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安 蔚 許盼麗
頂層推進,提前培育,靠前服務,打造“優”無止境的營商環境,銅陵市為企業厚植了一片肥沃的“上市土壤”。
2023 年,“新春第一會”上,來自銅陵市的多位企業家坐上了主席臺。這并非是銅陵首次,早在2021 年初,銅陵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雙招雙引暨重大項目攻堅年大會,會議就邀請了獲得特別重大貢獻獎、上市公司貢獻獎和“五星企業”負責同志在主席臺就座,并接受表彰。
讓企業家坐上主席臺,不僅增強了企業家榮譽感和獲得感,激勵了企業家創新創造創業,促進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讓企業家感受到了銅陵市委市政府尊商、重商、親商的真誠和決心。
2022 年,銅陵市深入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年、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轉型發展干出了“顯示度”,項目攻堅跑出了“加速度”,開創了“四創兩高”現代化幸福銅陵建設新局面。
在這樣的新局面下,2020年以來,銅陵市新增5 家上市企業,全市境內上市企業數量增至11 家,排名安徽省第4 名。
3 年來,銅陵市健全上市協調推進機制,積極營造良好上市氛圍,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配置資源優勢,構筑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支點。
銅陵,何以搶灘資本市場?
2022 年末,上市鐘聲敲響了安徽富樂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征程,富樂德在深交所創業板的成功登陸,為銅陵市上市企業隊伍又增添一員。
“2018 年富樂德項目剛落地銅陵,我們雙方就確定了上市目標。”銅陵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資本市場科科長胡雨涵介紹道,從確定目標,到組織券商、行業專家、相關部門對企業進行全面梳理、調研,再到研究制定方案,整合子公司優質資源。自企業設立起,在企業治理結構、財務制度、經營管理、客戶關系等方面就嚴格對照上市的要求建章立制并認真落實,為規范上市打下堅實基礎。“經過近5 年時間培育,富樂德的成功上市,意味著銅陵市在培育企業上市方面積累了良好經驗。”

頂層推進,提前培育,靠前服務,打造“優”無止境的營商環境,銅陵市為企業厚植了一片肥沃的“上市土壤”。
在組織架構上,銅陵市成立市長掛帥的市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推進上市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赴證監會、省政府、交易所等進行匯報對接,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步伐。
如果縱向上的貫通,是為了讓服務垂直下沉、快速直達,減少服務能力與需求之間的錯配,那么橫向上的聯通,則能給企業辦事提供更多便利,減少企業發展之路上的制度阻礙。
在推進機制上,銅陵市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市直部門、市縣區三級協調推進機制,各單位主動作為,上門對接,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通過“簡單問題快辦理、難點問題巧辦理、復雜問題聯手辦”,對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的土地確權、產證辦理、開具證明等問題積極辦理、即報即審、及時解決。
在協同聯動上,銅陵市人社、自然資源規劃、生態環境、住建、應急管理、市場管理、城管、稅務、人行、銀保監、消防等部門,對上市公司、上市后備企業主動跨前服務,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溝通指導,幫助企業盡可能避免發生重大違規行為,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在指導服務上,銅陵市領導親自邀請并陪同證監部門、交易所、頭部券商等單位專家來銅走訪調研,為企業提供精準指導和專業化顧問服務,“一企一策”設計個性化上市路徑。
“銅陵市地方金融局在企業上市的整個過程中,真正是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潔雅股份董事會秘書胡能華親身經歷了企業上市全流程,對政府服務贊不絕口。
企業上市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加強內外互通,才能讓市場對接實現零偏差。銅陵全方位為企業上市“保駕護航”,把服務市場主體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創新服務方式,當好服務企業“店小二”,不斷推進“親商銅陵百分百”城市品牌建設,以“辦事效率最高、審批時間最短、服務質量最優”的優質營商環境,支撐起一棵棵上市企業的新苗,構筑政府服務、企業協同的“上市生態”。
2022 年11 月7 日,安徽耐科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鳴鑼上市。然而,這個成立于2005 年的銅陵本土企業,在公司管理、產品研發、未來規劃等重要方向上的發展一直非常順利。“從操作層面來說,公司資金狀況較好,不擴大生產規模的話不缺大額資金”,耐科裝備總經理鄭天勤坦言道,“經過17 年的的奮勇拼搏,耐科裝備已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并樹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已成為國內塑料擠出成型和半導體封裝領域智能設備的知名企業。”正是如此,成立之初,上市并沒有成為股東們的主要選擇。
但市場的力量是無形的,也是巨大的。耐科裝備啟動上市工作除了自身業績穩定增長之外,也還受到了當地其他企業上市成功的啟發和激勵。2020 年,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這標志著銅陵市第七家上市公司正式誕生,“銅陵板塊”再度啟航。
看著兄弟企業通過上市融資拓展規模,耐科裝備股東們心中上市的念頭變得格外迫切,但想到上市前的各種繁瑣,股東們又開始猶豫。
類似這樣的“怕麻煩”,在當時的銅陵普遍存在。“但上市對企業發展有好處,特別是有一家上市以后,可能對周圍的本地企業有帶動作用,政府如果推一把,就可以打開發展新局面。”胡雨涵告訴《決策》。
