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揚爍

提煉先生文化內涵
2022年底,一場“請您放心,興教有我”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在津市市教育系統拉開帷幕。其中號召廣大教師向先生致敬,傳承先生之風,并學習于漪、黃大年、張桂梅等“現代大先生”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一次先生夜校的講座中,“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津市二小校長甘甜向津市市教育系統的同仁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
2015年,剛被遴選為湖南省小學青年精英教師培養對象的甘甜,突然收到壞消息——她的丈夫突發腦出血,被緊急送往醫院。
一邊是家人,一邊是工作。但學校正處在三校聯合辦學重要階段,作為一名英語學科帶頭人,教學工作要示范帶頭,甘甜不想給學校添麻煩,她每天兩點一線:白天學校,晚上醫院。堅韌不拔的事跡,讓甘甜成為津市市教育系統的榜樣。
如果說典型樹德是用類似甘甜這樣的榜樣力量弘揚“先生夜校”以德鑄魂的正能量,那么規則立德則是以“立規矩”的方式,提醒教師守住為人師表的道德底線。
一年多來,津市市教育系統用好用活“先生夜校”平臺,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清理在編不在崗人員51人。特別是大力推進津市第一中學改革發展,提出三年振興計劃,競聘分流10人,編制消超20人,整肅了作風,帶來了清流,樹立了正氣。
搭建先生文化平臺
在津市市教育局局長鐘柯看來,想要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必須先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師。教育部門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教師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滿足教師發展過程中逐步提升的更高層級需求。
津市市第三中學90后物理教師王光國,早年間也曾糾結于如何提升自身素質與業務能力。像王光國這樣有著類似困惑的教師還有不少,而在此之際,津市市教育局以“先生夜校”為平臺,組織開展新課標背景下的物理教學研討,給不少“王光國”們雪中送炭。
據了解,先生夜校邀請教育專家和優秀校長進行學校管理專題交流,通過開展專業化培訓,邀請專業人員就優化教學管理、增強教學效果進行培訓指導。以教學沙龍、名師培訓、青年教師大討論等活動,把“先生夜校”打造成教育一線課堂。
一年多來,津市市教育系統以“先生夜校”為平臺,全面實施質量提升“十大工程”,舉辦津市市首屆教師微課大賽等競賽活動,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學習、交流、實踐活動,挖掘優秀典型,不斷強化教師隊伍的示范引領作用。
各種線上線下學習交流活動的開展,為教師筑牢了專業發展的根基。
拓展先生文化延展
諶志惠語文工作坊、庹云·魯淑琴綜合實踐工作坊、甘甜·楊明慧英語工作坊、廖明龍智能制造工作坊……這些名師工作室統一納入“興教有我,名師培育”行動中,各學科名師工作坊進行日常培養,努力形成教師隊伍梯隊培養的工作機制和體系,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努力使名師工作坊效能最大化。
在津市市一中的一間教室里,學校歷史組的教師齊聚一堂,正在聆聽教師汪勇杰帶來的公開課《大一統視角下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在這場名為“鹿山杯”的教學比武中,26名青年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專研教材和課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制作了精美的教學課件,充分體現了教師們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專業素養,為全校師生展示了一堂又一堂各具特色的優質課。
2022年,津市市成立了10個名師工作坊,遴選10名骨干教師作為各工作坊的“領頭羊”,堅持以專業為引領,以研修促提升,帶動100余名青年骨干教師共同成長。
“讓越來越多的教師成長為‘為學、為事、為人示范的大先生,推動津市教育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提及“先生夜校”未來的發展目標,鐘柯如是說。