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倩倩
在全省加力提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強調,一季度是全年的“風向標”,在工業穩增長上開好局起好步,對于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工業是立國之本,是經濟的核心,是發展的龍頭。全力穩大盤挑大梁,山東的根基在工業,優勢在工業。
從數據上看,工業經濟在山東全省經濟體系中占比近三分之一。特別是過去的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山東工業生產實現穩步增長,為穩定全國經濟大盤作出了貢獻。
2022 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比全國高1.5 個百分點,5 年來首次躍居對標省份首位,12 個市增速高于全省,居前四位的是煙臺、東營、泰安、濟寧。41 個大類行業中,近七成行業保持增長。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4%;鋰離子電池制造、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專用材料制造等新能源新材料相關行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86.9%、38.6%和60.7%。
從發展需求上看,當前山東工業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面臨不少挑戰,特別是動能轉換正處于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加速開辟新賽道、塑成新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的一年,必須扭住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搶進度、促生產,確保工業經濟“開門穩”“開門紅”。
清醒的認識和認真的分析,是為了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全省加力提速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出了“藥方”,列出了“行動指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山東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將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發展要求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發展方向上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在發展動力上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力提速的前提是精準發力。會議提出了“五抓五促”和“五加力五提升”。“五抓五促”是指:抓復工,促穩產達效;抓投資,促項目建設;抓技改,促產業升級;抓市場,促供需對接;抓管理,促降本增收。“五加力五提升”包括:加力科技創新,提升自立自強水平;加力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能級水平;加力數字賦能,提升數實融合水平;加力節約集約,提升資源利用水平;加力減污降碳,提升綠色低碳水平。
加力提速需要政策的助力。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項戰略性系統工程,必須集聚各類要素、匯聚各項政策、凝聚各方力量。會議要求,黨政主要領導要擔當“第一責任人”,親自過問、親自推動。省工業運行指揮部、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及時研究解決實際問題。要強化要素保障,深化“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讓“好馬吃到好料”。要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工業。要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讓安商親商富商在齊魯大地蔚然成風。
加力提速還需蹄疾步穩。邁上新征程,對山東來說,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至關重要。從外部環境來看,部分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供給不暢,國際秩序與規則加速重構,有利于山東發揮全鏈條優勢和強大制造能力,借勢嵌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高端,拓展國際經貿空間,在產業分工和合作布局調整中搶占先機。從山東自身看,近5 年山東省經濟年均增長5.4%左右,而今年安排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這個目標既與國家預期目標相銜接,又與潛在增長率相銜接,不僅有利于提振發展信心,還為山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留出一定空間,有助于推動山東工業經濟在新征程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山東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矢志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穩大盤挑大梁,努力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