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茂權
(開平市中興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廣東開平 529300)
新時期,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其對于產業的引領、帶動、賦能作用已經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大數據、云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國家層面多次提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相關產業規劃文件中,數字經濟占據了重要位置。在這一背景下,家居制造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將有助于解決現階段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變[1]。但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轉型并非零成本投入,因此從財務視角分析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科學評價其價值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A家居制造品牌企業成立于2003年,是行業內較早提出“定制”概念的企業。企業下設四個團隊:木門、全屋定制、整體衣柜、定制柜(書柜、電視柜、衣柜等),每個團隊均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名稱。除四大品牌外,企業還成立了六大事業部,進一步賦能生產制造。2008年,為了解決定制和批量生產的矛盾問題,企業開始布局數字化轉型。經過多年發展,企業已經打造了一體化的數字化轉型平臺,同時構建了全渠道營銷系統,實現了生產、倉儲、物流、營銷等效率的提升。
數字化轉型對A家居制造品牌企業創新發展產生影響,企業通過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和創新模式來改變業務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與客戶和供應商的互動。
具體來說,第一,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通過引入數字化的生產流程和智能化設備,該家居制造品牌企業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減少了人工成本和物料浪費。同時,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生產數據實時分析,企業對生產計劃和資源配置進行了優化,提高了生產效率;第二,數字化轉型可以改進產品提高服務質量。通過數字化技術,該家居制造品牌企業可實現產品設計、生產、營銷的定制化,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此外,數字化技術也可提供更加精準的售后服務和客戶支持,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提升企業銷售額和市場份額;第三,數字化轉型可以加強企業與客戶和供應商的互動,從而提升協同能力和信息共享效率。通過數字化平臺和工具,該家居制造品牌企業與客戶實現了全方位的互動和溝通,更加清晰地了解客戶需求,從而進行產品改進和創新。同時,與供應商的數字化合作也可以幫助企業降低采購成本和提高供應鏈效率;第四,數字化轉型還能提供更準確和全面的決策支持。通過數字化技術,該家居制造品牌企業收集和分析了大量內部和外部數據,如銷售數據、市場數據、供應鏈數據等,進而對自身運營、市場和競爭環境進行更準確和全面地了解。基于這些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制定更精準、更科學的決策,并加以實施和管控,從而提高績效和戰略執行能力。
本研究評價企業數字化轉型財務績效,重點從營運、盈利、償債三個角度展開分析,相關指標選擇重點參考了《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及其他關于財務績效指標評價的資料[2]。其中,營運能力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兩個指標;盈利能力包括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兩個指標;償債能力包括速動比率、流動比率兩個指標。
一是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主要衡量企業存貨周轉的快慢程度,可作為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重要指標[3]。2012—2016年,企業存貨周轉率呈下降趨勢,分別為2.4%、2.6%、2.4%、2.0%、1.8%;2017—2021年又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為1.9%、1.9%、2.3%、2.6%、3.4%。對比行業均值,最低點為2015年的2.3%,企業存貨周轉率整體低于行業均值。深入分析可知,企業在2013—2015年間客戶經營狀況惡化,部分訂單出現交付延遲或撤銷,新產品、新技術尚處于推廣階段,并未得到市場認可,相關存貨數量較多。而在2015年以后,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實施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供云制造、遠程運維等服務模式,針對客戶需求提出了快速、完整的解決方案,極大提高了業務推進效率,降低了企業營業成本。同時,依托所構建的智能化精益生產平臺,企業內部信息流通效率大大提高,處理信息的速度加快,反饋和響應客戶時間縮短,相關產品與服務獲得市場好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存貨的銷售量。而低于行業均值,是由于行業中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進程加快并取得成效,市場影響力得到提升,存貨管理數字化能力增強,營運能力也得到改善。由此可見,企業應加大對存貨管理的數字化投入力度,加快存貨周轉速度。
