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西湖管理區教育事業一路奮進、不斷跨越,全體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工堅守初心、攻堅沖關、固本創新,以黨建引領為總攬、改善教育設施為依托、提升師資水平為重點,全方位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2年以來,新一屆西湖管理區區委、區管委以最堅定鮮明的態度重視教育、支持教育、推動教育。教育事業進入了資金投入最多、改革力度最強、面貌變化最大、發展進步最快的“黃金期”。教育先行,全民興教,一幅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幸福畫卷在西湖管理區鋪陳開來。
畫好“同心圓”,耕好“責任田”
為進一步壓緊壓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防嚴控學校食品安全風險,9月11日,西湖管理區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蔣剛帶隊督導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督導組深入學校對食堂衛生環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進行細致檢查,強調相關部門要持續加大對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力度,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全力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來,西湖管理區教育主管部門以黨建為總攬,黨政上下凝智聚力,畫好“同心圓”。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召開專題會研究教育重大問題,統一部署,各職能部門、鎮(街道)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大力度、全方位支持教育事業,積極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區教育局直屬機關黨委按照區委、區管委統一部署,對標對表,堅持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同部署、同步推進,教育局直屬機關黨委下屬各支部組織,結合各校實際開展相關活動,在全系統形成了濃厚的黨建工作氛圍。
區教育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全面強化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時刻牢記教育“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初心和使命。堅持全方位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強化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學校黨建工作水平。堅持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定期召開意識形態工作研判會,主動積極化解教育領域各類風險,確保全區教育系統思想純潔、政治安全、作風優良,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
下好“先手棋”,走好“均衡路”
“學校經過裝修之后,相比以前要好了很多,每間寢室都加裝了空調、更換了熱水系統,購買了新的床鋪,安裝了防護網等,讓我們感覺到了家的溫暖。”9月新學期開學,西湖一中高二181班學生張歡一走進宿舍便欣喜地說道。
“為給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安靜、整潔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西湖管理區投資400余萬元對校區兩棟宿舍樓進行提質改造。”西湖一中校長吳衛陽告訴記者,改造完成后,高中部每間宿舍都有獨立的衛生間、洗漱間,初中部學生宿舍公共廁所加裝了擋板和隔板,浴室里配備有熱水淋浴器,學生儲物柜、空調等設施也一應俱全。
此外,投資4000余萬元的提質改造工程目前也已經在西湖一中開工建設。以西湖一中為縮影,一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美麗校園成為西湖區學子們家門口最美的風景。
新一屆西湖管理區區委、區管委始終堅持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把學校優質化建設作為主要陣地,著力改善辦學條件。2022年,該區投資4500萬元,完成了中心小學提質改造工程,投資800余萬元建成100套教師周轉房并交付使用。
嚴標準、保投入、建基礎、添設備。5年來,該區共投入建設資金11455.02萬元用于標準化學校建設、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小學食堂廁所及校舍維修改造等建設,完成改擴建中小學校6所,新增教室48間,新增學位1960個,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均衡化、適齡兒童入學就近化的目標。中小學多媒體覆蓋率100%,校園安防4個100%全面實現。努力構建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智慧教育2.0信息化平臺,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動態監控,開啟智能化大數據教學模式。
筑牢“蓄水池”,激活內驅力
9月15日,西湖管理區教育系統舉行了學習麻小娟先進事跡報告會,邀請了全國人大代表、常德市鼎城區蔡家崗中學教師麻小娟走進現場,為全區391名教育工作者講述了自己用故事點亮學生心靈的感人故事。
“這場特殊的學習活動,借助榜樣的力量,提升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今后,我區還將通過座談交流、征文演講等形式,深入發掘優秀教師典型,以身邊的人和事來引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西湖管理區教育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局長周俊介紹,為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該區將師德建設要求分解為對教師素質和日常行為準則的要求。5年來,全區共計涌現出“最美西湖人”三名;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40名。在榜樣的引領示范下,西湖教師隊伍敬崗愛業精神日漸濃厚,師德師風持續向好。
推動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關鍵是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甘于奉獻的高素質人民教師隊伍。近年來,西湖管理區通過定向委培、公開招聘和區外調入等方式錄用教師184名,教師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得到全面改善。
同時,為充分保證教師“站得舒心,教得安心”,管理區按照“應納盡納”原則,教師各項工資待遇所需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各類崗位津貼補貼實現應享盡享。2022年,教師年平均工資待遇超公務員1萬元,達到11.4萬元,大大提升了教師的從教積極性和職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