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桐
(北京師范大學)
文化是國家穩定發展的軟實力,千年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大眾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需要充分借助魏碑書風這一載體,了解各個地區的文化印記,利用豐富的史學資源認識書法以及中國文化的別樣風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大眾的文化內涵,塑造華夏兒女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明確考古魏碑書風所具有的價值,正確了解書法的發展軌跡,在追求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突出文化所具有的獨特意義,是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兼顧的。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五千多年歷史文化的國家,文化內容豐富性不僅涉及思想與政治,也涉及文化與教育等。每一個歷史文化的形成都經歷了不同時期法發展、繼承與弘揚,其中書法也是如此。魏碑書風是魏晉南北朝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新的書體形式,不僅融合了不同書體特點,對文化傳播、繼承等也有重要作用。魏碑書風指的是書體風格,在北魏時期特別盛行。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社會發展有明顯動蕩不安特點,再加上這一發展時期儒家思想、佛、道之學興起,讓魏碑書風形成有了更多機會。
魏碑書風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時期,首先戰國時期后,社會文化發展十分迅速,各家思想也在交融中贏得更多發展機會,雖然沒有明顯的核心思想,但內容卻十分豐富,可謂是百家爭鳴。其次,在傳統文化發展到魏晉時期后,隨著魏晉文化、政治與經濟等變化,受到北方文化發展與戰亂等影響,魏晉文化發展受到沖擊,走向衰落,最后在經歷幾十年動蕩后,社會開始逐漸走向統一。而在社會統一過程中,南北方文化也開始逐漸融合,這就為魏碑書體的出現奠定良好基礎。比如,北方文化受到南方文化影響,文化發展逐漸漢化,而在后來的統一發展中,國家掌權人與人民也開始接受漢化教育,并開始推行漢族文化,這不僅為漢族文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文字應用的發展創造了更多機會。隨著北魏對漢字文化重視度不斷提升,在北魏發展到鼎盛時期時,開始出現書法與雕刻,而雕刻逐漸成為人們傳遞信息與文化的一個重要方式,這為后期人們研究傳統文化提供了有力參考。隨著書法相關文化發展,魏碑書風逐漸形成。魏碑書風形成實際上與當時社會中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有效推動有一定關系。比如在社會動蕩時期與穩定發展時期,新舊文化的融合是推動魏碑書風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與當時社會中發展的書體形式相比較,魏碑書風的不拘一格與自然淳樸等讓其在書體文化中別具一格,成為相關人員爭先研究與模仿的對象,使其得到有效發展。
在后期朝代更換與發展中,魏碑書風一直沒有被人們忘記,得到了較好繼承與發展。而在現代歷史文化相關研究中,相關人員也一直研究中,并將主要研究放在北魏墓志、龍門造、像記題記上,還未形成一個完整與全面的研究體系,還有明顯深化空間。
現代生活中,社會文化可謂是十分豐富,而對于我國人民來講,多數人都有了解或者是學習過歷史相關內容的經歷,而在歷史學習中會明顯發展,從古至今我國都是一個文化十分多彩的國家。比如北魏時期書體形式十分多樣,并且都有自己的特點,而魏碑書風作為其中之一,在這一時期也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并且這一特點在后期繼承與發展中多數被保留。
首先,方筆之極軌。在相關記載中表示,方可以讓人感受到理想,讓人們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在魏碑書風中,這一特點有較好體現。比如,在一些文化活動中,相關人員會用魏碑書體寫字,通過方讓人感受到嚴肅與莊嚴。方筆在當時也被一些人作為表達自己心中不滿、不平或者是無法施展理想抱負的一個方式,通過筆法,與有相同感受的人產生共鳴,讓人們在看到這一字體時,便可以理解其中含義。
其次,結構明顯化特點。通過魏碑書體研究可以發現,魏碑書體結構有明顯斜畫緊結,寬畫平結、中信緊收,四周外拓等特點,這不僅讓每一個字都有自己的表現特點,在錯落的布局中顯得更為生動,也與其他書體形式形成鮮明對比,形成了自由與放蕩不羈之勢。魏碑書體的發展,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楷書,也影響了墓志刻石,使得多數人都選擇用這一字體刻石碑。
再次,有明顯干凈利落特點。魏碑書體雖然從表面上看不夠規整,甚至還有東倒西歪的特點,但無論是在字體轉折處,還是在外形上,都不顯得突兀,反而有和諧與內方外圓的美感,這就較好突破了傳統書法規矩方正、筆畫清晰明了等特點,還讓其逐漸擁有了自己的特色,成為盛極一時的新書體。
最后,有明顯統一特點。魏碑是寫與刻的統一體,當時很多人都會在刻墓志銘時,都會選擇應用魏碑體。不同階層的人在刻墓志銘時,受到墓志銘碑制作材料與選擇工具等影響,其表現形式多樣,比如說字體傾斜、字體圓潤、扁平等,這就讓這一字體呈現出統一特點,看似不規整,實際規整有序。
無論從古時期歷史文化發展分析,還是從現代文化發展與研究等分析,魏碑書法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地位都不容忽視。雖然從魏碑書法誕生到現在,已經有千年時間,很多刻在墓志銘上的字體也已經被風化,但這并沒有對相關研究開展產生多大影響,相反更好地讓人們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發展特點。
任何一個文化產生與發展,都與歷史文化、經濟發展與政治形勢等有直接關系,這些內容可以說是文化產生的背景,既可以影響到文化發展,對國家文明進步也有積極意義。南北朝時期,中國南方和北方處于分裂狀態,但在南朝衰落前期,南朝的經濟、貿易與外交等發展得都比較好,特別是外交方面,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而隨著北朝的逐漸興起,民族大融合的趨勢也逐漸出現,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漢化的步伐。書法作為文化發展的一個標志,受到不同因素影響,書法考試在不同階層生活中流行,這為書法創作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民族大統一逐表現越發明顯,各民族文化與經濟也開始相互交融,而書法發展也受到影響,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特別是后期,一些其他文化的加入,更為其多元化發展創造了機會。比如,在北魏時期,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開始盛行,人們思想受到影響,開始積極修建寺院與石窟,并將魏碑字體刻在這些地方,這更好地展示了這一書體的藝術與欣賞價值。正因為魏碑書法被應用到不同情境中,與不同藝術相結合,不僅成為有較高欣賞價值的藝術品,也較好地反映了民族性、地域性和個性越典型,這使其藝術價值變得更高。