為此,銅陵建立起一套推動企業上市的專項機制,深入推進萬家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專項行動,與頭部證券機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優化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提升培訓效果,引導企業充分認識上市對企業在改善融資結構、提高市場影響力、吸引人才資源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著力提升企業家對接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僅2023 年上半年,銅陵市累計舉辦專題培訓55 場次,參加企業406 戶。
政府搭臺,上市公司現身說法,成為推動本土企業上市的有效途徑。
2020 年國慶節后,耐科裝備進入上市輔導期,從機構進駐到正式掛牌,耐科裝備僅用了24 個月。“上市募集資金7億多元,這就提高了公司決策層思考問題的高度和寬度,敢于去做更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敢于以技術攻關核心,對現有技術進行再創新、對現有工藝流程進行再改進、對現有團隊進行再升級,以此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占據更多市場。”
市場無形之手帶一把,政府有形之手推一把,推動“上市生態”形成的另一股力量,是來自金融“活水”的幫一把。
銅陵市一方面堅持“股權+債權”融資雙輪驅動,推進國有企業主體信用評級,引導企業多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盤活存量、調整結構,債券融資成本再創新低。
另一方面,立足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等,瞄準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頭部資源,建立良好金融資本“朋友圈”,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銅陵特色“基金部落”,引導“基金部落”與“銅陵板塊”聯動共贏。
“2021 年,國控取得基金管理人的牌照,這是銅陵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到現在為止國資系統的基金管理人牌照,現在國控主要以自己設立基金來進行投資。”銅陵國控集團基金管理辦公室王奇琦告訴《決策》,“基金管理人的作用就在于通過基金參與企業股份制改造及定向增發、項目建設等,能夠有效豐富股權機構、完善公司治理、助力做大企業規模,更好地為企業賦能。”
據統計,銅陵市現有各類基金57 支,累計投資181 個項目、合計金額130.26 億元,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基金部落”現已涵蓋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先進結構性材料、半導體增值及再生等領域,基本形成覆蓋各產業鏈條、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運營體系。
銅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始終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干事,搶抓全面注冊制、北交所直聯機制等政策機遇,健全上市協調推進機制,積極營造良好上市氛圍,深入開展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全力服務企業用好北交所平臺,搶灘資本市場。
機遇永遠青睞準備好的人。2023 年6 月12 日,銅陵兢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北交所直聯機制審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成為安徽省第一家申請適用該機制掛牌的企業。
“領導高位推進、部門協同配合、機構指導服務”,銅陵市健全機制、優化服務,形成了企業上市工作格局。
除了體制機制的支持,在對上市企業的助力上,銅陵市更是拿出“真金白銀”,對企業進行實實在在的獎勵,連續數年安排專項資金,對成功IPO上市企業分階段給予共1000 萬元獎補,實行資本市場獎補政策“免申即享”,提高企業上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023 年2 月,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為搶抓新政機遇,銅陵市積極營造良好氛圍、不斷壯大后備資源、精準開展上市服務,持續推進企業上市“登峰計劃”。
圍繞重點產業鏈條,銅陵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結合銅陵實際,會商經信、科技部門,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國家級高新技術等企業為重點,對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進行初步對比梳理,確定摸排范圍和企業名單。
在摸排機制上,銅陵市建立健全常態化企業上市后備資源摸排機制,深入挖掘和引進后備資源,分層分類分板塊建立動態跟蹤服務梯隊清單,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打好基礎,壯大上市梯隊。目前,銅陵市上市在審企業1 家,輔導備案企業4家,市級上市掛牌后備資源基礎庫企業36 家,省級重點庫企業11 家,形成了層次分明可推進的上市梯隊格局。
在對外交流上,銅陵市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簽訂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戰略合作協議,攜手上海普陀、浙江臺州、江蘇南通等8 市牽頭發起成立長三角產業創新城市產業資本服務中心,全力拓寬對外合作交流平臺。
奔跑在資本市場賽道上的銅陵,仍有廣闊的空間。到“十四五”末,銅陵將力爭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5 家,實現總量翻番。同時,鼓勵上市公司發揮在區域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通過“以大帶小”,強化產業配合、技術協同和金融配套,實現“打造一家上市企業、帶動一條產業鏈、形成一個產業集群”的裂變與倍增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