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波 陳蕾 王雪松 趙晨輝 唐永川 崔龍 宋宏偉 張冰冰


摘要:吉露杏是以龍墾2 號杏為母本,駱駝黃杏為父本人工雜交育成。平均單果質量47.2 g,果實為卵圓形,果皮紅,果肉黃,肉質硬溶,果汁含量多,香氣濃,纖維中,離核,甜仁,縫合線淺,果頂平。總糖含量8.28%,總酸含量0.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樹姿半開張,樹勢中庸,生長勢中。4 月上旬至中旬花芽萌動,4 月下旬開花(公主嶺),花期持續5~7 d。露地栽培7 月上旬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約65 d。吉林省無霜期≥125 d,≥10 ℃有效積溫2700 ℃以上地區可引種或試栽。
關鍵詞:杏;新品種;吉露;抗寒;早熟
中圖分類號:S6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23)05-1048-03
杏屬薔薇科(Rosaceae)杏屬(Armeniaca Mill.),為我國原產果樹樹種之一[1],我國杏新品種選育早期,主要進行地方優良品種的篩選及直接推廣利用。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始進行杏雜交育種工作,各科研單位相繼選育出諸多優良品種,例如石家莊果樹研究所育成的鮮食加工兼用新品種冀光[2]、金輝[3]。李鋒等[4]研究了普通杏與中國李種間雜交的親和性,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相繼選育出的龍園黃杏、牡紅杏和龍園甜杏等品種,豐富了寒地果樹種類,為寒地杏栽培提供了適宜的品種選擇。目前,吉林省尚無審(認)定的鮮食杏品種,栽培以地方品種為主,普遍存在果實品質欠佳、耐貯運性較差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吉林省杏產業的發展。
1 選育經過
吉露杏(圖1)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龍墾2 號杏為母本、駱駝黃杏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選育而成。龍墾2 號果實為桃形,單質量45 g,最大單果質量80 g,果皮金黃,蓋色紅色,果肉橙紅,多汁,離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5%,生長勢強,豐產;駱駝黃果實圓形,平均單果質量49.5 g,最大單果質量78 g,果面澄黃,蓋色暗紅,果肉橙黃色,汁多有香氣,黏核,可溶性固形含量物11.5%,生長勢強,豐產。1992 年開展雜交工作,當年獲雜交種112 粒,1993 年播種,獲雜交苗82 株。因土地使用問題,1997 年移栽1 次,于2004 年開始結果。2010 年進行初選(代號為92-2-6),該品系具有早熟、優質、甜仁等優點,2011 年轉接觀察,2014 年開始開展區域試驗。2022 年8 月25 日,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品種編號:吉認果2022001)
2 主要性狀
2.1 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平均單果質量47.2 g,縱徑4.83 cm,側徑4.35 cm,橫徑4.87 cm。果皮底色黃,蓋色紅、著色方式片紅。果肉黃,肉質硬溶,果汁含量多,香氣中,纖維中,離核。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總糖含量8.28%,總酸含量0.83%。鮮食品質上。
2.2 植物學特征
吉露樹姿為半開張,樹勢中庸,生長勢中庸。枝條紅褐色,一年生枝長度平均98 cm。葉片圓形,葉尖突尖,葉基截形,葉片長6.49 cm,寬6.03 cm,葉柄2.55 cm。花瓣白色。高接后第2 年開始結果,高接第5 年產量為22 200 kg · hm- 2,比母本龍墾2 號(19 300 kg·hm-2)增產15%。
2.3 生物學特性
4 月上中旬花芽萌動,下旬開花,花期持續5~7 d。7月初果實成熟。果實生長發育期約65 d。4月下旬葉芽萌動,5 月上旬展葉,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落葉。抗寒性較強(0 級;無凍害),優于母本龍墾2 號(1 級:髓或原生質部有凍害,其他組織無凍害),抗褐腐病、細菌性穿孔病。嫁接苗定植后第3 年結果。由表1 可知,吉露果實成熟期、平均單果質量、總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酸含量和果實香氣均優于當地主栽品種龍墾2 號。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園址選擇
杏樹耐旱、耐瘠薄。適合壤土和砂壤土栽植。避免在洼地、谷底、風口和核果類重茬地塊建園。
3.2 栽植
北方寒冷地區適合春栽,參考密度為(2.5~3)m×(3~4)m,定植穴直徑、深度均為80 cm。栽植前施入有機肥,并與土拌勻,再將表土和200 g 二胺混勻施入至坑中部。選取健壯嫁接苗,栽植前剪根、浸泡,栽植后踩實、澆水。
3.3 土、肥、水管理
果園及時除草,現代標準化果園可以采取果園地布覆蓋、植草覆蓋。春季開花前、新梢旺長期(生理落果期)各追肥1 次,肥料種類以速效氮肥為主,施肥量視土壤肥力和結果量而定,果實轉色初期施磷鉀肥。每次施肥后灌一次水,果實轉色期后減少水量,提高品質,防止裂果。果實采收后根據樹體需求施入適量有機肥。
3.4 整形修剪
樹形一般選擇杯狀形和自然開心形,栽植當年定干,高度約60 cm,杯狀形選留3~4 個方向不同、分布均勻的枝條作為主枝,夏季抹芽或疏枝,第2 年夏季重復抹芽和疏枝,冬季在主枝兩側發生的側枝中選留2 個方向合適的延長枝,一個短截一個甩放(上一年的甩放枝在70~80 cm 處回縮)。如此重復5 a即可成形。自然開心形第二年一般剪留70~80 cm。第一側枝距離主干50~60 cm,兩邊交錯培養側枝,距離也為50~60 cm。杯狀形第二年一般剪留70~80 cm,每枝選留兩個分枝,交替短截、甩放。
3.5 花果管理
疏花從蕾期開始,疏除結果枝基部花,中上部只留單花。疏果在花后20~30 d 進行,首先疏除不良果、畸形果,再依據果實大小、枝條強弱、樹勢和空間決定留果量。短果枝留一兩個發育好的果,間距4 cm左右。
3.6 病(蟲)害防治
注意防治食心蟲、介殼蟲、紅頸天牛、蚜蟲。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張加延.李杏飄香[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7.
ZHANG Jiayan. Fragrance of plum and apricot[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2013:7.
[2] 趙習平,柴菊華,楊莉,常振田,林裕益,楊云.鮮食加工兼用
杏新品種‘冀光[J].園藝學報,2002,29(2):189.
ZHAO Xiping,CHAI Juhua,YANG Li,CHANG Zhentian,LIN
Yuyi,YANG Yun.‘Jiguang:A new table and processing apricot
cultivar[J]. Acta Horticulture Sinica,2002,29(2):189.
[3] 武曉紅,王端,陳雪峰,劉志琨,趙習平,季文章,袁立勇,張憲
成,唐煥英,景晨娟. 早熟杏新品種金輝的選育[J]. 果樹學報,
2022,39(1):144-147.
WU Xiaohong,WANG Duan,CHEN Xuefeng,LIU Zhikun,
ZHAO Xiping, JI Wenzhang,YUAN Liyong,ZHANG
Xiancheng,TANG Huanying,JING Chenjuan. Jinhui,a new early
ripening apricot cultivar[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2022,39
(1):144-147.
[4] 李鋒,張鳳芬,曹希俊,張冰玉.李、杏及雜種間遠緣雜交和親
和性研究[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5(4):36-39.
LI Feng,ZHANG Fengfen,CAO Xijun,ZHANG Bingyu. Studies
on the distant hybridization and offinity of the hybrid between
the plum and apricot[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5(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