魏碑書法在我國書法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首先,從藝術角度上分析,魏碑書法與其他書體形式明顯不同,不僅有其獨特的欣賞價值,也讓書法發展出現性態勢。比如,魏碑書法的字體結構與其他書體有明顯不同,看似園實則不園,看似亂實則不亂,看似扁平實際不扁平的表現形式,既不會給人一種過于拘謹的想法,也可以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從容有序,被其特有的表現形式所吸引。其次,在后期發展中,為后人繼續創新與發展與現代人們研究相關文化都產生積極作用。比如,在魏碑書法出現后,其成為人們思想向往自由的一個表達方式,成為人們不想被約束,想要打破生活現狀的美好寄托。而在現代研究中,可以通過這一書法的形成,較好地了解到魏晉南北朝文化發展情況。
魏碑書風從被發現到運用,為書法創作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也為深入研究書法文化指明了方向[1]。在書法研究過程中,專家學者利用魏碑書風進行臨摹創作,既使古老書法文化煥發光彩與活力,又讓現代書法藝術更具歷史性與獨立性,對書法文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越來越多的文物問世將給書法文化發展提供更多更充實的參考內容,補充書法文化在歷史價值方面的空缺。原有的書法珍品也讓現代大眾認識到書法文化發展的真實性與客觀性。魏碑書風對書法文化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既彌補了大眾知識層面的空白,也讓大眾了解到古老文明的歷史狀態,為現代書法創造與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2]。
從魏碑書風所體現的價值來看,魏碑書風能讓后世學者了解中國古老文明的文化意義,借助豐富的史學材料,可以最大限度還原歷史發展的脈絡,同時也為當代書法家提供了更具價值的臨摹范本[3]。魏碑書風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深入挖掘其中的資源信息,并加以研究利用,可以豐富當代書法文化內涵,幫助人們了解古人對漢字的認知與理解,了解書法的創造與構成。為文字學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源,為書法藝術研究與創作創造條件,影響著當代書法創作,也催生了許多新的書法作品[4]。
書法發展已有幾千年歷史,書法風格的變化、字體的演進,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有其獨特的研究價值[5]。借助魏碑書風可以幫助當代專家學者理清書法發展脈絡,向大眾展現書法的藝術與文化魅力。書法作為中國文化之一,經過幾千年交替革新,體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特色,流傳至今。對于大眾來說,應當將書法與文字作為一種藝術,深入挖掘其文化魅力,而結合具體表現來看,這一領域與我國傳統文化中京劇、針灸等內容聯合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幾者既獨立存在也相互依存[6]。書法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歷史積淀,承載著書法家們的創作激情,也為中國文化走進世界之林奠定堅實基礎,這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7]。
書法在發展過程中,也體現了一種精神文明,是華夏兒女智慧的結晶,也是其價值追求[8]。書法由內容傳達逐漸演變成內容與情感俱在的表現形式,從單一的實用性轉變為實用性與藝術性并存,其中蘊含著精神動力與文化內涵。從魏晉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流到盛唐文化兼容成就巔峰,可以明確一點,那就是中國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基礎,文化與社會、經濟等方面相互促進、相互依存。從漢字演變到書法構成,從借鑒臨摹到風格呈現,都要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正確的價值追求為基礎,如此才能推進中國文化發展。這既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也衍生了新的文化觀念。
書法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其蘊含著各個歷史階段所特有的文化內涵。書法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變化傳承并且延續至今的,文化背景、社會經濟、人文思想等方面的不同導致書法在各個發展階段存在明顯差異。早期魏碑書風雖是象形符號,但其在演變過程中也帶有書法韻味。書法通過寫實來表達原文字所具有的意義,同時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從已出土的相關文物來看,古代形態書法與現代形態書法之間仍然有較大關聯。研究古代形態書法可以為現代書法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想要繼續凸顯其原有價值,還需要結合現代書法發展以及書法在當代文化中的價值地位來判定,明確書法對于社會文化、社會精神等方面的影響程度。從書法自身發展來看,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文化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書法有其獨特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在書法文化發展中,其所體現的人文價值以及思想內涵是十分寶貴的精神遺產,不僅要繼承弘揚,也要深刻理解并加以運用。
綜上所述,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以豐厚的文化底蘊作為支撐,繼承并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堅定大眾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并為之努力奮斗,繼續突出優秀文化的現實價值。歷史的每一次轉折與發展,都需要汲取營養,要尋求古老文明所體現的智慧,運用并弘揚其中的優秀文明成果。魏碑書風中有很多的書法類文物,這類文物對于書法的發展歷史和現代書法都有較大的影響。對魏碑書風進行研究可以了解書法的發展歷史,書法中蘊含的歷史、文化等相關信息,對于社會發展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