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主要反映企業應收賬款的流轉速度,如果數值較低,說明回款時間長,可能會對企業財務產生負面影響[4]。2012—2016年,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下降,分別為1.9%、1.9%、1.5%、1.4%、1.2%;2017—2021年雖有上升但幅度不大,分別為1.2%、1.3%、1.6%、1.6%、2.1%。行業整體情況與企業相似,最低值為2015的2.3%,近10年企業數值低于行業均值。通過分析,2015年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好,部分收入回款緩慢。2016年以后,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實施,企業構建了線上線下雙驅動的營銷模式,并加快了對企業上下游供應銷售主體的管控,由此提升了回款速度。此外,企業構建了線上財務系統,通過對業務流程再造、供應鏈補鏈優化,加強了基于供應鏈的資金鏈協作水平,提高了企業營運能力。縱觀行業整體,多數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率先開展數字化轉型,盯緊應收賬款,因此行業均值相對較高。由此說明,企業需加強數字技術在財務管理特別是應收賬款領域中的應用,并結合實際情況設定系統功能權限,從而大力提高應收賬款的回款速率。
綜上所述,數字化轉型有助于提升該家居制造品牌企業的營運能力。
一是銷售凈利率。企業的銷售凈利率能反映盈利能力,兩者存在正相關關系[5]。根據內部數據統計,企業銷售凈利率在2012—2016年間整體呈下降趨勢,分別為17.0%、14.6%、10.9%、8.0%、6.2%,2016年處于最低點;2017—2019年整體呈上升趨勢,分別為6.3%、7.4%、9.3%;2020—2021年整體較為平穩,分別為9.2%、9.2%。從行業的平均水平來看,2013—2017年呈上升趨勢,2017—2021年呈現波動狀態,其中2017年是處于高點,為6.5%。從整體來看,企業在近10年中的銷售凈利率高于行業均值。分析內在原因發現,2012—2015年是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探索階段,該階段企業的銷售凈利率從17.0%下降至8.0%。但在該階段行業平均水平處于上升趨勢,之所以出現此種情形是由于企業相關行業影響,出現產能過剩問題,發展受阻,再加之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出現試錯、戰略定位不清晰、頂層規劃不嚴謹等問題,因此速度有所降低。然而,實施數字化轉型所附加的數據分析能力,使得企業及時調整產品銷售模式和目標群體,優化業務布局結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收入,這也是企業銷售凈利潤高于行業水平的關鍵。在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后,2017—2019年整體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并持續高于行業水平,這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通過調研發現,企業在該階段深化轉型戰略,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產品質量檢測,引入智能技術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降本增效,并對客戶需求、反饋及時響應,促使其盈利能力得到增強。
二是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業通過自有資本所創造價值的高低,凈資產收益率受到企業規模、資產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其可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6]。通過內部數據統計結果,2012—2016年間,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呈巨幅下降現象,分別為19.1%、16.0%、8.9%、5.6%、4.0%;2017—2021年間持續上升,分別為4.0%、5.7%、9.2%、10.2%、12.0%。縱觀行業平均水平,2012—2021年間雖有波動,但起伏并不明顯,最高點為2017年的6.6%。分析其內部原因,企業在實施數字化轉型之前,2012—2015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雖依舊高于行業均值,但由于受到外部大環境因素影響,導致企業凈利潤訂單減少、營業收入持續下滑等不利現象,同時相關原材料價格也持續上漲,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然而企業經營業務相對廣泛,因此其高于行業均值。在2015年以后,行業的整體凈資產收益率相對平穩且有上漲趨勢,同時企業大力實施數字化轉型,基于用戶個性化需求驅動的產品和服務,再造產品生產流程,提升企業利潤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使得企業業務持續增加,自身盈利能力穩步增強。筆者在實地調研時了解到,該時期企業創新維保業務模式,依托數字技術開展全過程的管控和服務,有效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積極發展綠色經濟,開辟了綠色化產品數字設計等市場。
綜上所述,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有助于提升該家居制造品牌企業的盈利能力。
一是流動比率。流動比率可有效反映企業短時期內的償債能力,該指標數值越高,表明企業資產流動變現能力越強,相應的償債能力也越高[7]。根據內部數據統計分析,近10年來,企業的流動比率變化并不大,整體上是在2016年后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分別為1.4%、1.5%、1.5%、1.5%、1.5%、1.4%、1.4%、1.4%、1.3%、1.2%。該時期行業整體變化與企業基本一致。企業近10年流動比率出現此種情形的原因在于,前期實施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企業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硬件設備的改造升級、軟件系統的搭建完善,同時引入一批數字化研發專業人員,相關技術、產品的創新耗費大量的資金。因此,這對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較多,流動負債也隨之增加。此外,企業的下游產業近年來也呈現出一定的遲緩發展態勢,導致企業的相關產品、備件存貨較多,對企業流動比率造成影響。通過分析企業和行業整體的發展情況,行業的其他企業也普遍存在上述問題。總體來看,雖然企業已經實施了數字化轉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存貨銷售能力,加強了企業的營銷模式,創新了資金管理、債務管理手段,但近年來逐年下降的流動比率,仍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精力注重防范財務風險。
