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桂瑞 雷迪雅 趙兵 羅婭 陳清 王燕 王小蓉 王浩 張云婷 林源秀 劉澤靜 何文 湯浩茹


摘要:蜀都翠是由二宮白×早酥雜交選育出的早熟鮮食砂梨新品種。該品種生長勢強,枝條半開張,一年生枝黃褐色。葉片卵圓形,綠色,葉尖長尾尖,葉基圓形,葉緣銳鋸齒。果實長圓形,果面光滑,黃綠色,平均單果質量243.3 g。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質細、脆,汁液多,石細胞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7%,可滴定酸含量0.19%,綜合性狀優良。在四川雅安地區初花期3 月上旬,成熟期7 月上旬,果實發育期120 d 左右。抗黑斑病、黑星病和輪紋病,耐高溫多濕。適宜在四川、重慶等平原和丘陵砂梨生態區種植。
關鍵詞:梨;新品種;蜀都翠;早熟;鮮食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23)05-1041-03
四川是全國梨栽培的主要區域之一,栽培歷史悠久,且梨產區分布較廣,省內各地(市、州)均有栽培[1]。四川早熟梨的熟期較長江中游的江西、湖北和安徽等省相同品種提早10~15 d,較長江下游的浙江、上海和江蘇等省(市)提早15~20 d,較日本、韓國的梨成熟期提早25 d 左右,較我國北方早熟梨成熟更早。因此,四川形成了獨具優勢的早熟梨生產區[2]。
近年來,國內從事梨育種的科研工作者先后育成翠冠、中梨1號、翠玉等早熟梨新品種,有效改善了我國梨栽培品種結構[3],但適應四川高溫寡日照生態條件的早熟梨品種相對缺乏,限制了四川早熟梨產業的發展。為進一步優化四川早熟梨品種結構,不斷提高良種化、區域化水平[4],四川農業大學梨育種團隊以早熟優質、果面綠色光潔、抗病性強、免套袋省力化栽培為育種目標開展梨優質新品種選育,以期為四川省梨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品種保障。
1 選育經過
四川農業大學梨育種團隊在20 世紀90 年代選用二宮白母本,早酥為父本進行雜交,獲得雜種實生苗105 株。1997 年雜種苗開始開花結果,經在育種地(雅安雨城區)多年觀察,代號90-3-4 單株表現早熟(比早酥早15 d,與二宮白相近),品質優,果皮光滑、翠綠,暫定名蜀都翠。2012 年開始分別在雅安雨城區、成都崇州市和廣元蒼溪縣通過高接換種開展區域性試驗,經多年觀察鑒定,該品種經濟性狀等各項指標表現較好且一致,適應性和抗病性也較強。2021 年申請了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2022 年6 月通過登記,登記編號GPD 梨(2022)510010,命名為蜀都翠(圖1)。
2 主要性狀
2.1 植物學特征
蜀都翠生長勢強,枝條半開張。一年生枝向陽面黃褐色,枝條節間長,休眠葉芽頂端鈍尖、斜生。葉片長橢圓形,長13.26 cm,寬7.08 cm,葉柄長5.21 cm,葉面平展,綠色,葉尖長尾尖,葉基圓形,葉緣銳鋸齒。花芽頂生,長度中等。每個花序有5~7枚花朵,幼蕾淡粉紅色,花瓣分離,橢圓形;花藥淺粉紅色,花粉量大;雌蕊高于雄蕊。
2.2 果實經濟性狀
蜀都翠果實形狀為葫蘆形,果皮底色黃綠色,平均單果質量243.3 g。果面光滑,具蠟質,果銹較少,果點小、少。果肉白色,果心小,口感細、脆,汁液豐富,石細胞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可滴定酸含量0.19%,果肉硬度6.94 kg·cm(-2 表1)。
2.3 生長結果習性
蜀都翠豐產性好,主要以短果枝結果,無采前落果和裂果現象。幼樹生長較快,容易成花,自花不結實,需配置授粉樹。定植第3 年開始結果,連續結果能力強,第5 年進入穩產期,株行距為3 m × 4 m時平均每666.7 m2產量約為1667 kg。
2.4 物候期
蜀都翠在四川雅安地區2 月下旬花芽萌動,3 月上旬盛花期,花期持續1 周左右。7 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20 d 左右,11 月中下旬落葉,營養生長期240 d 左右。
2.5 抗逆性及抗病蟲性
多年多點區試結果表明,蜀都翠對四川雅安、成都、蒼溪等地夏季高溫高濕、冬季寒冷氣候適應性較強。幼樹抗寒性較強,枝干和花芽無凍害發生。抗病蟲性強,在正常田間管理條件下,較少發生梨黑斑病、黑星病和輪紋病,梨木虱和梨莖蜂發生較輕。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高標準建園
前利用機械采取聚土起壟的方式整地調形,每666.7 m2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2000~2500 kg,定植株行距(2.0~3.0)m × 4.0 m,栽植深度與苗木原來的土壤稍高于畦面為宜,避免栽植過深。
3.2 合理配置授粉樹
蜀都翠自花不結實,生產上需配置授粉樹,授粉樹比例為25%~30%。可選擇豐水、翠冠、鄂梨1 號等品種作為授粉樹。
3.3 整形修剪
按疏散分層形或開心形整枝。幼樹輕剪,多拉枝,適度短截,培養牢固骨架和結果枝組;盛果期注意更新復壯。
3.4 花果管理
花芽極易形成,生產中除加大疏果力度外,還要加強肥水管理,花后可追一次肥,秋后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加入適量復合肥,施肥后結合深翻。
3.5 病蟲害防治
生產中應加強果園排水,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采后及時噴布殺菌劑,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過早落葉及二次葉和二次花。
3.6 適宜區域
適宜在四川、重慶等平原和丘陵砂梨相似生態區種植。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魯敏,湯浩茹,吳燕,羅婭,張勇,劉澤靜. 18 個早熟梨品種的
SSR 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7):32-34.
LU Min,TANG Haoru,WU Yan,LUO Ya,ZHANG Yong,LIU
Zejing. SSR analysis of 18 early pear varieties[J].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3,41(7):32-34.
[2] 范理璋,鄧國濤,劉仁道,張猛,劉娟,魏榮洲. 利用四川獨特的
生態優勢發展以早熟梨為主的優質梨產業[J]. 中國果業信息,
2007,24(6):16-17.
FAN Lizhang,DENG Guotao,LIU Rendao,ZHANG Meng,LIU
Juan,WEI Rongzhou. The unique ecological advantages of Sichuan
should be used to develop a high-quality pear industry with
early ripening pears[J]. China Fruit News,2007,24(6):16-17.
[3] 李紅旭,王瑋,趙明新,曹素芳,曹剛. 早熟優質梨新品種甘梨
2 號的選育[J]. 果樹學報,2021,38(9):1611-1614.
LI Hongxu,WANG Wei,ZHAO Mingxin,CAO Sufang,CAO
Gang. Ganli 2,a new early variety with high quality[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2021,38(9):1611-1614.
[4] 江雪雪,劉仁道,范理璋,張猛,王丹,鄧國濤,劉娟. 早熟優質梨
新品系‘早蜜在四川的引種表現[J]. 南方農業,2009(1):4-5.
JIANG Xuexue,LIU Rendao,FAN Lizhang,ZHANG Meng,
WANG Dan,DENG Guotao,LIU Juan.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a new pear‘Zaomiwith early maturity and high quality
in Sichuan[J]. South China Agriculture,200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