新,確保教材的先進性、科學性與完善性。第二,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調查,主要調查內容瞄準學生在高中時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了解掌握情況,牢牢立足于學生現實,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高中知識的銜接,幫助學生更好地夯實基礎。為確保教學工作的實效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針對《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推進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3]。第三,在線資源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資源,巧妙運用在線資源可以提升教學質量,這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對在線資源進行篩選、分類,選出可用于預習和復習的教學資源,供學生隨時隨地在互聯網上查閱。第四,重視挖掘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將新穎的生活素材帶入課堂。例如,在課堂上開展制作酸奶的小活動,培養學生對生物化學學科的興趣。
針對現階段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課堂教學時間短的問題,可以采用延長教學時間、增設課程學分的策略。第一,幫助學生“減負”,中小學的“雙減”政策對于提升教學質量頗有成效,高校可以將這一政策應用在各專業的學科教學工作中。各專業教師可以減少給學生布置內容重復的書面作業,以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讓學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與此同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趣的、有意義的實踐課題或是實驗作業,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對《生物化學》課程的興趣。第二,為提高學生對《生物化學》課程的重視程度,校方可以增設課程學分、在校園里張貼生物化學知識普及標語,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化學》課程的重要性,在整個校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人人學生物化學、人人用生物化學”的主題活動。第三,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時間“延長”,這里的“延長”并非占用下課時間、拖堂,而是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將課堂教學延伸至生活,這對于教師專業水平的要求比較高[4]。高校內的《生物化學》課程可以成立一個課程教學研究組織,主要負責研究課堂教學工作如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如何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如何安排,提升整個《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團隊的能力水平。
針對現階段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實踐活動數量少的問題,可以采取補充實踐活動、增添實驗設備的策略。第一,國家科技研究部門高度重視《生物化學》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問題,學校可以把握這一歷史時機重視校園內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工作,尤其是重視課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一方面,定期檢查實驗室設備、做好日常維護與維修工作,及時更新處理老舊、損壞的設備。另一方面,針對資金不足這一現實問題,校方可以與企業建立合作或是申請相關部門的批示,獲得更多用于建設實驗室的項目資金,保障《生物化學》課程實驗教學工作的推進。第二,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過程中對實驗室紀律、實驗室注意事項的解釋說明,讓學生在開展實驗活動時養成好習慣,保障實驗活動的順利進行以及實驗過程的安全[5]。第三,為加強實驗效果,學校可以每學期安排一周的時間讓學生前往實訓基地展開實訓,并與生物科技類公司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訓和實習機會,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化學》課程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第四,學校可以鼓勵并帶頭組織校園內成立生物化學俱樂部和社團,定期開展社團的招新活動、生物化學知識的宣傳活動,為每一個對生物化學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機會。與此同時,也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對生物化學產生興趣、在學習生物化學時愛上這門學問。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外出前往大公司、科技館參觀學習,掌握生物化學的最新研究方向、最新研究進展和最新技術,全面提升《生物化學》課程教學質量。
針對現階段,高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現代技術應用不多的問題,可以采取融入現代科技、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第一,學校要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與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工作,全體教師充分了解到現代科技對于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重點培訓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技能,樂意且主動地將現代技術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資歷深的教師可能在學習現代教學技能時存在困難,學校可以將教師團隊的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一個資歷深的教師和一個年紀輕的教師搭檔組成教學小組,年紀輕的教師負責向資歷深的教師傳授最基本的現代教學技能,年紀輕的教師也可以在資歷深的教師幫助下收獲成長[6]。第二,常見的學習軟件除了學習通之外,還有慕課、雨課堂、學習強國等。教師可以完善課堂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軟件,讓學生重點查看學習強國每日播報的生物化學領域研究進展相關新聞,重點查看教師在學習通平臺布置的討論任務、展開討論,重點查看中國慕課上的各種論壇交流內容,完善課堂現代化教育的工具形式,推進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在短視頻平臺上傳有關《生物化學》課程相關的小視頻,發揮各種現代教學工具的功能及作用,優化課堂教學形式。第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虛擬技術,借助虛擬技術打造一個逼真的立體模型,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學生會在課堂上表現更大的積極性,教學效率得以明顯提升。
通過對以上論述內容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生物科技已經成為國家科技的新增長點,未來幾年將成為大熱領域,學習生物化學課中的學生會越來越多。高校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工作肩負著傳輸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的任務,應結合時代要求、學生需求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工作與社會需求適配度越來越高,也幫助學生夯實學習基礎,幫助國家培養越來越多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