二是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速動比率與償債能力呈現反相關[8]。根據內部數據統計,近10年企業的速動比率呈現上下波動態勢,并未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化,分別為1.2%、1.3%、1.3%、1.3%、1.3%、1.2%、1.2%、1.2%、1.2%、1.1%。同時期,行業均值情況也較為穩定。但從整體來看,企業的速動比率高于行業均值,并且處于合理的區間水平,由此說明企業在短期內的償債能力相對良好。深入分析情況,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加強了智慧園區、產品研發、技術改造的投入,同時上述所提及的硬件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和軟件系統的搭建與更新,均需要耗費資金,因此降低了流動資產。特別是2016年以后,企業的速動比率逐年降低,但是均在1以上,表明企業自身的速凍資產持續減少。此外,企業在實施數字化轉型后,營銷模式得到創新升級,企業的存貨管理能力也進一步加強,存貨逐漸減少,這正是企業速動比率逐年下降,但仍高于行業均值的原因。整體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持續加快,財務風險并非完全消失,而是有所降低,企業應時刻注意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預警分析,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數字化轉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仍需注重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依托數字技術構建風險預警機制,從而加大對財務風險的防范。
通過上述分析,數字化轉型視角下A家居制造品牌企業優化績效可通過以下途徑。一是降低生產成本。企業應深入開展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等數字化轉型工作,通過引入智能化設備和機器人來取代人工操作,降低勞動力成本。智能化技術手段的應用還可以幫助企業采集到大量家居生產一線的實時數據,企業根據數據識別現階段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工藝、流程等問題,降低生產原材料要素的供配比例,從而提升工藝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企業還可進一步延伸智能化技術應用寬度,向上下游持續探索,加大對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預測和計算,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模型、算法等分析市場需求、原材料供應量等,實現對供應鏈等鏈條管理的智能化,與上下游市場主體緊密合作和信息共享,進而減少庫存實現成本可控,提高采購管理、供應鏈管理水平,減少運輸和儲存成本,增強企業現金流,進而提升績效。此外,企業還可引入一些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準確化的數字化應用,依托小規模的數字化轉型成本投入謀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是提高生產效率。企業需要應用5G、物聯網等技術,加強對設備之間的連接和遠程監控,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故障,減少生產停工時間。設備的深度互聯促使企業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排產,減少資源浪費和過剩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率。同時,企業還應持續提升品牌價值以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加大對市場的精準定位,開展個性化產品推廣,確保有限產量下的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從而提高市場份額和銷售收入。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推動企業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和售后支持,當業務流程得到優化、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后,將會倒逼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而隨著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其潛在風險將會逐步減少,投資回報率可得到良好改進。
綜上所述,A家居制造品牌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會對自身的財務績效產生一定影響。通過對相關財務指標數據進行分析,數字化轉型可有效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具體在數據方面,多項指標均超出了行業的基本均值。企業通過對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等重要業務環節的流程再造,持續提高了業務效率,降低營業成本。但由于數字化轉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由此導致企業的負債水平相對較高,具體在財務數據指標中體現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降低,阻礙了企業償債能力的提升。整體來看,企業仍需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建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提高生產制造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拓展新客戶,開發新業務,加快企業從家居生產制造企業向“服務+制造”型企業方向轉型,同時降低數字化技術大批量投入,盡可能采取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準確化的技術應用,突破核心應用場景數字壁壘,降低費用開支,進而為企業帶來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