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霞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組織部門應以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高度自覺,聚焦主責、守正創新,持續提升組織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
聚焦“能堪重任”,鍛造高質量發展先鋒力量。提升發展本領。實施專業提升“深耕工程”、實踐鍛煉“一線工程”,打造“黨校集中+高校網課”學習模式,設置“最美公務員的一天”“第一書記述振興”等特色課程,選派“85 后”“90 后”擔任貿易促進專員、項目招引專員。厚植發展后勁。實施年輕干部培養“5300”計劃,通過挖潛一批、招錄一批、儲備一批、培養一批、使用一批,建立年輕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機制,積蓄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激發發展動力。堅持以精準考核激勵實干、以提拔使用激勵實干、以關心關愛激勵實干,實施關聯考、平時考、差異考“三考聯動”,制定“紅旗”激勵和“紅黃牌”警示考核辦法,實施領導干部無任用調研,落實談心談話、健康休養、表彰表揚等關愛措施,建設一期30 套青年干部公寓。
聚焦“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打造高質量發展硬核堡壘。在農村,實施“三強三提”工程。圍繞強黨建引領、提升戰斗堡壘作用,強資源整合、提升融合發展力度,強規范運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打造鄉村振興四大片區、黨建聯合體18 個,推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李洪文等先進典型。在城市,實施“強聚賦能”工程。建立超算數字經濟創新生態圈綜合黨委,制定陸港片區“一體共建”方案,打造城市之光社區綜合體,出臺“紅色物業”建設標準。在行業系統,實施“行興業強”工程。推進外賣、電商等10個行業黨委實體化運行,提高“兩個覆蓋”工作質量,打造金融E 站、親商沙龍等創新載體。在產業鏈,實施“歷鏈升級”工程。健全“1+3+4+N”物流產業鏈和“6+6+N”金融產業鏈,開展政策宣講、銀企對接等鏈上活動,建立王舍人生命大健康等10 條產業鏈,帶動鏈上企業、資源集聚。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實施“‘新新’向榮”工程。常態化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活動,分領域建立網格站、藥房等5 類“新新驛站”422 個,提供飲水、充電等10 項服務。
聚焦“第一資源”,做強高質量發展智力支撐。創新“1+433”數字經濟專項人才政策。實行數字經濟人才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數字高端人才”“數字青年人才”“數字領頭雁”“數字工匠”4 大引育工程,建設園區型、科研型、孵化型3 大作用發揮平臺,建立成長評價、成果轉化激勵、服務保障3 項保障制度。2022 年,自主培養引進3 名國家級人才、10 名省級人才,人才集聚能力顯著增強。打造“智匯歷城”數字信息化平臺。搭建歷城高層次人才、歷城籍在外人才、歷城二中校友人才數據庫,開發“歷城人才地圖”和“智匯歷城”引才名片小程序。目前,“智匯歷城”已注冊單位923 家。創建“稼軒人才”服務品牌。自主開展區級人才分類認定,累計發放“稼軒人才卡”2238 張。出臺人才子女入學和隨遷配偶安置辦法,幫助人才家屬就讀歷城、隨遷歷城。打造集創新創業、住房安居、休閑娛樂等服務于一體的“稼軒國際人才社區”,入住人才21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