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春階
3 月13 日,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王伯祥去世了。我感到很惋惜。81 歲也算高齡了,但我總希望他更加長壽些。十幾年來,我多次采訪這位“百姓書記”,他在我心目中是有個性、有獨特見解的好官、好人、好黨員。他看上去普普通通,但你走進他的內心會發現他與眾不同。
一是他看問題透。這個透,來自他解決一個個復雜矛盾的實踐。比如,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解,準確而深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什么問題?是研究讓誰賺錢的問題。讓多數人賺錢,讓老百姓賺錢,這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啊,要不然,讓少數人賺錢,那就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句大實話,就點透了,點到了本質。30 多年前,壽光經濟很落后,南部適宜種菜,縣里就決定給南部的菜農建一個大市場;中部適宜種棉,就領著中部的農民改堿種棉;北部靠海適宜曬鹽、養蝦,就發動全縣人民建攔潮大壩,幫這里的農民發展曬鹽和水產養殖。全縣所有農民的發財路子都被他們盤算到了,讓他們有活干、有錢賺,這就是咱們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了。
王伯祥在接受采訪時曾對我們說:“你說那個時候,咱也不懂什么經濟學。咱就一個想法,就是怎樣讓全縣100 萬人盡快富起來,多掙錢。叫我干縣委書記嘛,我就是一心一意地打譜兒,怎樣讓全縣100 萬人盡快富起來。不光老百姓要富,縣里也要富,所以壽光的特點,就是非常均衡地富。工人富,農民也富;老百姓富,縣里也富。富到什么程度啊?有的村一個胡同里一年就可以買五六輛小轎車。壽光人富了,咱也有個成就感、滿足感、幸福感了。”
《大眾日報》高級記者許學芳跟王伯祥交往30 多年,聞聽王伯祥去世,許學芳老師心情沉重,他說:“一個心里裝著老百姓的官員,他要搞市場經濟,他就為老百姓著想。王伯祥的‘經濟學’,實實在在,不是書本上學出來的,是干出來的。他是有立場的。他搞得成功,成功在這里。你沒有為民之心,什么經你也白搭。”
二是看問題深。這個深,來自他多年的從政鍛煉。許學芳老師說,王伯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發揮了黨的政治優勢。黨的政治優勢是什么?集中力量辦大事,立說立行。許學芳曾經跟王伯祥有個交流,我當時就在現場,許學芳說:“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就是說話管用。在有的國家不是說到就能辦到。我們就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王伯祥道:“發揮政治優勢,我覺得有兩條:一個是得以身作則,你要讓別人正,自己得先正。你自個正了,再去用人,用跟你想法一致、一心為公的人。我那時候搞壽北開發,在工棚里住了43 天也沒回來。我在那住著,鄉鎮黨委書記也沒有一個敢回來的,支部書記也都在那住。如果我不在那住著,鄉鎮黨委書記就走了,支部書記也就不在那住了,支部書記一走,民工怎么干就不知道了,你就搞不成了。二是用人,讓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兒,大家上下一條心。”許學芳說:“這政治優勢是帶頭才有優勢,廉潔才有優勢,公正才有優勢。利用政治優勢,去買官賣官,去搞腐敗,那就是走向反面了。政治優勢就成了劣勢。”
我還采訪過壽光的老縣長姜洪佩,談起老搭檔王伯祥,老縣長充滿感情:“我們一起共事的那段經歷終生難忘。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團結得像一個人,都在謀劃著干事,而伯祥同志是最好的班長。”
一個“工作狂”帶出一群“工作狂”,這群“工作狂”,是在造福老百姓。他們把我黨的政治優勢發揮到了最大值。
三是看問題準。這個準,來自個人的切身體會。王伯祥干了五年縣委書記,他的體會是,對整個國家來講,縣這一級非常重要。王伯祥說:“郡縣治,天下安。縣一級承上啟下。一個縣的工作要想做好,這個縣委書記太重要了。他不同于一般的處級干部,他擔負著一個縣人民的前途和命運。選拔縣委書記很重要。現在選拔這個法兒是不是得改進改進?我就想全國有兩千多個縣委書記,怎么才能選出最優秀的人來干呢?選好了這些縣委書記,天下定矣!干縣委書記,不是為少數人干,而是為多數人干,有了這個想法,你就一定能干好。誰能干,大家是有數的。群眾門兒清。要真正廣泛聽取老百姓的意見。”
他對我說:“咱也沒聽說哪個縣委書記因為干不好,免了的。都是失職、瀆職、出了事才免的。你沒有作為,你干得不好,大家伙兒對你有意見,把你免了去,我看也未嘗不可。太平官要不得,主要是耽誤一個縣的發展。這些機制都得研究,加強選拔縣委書記,選上來之后,加強培訓。”
王伯祥在壽光干了五年縣委書記,是最累的五年,而最累的時候,恰恰也是他最開心最得意的時候。作為共產黨人,作為共產黨的干部,安排在一個崗位上,為老百姓辦事兒,把事兒辦漂亮了,是很得意的。不管是當縣委書記、市長、村支書。
四是活得清醒、明白。2009 年11 月,已經離任壽光18 年的王伯祥,作為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大典型,我與《大眾日報》社幾位同事一起深入壽光城鄉前前后后一個月,采訪報道了王伯祥的先進事跡,在《大眾日報》和《農村大眾》連續刊發了《把根深深扎在這片沃土中》《迎難而上拔“窮根”》《讓工業這只“翅膀”硬起來》《最好的標桿》等4 篇系列報道,全面、完整、深入地報道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壽光原縣委書記王伯祥的感人事跡。省里組成先進事跡報告團,我參與了報告團演講稿的起草,反反復復幾次修改,又多次跟王伯祥接觸,為了達到宣講要求,我們一次一次找王伯祥了解情況,我們都不好意思了,他更覺得不好意思。有一次看了我們的稿子,他笑著說:“你們寫的我,我都認不出我自己了。千萬別拔高,我就是在任的時候,給老百姓辦了點好事。其他的,真的沒有什么。”
有關部門準備以他為原型拍電影,他不同意。“不搞那些虛的!”后來宣傳部門反復跟他說,不是他個人的事,把他的事跡宣傳出去,可以教育更多干部。他最后才勉強同意了,但對劇本中的虛構情節,他很反感,他說拍什么也得實事求是,不能胡編。
王伯祥是個執拗的人,干啥事都一根筋,許學芳老師回憶,當年有個省領導到壽光考察工作,王伯祥談著談著就談到問題上去了,那次反映的是假化肥、假種子問題。市領導就打斷他,示意他多說成績,市領導插話時,他不反駁,可是等他給省領導匯報時,還是反映假化肥、假種子問題,市領導又一次打斷他,連著打斷了三次。王伯祥就是咬住問題不放。他就是一門心思要把問題反映給上級領導,希望盡快解決。他就是這么不看“眼色”,他無私,所以無畏。
王伯祥臨終時,歪歪扭扭地寫了“為人民服務”幾個字。許學芳老師說,這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最后的心聲。“入黨就是做先進分子,要不,你就別入。你當官,就得照著為人民服務來,你照著為人民服務來,你的前程才會遠大,你才能有所作為。想不明白,想不徹底,你就別當官,你當上官,就撈好處,就欲望膨脹,那你就進監獄吧。我看到一些貪官判了刑出來懺悔,開口說,我對不起俺爹對不起俺娘,我想,你首先是對不起人民和黨組織的信任。叫你干事,你就干了這么些齷齪事啊,你多丟人啊!辱沒祖宗啊!王伯祥這樣一個好書記去世了,這樣的人但愿多起來,這是人民之福。”許學芳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